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即將完成任內最後一次訪歐之旅,其中25日來到德國漢諾威,參與漢諾威工業展(Hannover Messe)的揭幕儀式,並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一起參觀展覽(上面照片來自官方網站)。
外界焦點放在奧巴馬有關歐洲一體化、敘利亞和美歐貿易談判的發言,但漢諾威工業展本身也值得一寫。
漢諾威工業展1947年開始舉辦,當初是佔領德國的英軍決定進行,希望可透過推動德國(西德)工業復興來重建當地經濟,目前已成為全球最重要及最大型的工業展,今年有超過5200個參展商,去年有22萬名訪客,當中7萬人來自外國,單在這5天可簽署的出口合約都已超過3000萬美元,連德國另一重要工貿展CeBIT也是由漢諾威工業展衍生出來。
美國總統去出席商貿展覽,十分罕有,更不要說是外國的展覽。DW這篇報導談及展覽舉辦商如何爭取美國總統答應參與,他們5年前已決定找美國總統前來,首先是在華盛頓開設辦公室,不斷游說美國政府,這個展覽十分重要,以及這個展覽涉及的課題攸關美國經濟復甦。到去年,德國總理辦公室答應以默克爾的名義邀請奧巴馬出席展覽,美國去年12月正式宣佈將以本屆展覽夥伴國家的領袖的身份出席。
奧巴馬不是第一個出席漢諾威工業展的外國領袖,中國前總理溫家寶2012年便出席過,當時中國是夥伴國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都有出席過,可見這個展覽有很高的國際地位。
漢諾威工業展一向重要,但近年在國際受關注的程度更高,某程度反映了德國在工業的實力甚至領先地位,這又必須一提「工業4.0」(Industrie 4.0)概念。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數年前提出的經濟發展方針,類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嚴格而言,兩者是有點分別的,但大體而言,兩者都是指把電腦跟機器連接在一起,以提升機器的功能,例如3D打印就是這一概念的產品。所謂「4.0」,類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意思,亦即繼前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機械化+蒸氣;大規模生產+裝嵌線+電力;以及電腦)後,目前會出現第四次技術大革新。
而在「工業4.0」上,德國的確可說是執世界牛耳。論IT技術,美國當然遠勝德國,但目前只集中在應用於消費品上,美國工業、尤其製造業已衰落多年,自90年代起不少製造業職位已流失到中國,所以沒有多大機會可把新IT技術應用在製造業上。倒是德國是唯一一個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崛起下,製造業仍能屹立不倒的已發展國家,而相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德國又早已不是靠勞工密集取勝,因此在革新製造業機械以提升製造業競爭力上,德國領先全球,這亦令近年沒多少個工業展可比得上漢諾威的展覽。
中國也對德國的「工業4.0」很感興趣,因中國近年急於把產業技術提升,擺脫中國不能再靠廉價勞工取勝的困境。事實上,即使今年漢諾威工業展的夥伴國家是美國,但最多參展商的外國仍是中國。
相關鏈結:
漢諾威工業展官方網站(英文,建議點擊News,那部份有不同分類,就可知道製造業科技有什麼重要議題)
漢諾威工業展官方網站中,有關「工業4.0」的介紹(但主要是提供更多外部鏈結)
外界焦點放在奧巴馬有關歐洲一體化、敘利亞和美歐貿易談判的發言,但漢諾威工業展本身也值得一寫。
漢諾威工業展1947年開始舉辦,當初是佔領德國的英軍決定進行,希望可透過推動德國(西德)工業復興來重建當地經濟,目前已成為全球最重要及最大型的工業展,今年有超過5200個參展商,去年有22萬名訪客,當中7萬人來自外國,單在這5天可簽署的出口合約都已超過3000萬美元,連德國另一重要工貿展CeBIT也是由漢諾威工業展衍生出來。
美國總統去出席商貿展覽,十分罕有,更不要說是外國的展覽。DW這篇報導談及展覽舉辦商如何爭取美國總統答應參與,他們5年前已決定找美國總統前來,首先是在華盛頓開設辦公室,不斷游說美國政府,這個展覽十分重要,以及這個展覽涉及的課題攸關美國經濟復甦。到去年,德國總理辦公室答應以默克爾的名義邀請奧巴馬出席展覽,美國去年12月正式宣佈將以本屆展覽夥伴國家的領袖的身份出席。
奧巴馬不是第一個出席漢諾威工業展的外國領袖,中國前總理溫家寶2012年便出席過,當時中國是夥伴國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及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都有出席過,可見這個展覽有很高的國際地位。
漢諾威工業展一向重要,但近年在國際受關注的程度更高,某程度反映了德國在工業的實力甚至領先地位,這又必須一提「工業4.0」(Industrie 4.0)概念。
「工業4.0」是德國政府數年前提出的經濟發展方針,類似「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嚴格而言,兩者是有點分別的,但大體而言,兩者都是指把電腦跟機器連接在一起,以提升機器的功能,例如3D打印就是這一概念的產品。所謂「4.0」,類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意思,亦即繼前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機械化+蒸氣;大規模生產+裝嵌線+電力;以及電腦)後,目前會出現第四次技術大革新。
而在「工業4.0」上,德國的確可說是執世界牛耳。論IT技術,美國當然遠勝德國,但目前只集中在應用於消費品上,美國工業、尤其製造業已衰落多年,自90年代起不少製造業職位已流失到中國,所以沒有多大機會可把新IT技術應用在製造業上。倒是德國是唯一一個在中國這個世界工廠崛起下,製造業仍能屹立不倒的已發展國家,而相對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德國又早已不是靠勞工密集取勝,因此在革新製造業機械以提升製造業競爭力上,德國領先全球,這亦令近年沒多少個工業展可比得上漢諾威的展覽。
中國也對德國的「工業4.0」很感興趣,因中國近年急於把產業技術提升,擺脫中國不能再靠廉價勞工取勝的困境。事實上,即使今年漢諾威工業展的夥伴國家是美國,但最多參展商的外國仍是中國。
相關鏈結:
漢諾威工業展官方網站(英文,建議點擊News,那部份有不同分類,就可知道製造業科技有什麼重要議題)
漢諾威工業展官方網站中,有關「工業4.0」的介紹(但主要是提供更多外部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