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總統 Claudia Sheinbaum(文首照片)星期五宣布, 已指示財政部長和經濟部長,研究減少從中國進口零件 ,回應加拿大和美國的關注,希望保住美墨加自貿區。
[3名主要新閣員(左起):財相賈偉德、外相兼首席國務大臣藍韜文、內政大臣彭黛玲;全為官方照片]
英國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24日下午接任後,當晚隨即籌組新內閣,變動之大令外界驚訝,文翠珊(Theresa May)內閣28名閣員(不包括文翠珊自己;包括出席內閣會議的非大臣級官員),多達17人自動求去或被撤換,如果以執政黨不變而只是換了首相的話,這個規模十分大。
以下是新內閣名單:
【留=已在文翠珊內閣任職;返=重返內閣;升=已在文翠珊政府任職但不是內閣級官員;新=全新入閣;全部前職是指對上一個政府職位;另外一提:Jo Johnson是莊漢生的弟弟】
如果不是因為大選而換了執政黨的話,新首相一般會盡量保留原內閣人選,只會炒掉幾個公眾太討厭、跟自己嚴重不咬弦、或是本身已在高職但新首相沒有重要職位可給他的閣員,餘下的舊閣員就互相掉換位置。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如果把大量閣員趕回後座,黨內後座有一堆具資歷的議員可隨心所欲公開挑戰新政府的政策,對新首相來說,得不償失,尤其現在的保守黨政府只在國會擁有大概2至3席的優勢,還要在黨內自製更多頗有誘因倒戈的議員,十分危險。
有些原大臣早已表明道不同不相為謀,公開說因為反對無協議脫歐而不會加入莊漢生內閣,包括原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外界認為他將成為保守黨內反無協議脫歐後座議員的領袖。令人意外的是,不少強硬脫歐派大臣都不能留低,當中最重份量的是原國防大臣莫佩琳(Penny Mordaunt)和原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他們二人在黨魁選舉中都是支持原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似乎在選舉中一直支持侯俊偉的人士全部不獲委任入閣。侯俊偉自己都離開,據報莊漢生要求他調任國防大臣,但這是變相降職位,侯俊偉拒絕新職,因此返回後座。
這樣做,非常危險,不只進一步削弱自己在保守黨議員之間的支持,還減少了可供選擇的人選,降低閣員的質素。以三大職位「外、內、財」為例,只有新財相賈偉德服眾,新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及新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是否勝任,備受質疑,其中藍韜文更獲「首席國務大臣」的銜頭,亦即擁有副首相的地位。莫佩琳不獲邀留任,最受矚目,她在脫歐派之間有一定聲望,只做了兩個月國防大臣但工作表現已備受肯定,而且她是女人,在莊漢生承諾三大職位之中至少有一名女性下,外界原本以為莫佩琳會獲得重要職位。
莊漢生政府明顯有大量脫歐派官員。文翠珊內閣只有大概1/3閣員是「脫歐派」(公投時已支持脫歐),而且文翠珊在重要職位中盡量平衡「脫歐派」和「留歐派」,但這個平衡在莊漢生內閣完全被打破。我沒時間逐個逐個閣員檢查他們在公投時的取態,但至少「外、財、內」都是強硬脫歐派,不少因脫歐問題有分歧而拒絕加入或中途離開文翠珊內閣的人士都重返內閣,例如韋莉雅和麥蔚宜。另外,脫歐派猛將Rees-Mogg成為下議院領袖,這個職位是替政府安排國會議程,例如各法案提交議會審議的優先次序及時間,估計是一旦就脫歐問題要在議會程序上鬥法,Rees-Mogg會用來對付阻撓政府議案的議員,包括對付議長。
Dominic Cummings獲委任為首相高級顧問,這項非閣員任命也很受關注,他是公投期間脫歐陣營拉票工作的主管,作風火爆,他對新政府的決策會有很大影響力,而且他也帶了一班脫歐派人馬進駐首相府幕僚。
