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標題的那句話,是法國前總統、正爭取共和黨2017年總統大選提名資格的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19日拉票時所說的。他原文是這樣的:「如果你想變成法國人,說法語,擁抱我們的歷史,生活得像一個法國人,而且無意尋求改變我們多年的生活模式,那麼,年青的法國人,無論你的父母是什麼國籍,在你變成法國人的一刻,你的祖先也已是高盧人。」
這番說話近日在法國引起很大爭議。
入籍就要改變祖先身份?
爭議主要源自兩方面。首先就是薩爾科齊更極端的移民主張。薩爾科齊這次爭取再當總統,開宗明義主打「身份政治」為主要政綱,強調他最優先要做的是「捍衛法國人身份」。這點較他做內政部長及總統時更極端,也更傾向極右。
上述說話,其實只想帶出一個訊息——移民來到法國時,應採取同化政策,而非融入政策,移民應完全接受法國文化及社會規則,不存在後者那種「移民文化可為本國文化加添色彩」的情況。
同化政策本身不是壞的。之前說過定居德國的土耳其裔人仍支持明顯與德國主流價值觀不符的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就惹來本地人猜疑及反感。而移居到其他地方,生活上當然要有大改變,當然以遷就當地社會為主,不可能要原本居住的人們反過來在很多方面遷就自己。然而,去到那種連自己祖先都改變了身份的地步,有點誇張。
更不要說,薩爾科齊的父親是來自匈牙利的移民,外祖父是希臘人,一個移民後代支持移民要忘記自己的祖先來自哪兒,跡近自虐,也太不自然。
這方面,他也有說法的,他表示沒有人教過他匈牙利或希臘的歷史,自從他是法國人的那一刻,他就愛上法國,學習法國歷史,說法語,因此他的祖先就是法國的祖先。他說,如果有人不想這樣做的話,沒有人強迫他們做法國人。
誰是「高盧人」?
另一個爭議源於「高盧人」(Gaulois,英文為Gauls)的概念。
高盧,是歐洲古代對西歐的稱呼,包括阿爾卑斯山以西至大西洋一帶的地方,主要指法國,但也包括了意大利西北小部份、瑞士西部、比利時甚至德國西部小部份,至中古時期才開始有「法蘭西」的稱呼。古代住在高盧的便稱為「高盧人」。
傳統上,法國人會自稱是高盧人的後代。若不明白,又不想太深究歷史的話,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法國著名漫畫Asterix(文首圖片)正是以高盧人為背景,漫畫講述,正當羅馬帝國已控制高盧大部份地方之際,當中一個村莊的高盧人憑著神奇力量而屢屢擊退羅馬帝國的入侵。
然而,「高盧人」概念在法國早已被定性為「傳說」,是建構法蘭西民族的「神話」,因此薩爾科齊的說法特別惹毛歷史學者,有2名歷史學者更在Twitter連出三、四十則推文來反駁薩爾科齊(可看這鏈結和這鏈結,法語)。
簡單來說,高盧人原本只是羅馬帝國對所有居住在他們西北面(即高盧)的族群的泛指,當中包括大量民族,這些民族毫無關連,這跟中國古代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沒分別。
法國人自稱高盧人後裔,是19世紀中後期開始的事,當時歐洲盛行民族國,追求一國之內只有單一且同質的民族,而法國在1871年戰敗在德國手上,不能說自己跟德意志民族有近似淵源,因此便拿了高盧作為法國人祖先的圖騰,而且塑造成不怕犧牲、有勇氣的民族,並在普及教育下的中小學全面教授。
事實卻是,高盧跟其他不少歐洲地方一樣,經歷多次人口遷徒,有不同民族居住過,即使在法國居住多代的人,都肯定混合了多個不同民族,不可能追塑至高盧。
而且,法國本身的定義也是多變的,在帝國年代,法國在北非的領土被視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主要是指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當時是法國的「省份」,而非「殖民地」,因此阿爾及利亞人就是法國人,而阿爾及利亞很明顯不能與高盧拉上關係。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放棄了「高盧人」概念,揚棄的是背後那套種族主義,因為這不利戰後歐洲各國的和解。所以,歷史學者對薩爾科齊在21世紀重提「高盧人」感到不可思議及反感。
這番說話近日在法國引起很大爭議。
入籍就要改變祖先身份?
