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薩安州首府Magdeburg聖誕市集 汽車衝向人群11人亡60-80傷

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如何簡稱捷克? 爭拗了80載的問題

捷克政府早前稱希望該國的英文簡稱是「Czechia」。我再翻查資料,才發覺這個國家簡稱的問題已經困擾了捷克人80年,不妨一寫。

本文大部份內容來自這篇2015年的英文論文(按此鏈結可開到PDF檔案),有興趣的可直接自行閱讀而不看此文。不過,在看該文章前,或是選擇看下面的中文撮寫前,仍希望大家要先弄清2點。


只有「捷克的」,沒有「捷克」
一、捷克包括的地區。正如文首來自維基百科的地圖,捷克包括3個主要地區:包括布拉格在內的波希米亞(Bohemia,捷克語為Čechy)、莫拉維亞(Moravia,捷:Morava)以及一小部份的西勒西亞(Silesia,捷:Slezsko)。

二、有關捷克簡稱的問題,會涉及歐洲中古時期歷史,但請不要用現今對國家的理解去看歐洲的中古時期歷史。現在,大部份國家有很明確的國界,每一個國家的國民會有很明確的國民身份,但在中古封建時期,沒有主權國的觀念,一個王室可以統治多塊不同的領土,但這些領土之間不一定屬於同一個「國家」;同一「民族」的人們不一定在同一「國家」居住或受同一「王室」統治;在「同一塊」土地上,也不一定居住著「同一民族」,以波希米亞為例,可以有兩個自稱波希米亞人的人,一個說德語,文化認同偏向了北面的德語城邦或王國,但另一個卻說該區主流的捷克語,文化認同為斯拉夫族,而他又不會認為那個說德語的波希米亞人不是波希米亞人,要他「不懂捷克語,滾出波希米亞」。

直至20世紀初之前,現為捷克的土地,從來沒有一個單一名字去稱呼該區,即便是捷克語,也只有「捷克人」、「捷克語」和「捷克的」,但就是沒有地理簡稱「捷克」這個詞語,這情況在英語一樣。

有「波希米亞」,沒有「捷克」
根據維基百科,在羅馬帝國年代,現捷克的土地住著Boii的民族,「波希米亞」就是「Boii族居住之地」的意思。這民族後來遷走了,大概6、7世紀換成一些斯拉夫民族遷入,這些就是捷克人的祖先。

在操捷克語的人士中,原本最強大的是莫拉維亞,但之後因為經濟重心轉移,布拉格崛起,於是波希米亞王室成為管治該區的王室。隨後,波希米亞打敗仗,開始融入為奧地利帝國(及隨後的奧匈帝國),由Habsburg王室擁有,但仍保留著「波希米亞王國」。

因此,在一段十分長的時期,對於全歐洲,包括捷克人自己,大家只會說「波希米亞」、「莫拉維亞」和「西勒西亞」,如果要泛指所有說捷克語人士居住的地區,也只會傾向用「波希米亞王土」,但概念更像是「波希米亞的王室所擁有的土地」,而非「捷克人的土地」。

國家簡稱的問題在20世紀才出現,因為奧匈帝國在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帝國內的少數民族全部獨立。當時,「捷克國名簡稱」問題仍未出現,因為捷克人是跟斯洛伐克人建成同一個獨立國家,名字是十分古怪的「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語,此字有一些時期寫作「Československa」,有時寫作「Česko-Slovenska」,加了連號。

聽不慣的「捷克」
真正開始爭拗如何統一簡稱波希米亞、莫拉維亞和西勒西亞三區的地方,是在納粹德國30年代佔領「捷克斯洛伐克」時,因為德國把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開管治,開始需要有一個可簡稱整個捷克語地區的地理簡稱,有人開始提出使用Česko。這個字其實是由「捷克的」、「捷克人」變回一個地理名詞,例如在捷克語(以至很多歐洲語言),不少民族(例如波蘭人)都是先有「XX族的」的字,然後才由這個字改字尾變成「XX族聚居之地」。

德國佔領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復國,變成共產國家,但在60年代這個共產國家開始聯邦化,在「捷克斯洛伐克」之下,有一個整個捷克語地區的政府,因此又要爭拗究竟如何簡稱這個地區。

有關爭拗,在「捷克斯洛伐克」分裂成捷克和斯洛伐克後,繼續困擾捷克人。

縱觀這幾次爭拗,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不習慣。儘管有些人會說,Česko在18世紀已有人使用,但現實是,這個字不常用,不少捷克人覺得好像是硬生生創造一個字來形容自己的故土,十分突兀。捷共倒台後首位捷克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便是其中一個強烈反對使用這個字的名人。

相對下,不少捷克人開始時是寧願用「Čechy」來概括捷克,但Čechy是波希米亞,另外兩區的人對這個字作為全國簡稱十分反感。

隨著歷史推進,Česko一字在捷克人的心理中,又增添了一些負面意義。例如,納粹德國曾用過一個德文字來概括整個捷克語地區,Česko便無端變成好像有德佔時期的意味,這個因素在60年代的討論中尤其成為阻力。到了90年代至今,Česko就會勾起「捷克斯洛伐克」解體的回憶,因為捷克人覺得,Česko的出現,是源自Česko-Slovenska,不少老一輩人仍對「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十分介懷。

因此,捷克傳媒和官員過去二十多年便寧願使用官方全稱「捷克共和國」來稱呼自己的國家,如果此字真的太長,也寧願改用「我國」之類的說法,以避免應否用Česko的爭拗。當地到近年才開始傾向使用Česko。

留言

  1. 原來係咁,以前聽到新聞一直稱呼捷克共和國就覺得奇怪,同多明尼加共和國一樣要用全稱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安德魯王子曾是「統戰有用的白痴」 缺席 Sandringham 聖誕崇拜免尷尬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16日中午12時49分,更新於同日下午5時22分】 英國上周爆出,安德魯王子原來曾讓一名替中國統戰部工作的商人「H6」接近自己,讓對方進入到白金漢宮等重要地點。 皇室消息人士透過一些星期一刊登的報章放風,要求安德魯自己主動缺席多個皇室聖誕活動 ;同日稍後,多間英國傳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安德魯至少不會出席聖誕崇拜。

方慧蘭不滿被調職 財政聲明前數小時劈炮 斥暫停GST屬「政治噱頭」

加拿大政府臨要公佈秋季財政聲明前數小時, 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星期一上午突然劈炮 ,不滿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上周五要求她調職。

李貞駒不滿被標籤中共統戰工具 法官駁回上訴維持MI5警告

英國情報機關MI5近3年前向國會議員發出警告,指出英籍港人律師李貞駒(Christine Ching Kui Lee,文首照片左前)是中國特務,李貞駒入稟上訴,抗議MI5的標籤, 調查權力審裁處(IPT)的法官星期二判李貞駒敗訴 ,認為 MI5 的警告合理。

FIRS明年夏季實施加強監管說客 英官否認對中國軟弱:至少沒帶習去酒吧喝啤酒

因應安德魯王子曾被中國成功統戰,英國下議院星期一下午就英中關係進行緊急質詢,代表政府答辯的內政部國務大臣(安全事務)Dan Jarvis透露,加強監管外國政府說客的「外國影響登記計劃」(FIRS)將在明年夏季實施。

曼城誕第2名總統 格魯吉亞大示威抗議 Kavelashvili

格魯吉亞國會星期六(14日)選出53歲的 Mikheil Kavelashvili(右照片)為新總統,他將在本月底履新,他將是全球第二個曾在英超球會曼城效力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