大家把內閣有大量脫歐派跟莊漢生的就任演說連上關係。莊漢生重申,必須在10月31日脫歐,這是硬死線,不能再押後,而且必須條改脫歐協議,剔走愛爾蘭邊境後備方案(backstop)。莊漢生在演說中說了很多內政,包括福利、教育、治安等等,但基本上,新政府暫時只有一項工作:落實脫歐,而且是不惜一切也要離開歐盟,所有其他國務留待10月底後才再考慮。不少人甚至覺得,這更像一個「選舉內閣」,多於真正去施政、管治的內閣,就算莊漢生未來數月沒有遭國會通過不信任動議,似乎他也準備好,一旦落實到脫歐就解散國會,提前至明年初大選。
整體而言,這個內閣十分右傾,經濟政策上更接近八十年代首相戴卓爾夫人的自由市場主義,社會政策上也更偏向保守派,例如彭黛玲是至少八十年代以來,首個支持恢復死刑的內政大臣。基本上,文翠珊上任時曾企圖把保守黨推回到「一國保守主義」(One Nation Tory),已徹底被放棄。
外交方面,應該會進一步親美。以伊朗問題為例,原外相侯俊偉幾天前才說,跟歐盟國家合作巡邏霍爾木茲海峽,防禦伊朗可能針對該處商船的行動,但換了藍韜文做外相,很難想像他會同意加強跟歐盟國家的軍事合作,而如果不跟歐洲夥伴合作,英國只能尋找美國支持,並在伊朗問題上傾向美國。
對華政策方面,暫時不能從這個內閣名單中看出端倪。暫時不太清楚藍韜文的個人取態,而在華為問題方面,會參與有關決策的彭黛玲(內政)、Ben Wallace(國防)和莫麗琪(文化,她負責5G牌照事宜),都不太清楚他們的立場。暫時只能說,明顯反對讓華為參與5G的韋廉信未有重返國防部,而是去了教育部,至少未立即判死刑,華為可以有數天時間鬆一口氣。
英國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24日下午接任後,當晚隨即籌組新內閣,變動之大令外界驚訝,文翠珊(Theresa May)內閣28名閣員(不包括文翠珊自己;包括出席內閣會議的非大臣級官員),多達17人自動求去或被撤換,如果以執政黨不變而只是換了首相的話,這個規模十分大。
以下是新內閣名單:
職位
|
人選
|
前職
|
外交
|
藍韜文(Dominic Raab) |
脫歐(返)
|
財政
|
賈偉德(Sajid Javid) |
內政(留)
|
內政
|
彭黛玲(Priti Patel) |
國際發展(返)
|
脫歐
|
柏建熙(Stephen Barclay) |
脫歐(留)
|
內閣辦
|
高文浩(Michael Gove)
|
環境(留)
|
國防
|
Ben Wallace
|
內政部國務大臣(升)
|
貿易
|
卓慧思(Liz Truss)
|
財政部首席秘書(留)
|
衛生
|
夏國賢(Matthew Hancock)
|
衛生(留)
|
環境食物
|
韋莉雅(Theresa Villiers)
|
北愛(返)
|
教育
|
韋廉信(Gavin Williamson)
|
國防(返)
|
文化
|
莫麗琪(Nicky Morgan)
|
教育(返)
|
商業
|
利雅華(Andrea Leadsom)
|
下議院領袖(返)
|
房屋
|
Robert Jenrick
|
財政部秘書(升)
|
就業
|
盧綺婷(Amber Rudd)
|
就業(留)
|
司法
|
Robert Buckland
|
司法部國務大臣(升)
|
國際發展
|
岑浩文(Alok Sharma)
|
就業部國務大臣(升)
|
運輸
|
夏博思(Grant Shapps)
|
不管事務大臣(返)
|
威爾斯
|
祈啟思(Alun Cairns)
|
威爾斯(留)
|
北愛
|
施俊安(Julian Smith)
|
黨鞭(留)
|
蘇格蘭
|
Alister Jack
|
助理黨鞭(升)
|
上議院領袖
|
歐樂怡女男爵(Baroness Evans)
|
上議院領袖(留)
|
總檢察長
|
郝思賢(Geoffrey Cox)
|
總檢察長(留)
|
財政部首席秘書
|
Rishi Sunak
|
房屋部次官(升)
|
不管事務大臣
|
James Cleverly
|
脫歐部次官(升)
|
房屋部國務大臣
|
麥蔚宜(Esther McVey)
|
就業(返)
|
下議院領袖
|
Jacob Rees-Mogg
|
(新)
|
內政部國務大臣
|
盧柏敦(Brandon Lewis)
|
不管事務大臣(留)
|
商務及教育國務大臣
|
Jo Johnson
|
運輸部國務大臣(返)
|
內閣辦國務大臣
|
Oliver Dowden
|
內閣辦次官(升)
|
