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9月, 2016 起發佈的文章

焦點文章

薩安州首府Magdeburg聖誕市集 汽車衝向人群11人亡60-80傷

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保加利亞換馬 聯合國秘書長角逐形勢大變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將在今年年底卸任,但挑選下任秘書長的形勢在只餘僅3個月的時間下出現大變,保加利亞政府28日宣佈,改為支持負責歐盟預算及人事的歐委會副主席佐姬娃(Kristalina Georgieva,照片右),不再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總幹事博高娃(Irina Bokova,照片左,照片來自法新社),佐姬娃已獲准休假一個月,已應付拉票工作,她的職務由德國籍的歐盟數碼專員歐廷格(Guenther Oettinger)暫代。 這次挑選聯合國秘書長的形勢遠較10年前選出潘基文為撲朔迷離,潘基文當年相對地是由頭到尾都是領先的。難測的形勢,涉及挑選秘書長時的眾多大氣候、小氣候。

冰島人可以叫做Angelina了

冰島「名字委員會」上週宣佈,冰島人可為女兒改名為「Angelina」。宣佈剛巧在荷里活影星Angelina  Jolie宣佈與Brad Pitt離婚,不知道冰島人還有沒有興趣把自己的女兒名為「Angelina」呢?

「巴哈馬文件」再揭歐盟「官商親密」

前一篇文章才說歐盟正努力爭取民心,但歐盟近日又鬧出醜聞。繼「巴拿馬文件」,近日又有「巴哈馬文件」,根據洩漏出來的文件,荷蘭籍的克魯絲(Neelie Kroes,上面為荷蘭電視台NOS截圖)原來在出任歐盟專員時,沒有申報自己出任一間在巴哈馬註冊公司的董事,歐盟執委會宣佈調查事件。

民生無小事 歐盟力爭廢除漫遊費

歐盟執委會21日宣佈了廢除手機漫遊費的方案,希望成員國人民往其他成員國,用回在自己國家本身的手機計劃時,毋須支付漫遊費,目標是明年6月落實。 這看似十分瑣碎,但在歐盟是頭等大事及重要事務,因為這是英國剛投票脫歐、全歐彌漫反歐盟情緒的氛圍下,歐委會挽回民心的一項重要措施,要向歐洲人民顯,歐盟是個「做實事」的組織。

誠心做法國人,祖先都變高盧人

標題的那句話,是法國前總統、正爭取共和黨2017年總統大選提名資格的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19日拉票時所說的。他原文是這樣的:「如果你想變成法國人,說法語,擁抱我們的歷史,生活得像一個法國人,而且無意尋求改變我們多年的生活模式,那麼,年青的法國人,無論你的父母是什麼國籍,在你變成法國人的一刻,你的祖先也已是高盧人。」 這番說話近日在法國引起很大爭議。

只有他能阻止默克爾連任

德國基民盟(CDU)18日又再在地方選舉失利,這次是在柏林,大家又再一次討論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照片左)在明年9月大選能否角逐連任/會否連任失敗的問題。 儘管德國選民對默克爾的難民政策反彈愈來愈大,但 正如我之前寫過,在實際政治運作上,「在未來一年,德國政壇中只有一個人可讓默克爾不能連任的」 。那個人,就是上面照片中右面的那位(照片來自法新社)。

中國核技術可走進英國嗎?

7月底, 我寫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一上台就叫停了中廣核有份參與的Hinkley Point C核電廠計劃 ,當時還很謹慎地說,大家「猜測」文翠珊是否覺得中資參與核電計劃是太敏感。 一個多月過了,最終證明中資的確是文翠珊對Hinkley Point C計劃猶豫的最重要因素,而文翠珊政府在15日宣佈批准Hinkley Point C的聲明,只是進一步確認文翠珊的確忌憚中資參與戰略性基建投資。 從中方角度來看,Hinkley Point C已不是重點,另一個核電廠Bradwell計劃會否受影響才是要注意的地方。

東歐「文化反革命」挑戰歐盟意識形態

歐盟將在16日於輪任主席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舉行「28—1峰會」,首次完全沒有英國與會,只餘其他27個成員國的領袖出席,為英國脫歐後歐盟出路來一個「腦震盪」會議。 在峰會前夕,13日已有盧森堡外相提出把匈牙利驅逐出歐盟的說法,顯見這次峰會儘管不會有實質成果,但也肯定不會平靜地度過,當中最惹人關注的是歐盟內部東西歐之間的分歧。 波蘭執政黨法律與公義黨(PiS)領袖卡欽斯基(Jaroslaw Kaczynski,照片左)在9月6日一個場合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照片右,照片來自MTI)一齊提出「文化反革命」,便反映東歐陣營主張的泛歐意識形態。

張朝林案 反種族主義組織的低調

法國巴黎華人社群過去近一個月都關注49歲服裝設計師張朝林遇劫並遭劫匪打死的案件,在4日發動第3次大遊行(上面照片來自法廣),要求當局改善巴黎市治安,包括華人社群。有關這次示威,可參看 BBC中文網 或 法廣中文網 的報導。 這裏想翻譯《世界報》5日一篇報導: 「為何反種族主義組織在4日的示威中表現低調」(Pourquoi les organisations antiracistes étaient discrètes lors de la manifestation de la communauté chinoise) 。有興趣可直接參看原文(暫時未需要付款閱讀)。

抗議黨還是搶了抗議黨的選票

德國東北部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州(Mecklenburg-Vorpommern,下簡稱梅波州)州選在4日已經進行,初步點票結果顯示,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上面照片來自DW)領導的基民盟(CDU)首次在任何選舉中得票低過新興反歐盟/反移民的極右政黨AfD,只排第3。而且,默克爾本身的國會議席是在梅波州,「根據地失守」,令梅波州更添默克爾難民政策被選民「打臉」的象徵意義。 然而,如果根據德國政壇的互動,這次州選及AfD對默克爾爭取明年連任總理的打擊其實不算很大。 至少不是「直接」打擊。

英國2010大選的排長龍混亂

香港4日立法會選舉,有票站大排長龍,有選民等候3小時才能投票,甚至在晚上10時半投票結束後,仍有大批選民未能投票,要到凌晨2時過後才完成投票過程。 英國2010年大選也試過選民大排長龍的混亂(照片來自BBC),不妨回顧一下英國當時的情況。

意大利「生育日」

不少已發展國家都面對生育率低導致人口老化甚至減少的問題,都希望鼓勵國民生育。意大利衛生部近日宣佈會在9月22日舉行第一屆「生育日」,希望在全國舉辦不同活動,向國民講解生育的美好、安全性行為等議題,最終目標是令年輕人更感「性趣」。 恕我「心邪」,看到「生育日」,以為意大利政府想全國國民當天集體做愛。看看上面那個活動標誌,就知道這個活動有多奇怪。不過,惹來意大利網民強烈反彈的,是這一、兩天活動推出的海報和宣傳語句。

部長一去 立即反面

在政壇,反面不認人,可以很快。 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照片右,照片來自法新社)在30日宣佈即時辭去經濟部長一職後,政府一、二號人物在31日立即發炮批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