爭議主要源自兩方面。首先就是薩爾科齊更極端的移民主張。薩爾科齊這次爭取再當總統,開宗明義主打「身份政治」為主要政綱,強調他最優先要做的是「捍衛法國人身份」。這點較他做內政部長及總統時更極端,也更傾向極右。
上述說話,其實只想帶出一個訊息——移民來到法國時,應採取同化政策,而非融入政策,移民應完全接受法國文化及社會規則,不存在後者那種「移民文化可為本國文化加添色彩」的情況。
同化政策本身不是壞的。之前說過定居德國的土耳其裔人仍支持明顯與德國主流價值觀不符的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就惹來本地人猜疑及反感。而移居到其他地方,生活上當然要有大改變,當然以遷就當地社會為主,不可能要原本居住的人們反過來在很多方面遷就自己。然而,去到那種連自己祖先都改變了身份的地步,有點誇張。
更不要說,薩爾科齊的父親是來自匈牙利的移民,外祖父是希臘人,一個移民後代支持移民要忘記自己的祖先來自哪兒,跡近自虐,也太不自然。
這方面,他也有說法的,他表示沒有人教過他匈牙利或希臘的歷史,自從他是法國人的那一刻,他就愛上法國,學習法國歷史,說法語,因此他的祖先就是法國的祖先。他說,如果有人不想這樣做的話,沒有人強迫他們做法國人。
誰是「高盧人」?
另一個爭議源於「高盧人」(Gaulois,英文為Gauls)的概念。
高盧,是歐洲古代對西歐的稱呼,包括阿爾卑斯山以西至大西洋一帶的地方,主要指法國,但也包括了意大利西北小部份、瑞士西部、比利時甚至德國西部小部份,至中古時期才開始有「法蘭西」的稱呼。古代住在高盧的便稱為「高盧人」。
傳統上,法國人會自稱是高盧人的後代。若不明白,又不想太深究歷史的話,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法國著名漫畫Asterix(文首圖片)正是以高盧人為背景,漫畫講述,正當羅馬帝國已控制高盧大部份地方之際,當中一個村莊的高盧人憑著神奇力量而屢屢擊退羅馬帝國的入侵。
然而,「高盧人」概念在法國早已被定性為「傳說」,是建構法蘭西民族的「神話」,因此薩爾科齊的說法特別惹毛歷史學者,有2名歷史學者更在Twitter連出三、四十則推文來反駁薩爾科齊(可看這鏈結和這鏈結,法語)。
簡單來說,高盧人原本只是羅馬帝國對所有居住在他們西北面(即高盧)的族群的泛指,當中包括大量民族,這些民族毫無關連,這跟中國古代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沒分別。
法國人自稱高盧人後裔,是19世紀中後期開始的事,當時歐洲盛行民族國,追求一國之內只有單一且同質的民族,而法國在1871年戰敗在德國手上,不能說自己跟德意志民族有近似淵源,因此便拿了高盧作為法國人祖先的圖騰,而且塑造成不怕犧牲、有勇氣的民族,並在普及教育下的中小學全面教授。
事實卻是,高盧跟其他不少歐洲地方一樣,經歷多次人口遷徒,有不同民族居住過,即使在法國居住多代的人,都肯定混合了多個不同民族,不可能追塑至高盧。
而且,法國本身的定義也是多變的,在帝國年代,法國在北非的領土被視為「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主要是指阿爾及利亞,阿爾及利亞當時是法國的「省份」,而非「殖民地」,因此阿爾及利亞人就是法國人,而阿爾及利亞很明顯不能與高盧拉上關係。
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放棄了「高盧人」概念,揚棄的是背後那套種族主義,因為這不利戰後歐洲各國的和解。所以,歷史學者對薩爾科齊在21世紀重提「高盧人」感到不可思議及反感。
说到某几个(民族)族群之间文化的 “同化”,是不是也要看各自文明程度和文化力量的对比呢?大航海时代,欧洲新教徒来到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美洲大陆,不多久就把当地土著多多少少“同化”了。我这里所说的 “文明” 的范畴包括技术水平,经济生产能力,组织能力,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的复杂丰富程度,等等。萨科齐要同化全部移民法国的人士,他那些话预设的前提是不是:移民来源国的文明程度相比法国落后于时代。这样一个预设的前提是不是经得起推敲呢?
回覆刪除另外,“同化”到底是要同化什么,同化到什么程度?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总体文明程度大概可以说比较落后,但是,源自非洲的爵士乐是大大丰富了人类音乐,深受各国乐迷喜爱。假如法国用她的香颂同化掉了爵士音乐,那多可惜呀!
萨科齐抛出一句“同化”的口号,却又没有对同化的范畴和同化的程度作出具体而精密的界定,真的好像是一句无法 implement 的废话。
向大家推荐一本书,Scott E. Page:Diversity and Complexity,这是一本研究复杂系统的科普书籍,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科学,政治制度,和公共政策等等。立论和论证都有量化的数学模型作支持,比萨科齐的口号要扎实些。
其實都唔一定音樂的。美國現行的聯邦制其實師法於當地易洛魁聯盟(Iroquois)的六族聯盟制度;各族同化若是能互相取長補短,其實也是好事。
刪除另一方面,薩爾科齊為了排外,revive這些所謂「高盧人」傳說,可悲只是他本人也是非「高盧」人……一個封閉的文化,也就只有腐敗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