如果不是因為大選而換了執政黨的話,新首相一般會盡量保留原內閣人選,只會炒掉幾個公眾太討厭、跟自己嚴重不咬弦、或是本身已在高職但新首相沒有重要職位可給他的閣員,餘下的舊閣員就互相掉換位置。背後的邏輯很簡單:如果把大量閣員趕回後座,黨內後座有一堆具資歷的議員可隨心所欲公開挑戰新政府的政策,對新首相來說,得不償失,尤其現在的保守黨政府只在國會擁有大概2至3席的優勢,還要在黨內自製更多頗有誘因倒戈的議員,十分危險。
有些原大臣早已表明道不同不相為謀,公開說因為反對無協議脫歐而不會加入莊漢生內閣,包括原財相夏文達(Philip Hammond),外界認為他將成為保守黨內反無協議脫歐後座議員的領袖。令人意外的是,不少強硬脫歐派大臣都不能留低,當中最重份量的是原國防大臣莫佩琳(Penny Mordaunt)和原貿易大臣霍理林(Liam Fox),他們二人在黨魁選舉中都是支持原外相侯俊偉(Jeremy Hunt),似乎在選舉中一直支持侯俊偉的人士全部不獲委任入閣。侯俊偉自己都離開,據報莊漢生要求他調任國防大臣,但這是變相降職位,侯俊偉拒絕新職,因此返回後座。
這樣做,非常危險,不只進一步削弱自己在保守黨議員之間的支持,還減少了可供選擇的人選,降低閣員的質素。以三大職位「外、內、財」為例,只有新財相賈偉德服眾,新外相藍韜文(Dominic Raab)及新內政大臣彭黛玲(Priti Patel)是否勝任,備受質疑,其中藍韜文更獲「首席國務大臣」的銜頭,亦即擁有副首相的地位。莫佩琳不獲邀留任,最受矚目,她在脫歐派之間有一定聲望,只做了兩個月國防大臣但工作表現已備受肯定,而且她是女人,在莊漢生承諾三大職位之中至少有一名女性下,外界原本以為莫佩琳會獲得重要職位。
莊漢生政府明顯有大量脫歐派官員。文翠珊內閣只有大概1/3閣員是「脫歐派」(公投時已支持脫歐),而且文翠珊在重要職位中盡量平衡「脫歐派」和「留歐派」,但這個平衡在莊漢生內閣完全被打破。我沒時間逐個逐個閣員檢查他們在公投時的取態,但至少「外、財、內」都是強硬脫歐派,不少因脫歐問題有分歧而拒絕加入或中途離開文翠珊內閣的人士都重返內閣,例如韋莉雅和麥蔚宜。另外,脫歐派猛將Rees-Mogg成為下議院領袖,這個職位是替政府安排國會議程,例如各法案提交議會審議的優先次序及時間,估計是一旦就脫歐問題要在議會程序上鬥法,Rees-Mogg會用來對付阻撓政府議案的議員,包括對付議長。
Dominic Cummings獲委任為首相高級顧問,這項非閣員任命也很受關注,他是公投期間脫歐陣營拉票工作的主管,作風火爆,他對新政府的決策會有很大影響力,而且他也帶了一班脫歐派人馬進駐首相府幕僚。
大家把內閣有大量脫歐派跟莊漢生的就任演說連上關係。莊漢生重申,必須在10月31日脫歐,這是硬死線,不能再押後,而且必須條改脫歐協議,剔走愛爾蘭邊境後備方案(backstop)。莊漢生在演說中說了很多內政,包括福利、教育、治安等等,但基本上,新政府暫時只有一項工作:落實脫歐,而且是不惜一切也要離開歐盟,所有其他國務留待10月底後才再考慮。不少人甚至覺得,這更像一個「選舉內閣」,多於真正去施政、管治的內閣,就算莊漢生未來數月沒有遭國會通過不信任動議,似乎他也準備好,一旦落實到脫歐就解散國會,提前至明年初大選。
整體而言,這個內閣十分右傾,經濟政策上更接近八十年代首相戴卓爾夫人的自由市場主義,社會政策上也更偏向保守派,例如彭黛玲是至少八十年代以來,首個支持恢復死刑的內政大臣。基本上,文翠珊上任時曾企圖把保守黨推回到「一國保守主義」(One Nation Tory),已徹底被放棄。
外交方面,應該會進一步親美。以伊朗問題為例,原外相侯俊偉幾天前才說,跟歐盟國家合作巡邏霍爾木茲海峽,防禦伊朗可能針對該處商船的行動,但換了藍韜文做外相,很難想像他會同意加強跟歐盟國家的軍事合作,而如果不跟歐洲夥伴合作,英國只能尋找美國支持,並在伊朗問題上傾向美國。
對華政策方面,暫時不能從這個內閣名單中看出端倪。暫時不太清楚藍韜文的個人取態,而在華為問題方面,會參與有關決策的彭黛玲(內政)、Ben Wallace(國防)和莫麗琪(文化,她負責5G牌照事宜),都不太清楚他們的立場。暫時只能說,明顯反對讓華為參與5G的韋廉信未有重返國防部,而是去了教育部,至少未立即判死刑,華為可以有數天時間鬆一口氣。
中文譯名非常優雅啦!
回覆刪除哈哈,也只是英國駐港總領事館翻譯的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