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香港特區政府在平安夜召開記者會,宣佈就通緝海外港人追加懲罰措施, 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發表聲明 ,表示當中有人是持有BNO護照、正在英國居住的人士,重申英國不容忍外國政府脅迫、恐嚇、滋擾或傷害海外的批評者,特別是身在英國的人士。 他在聲明中重申,呼籲中國取消港版國安法,呼籲香港當局停止針對身在英國及其他地方、為民主自由發聲的人士。 聲明表示,英國會捍衛香港人的權利,支持在英香港社群的人士,確保這些人安全是英國政府的優先工作。 盛傳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將在1月訪中,未知她訪中期間會否提及香港人權問題。 歐盟透過發言人譴責中國香港再向海外港人發出通緝令 ,批評當局持續把國安法應用在海外地區,只令歐盟更關注香港問題,傷害香港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 歐盟再次要求中國履行國際承履,呼籲香港停止打壓親民主力量並維護《基本法》承諾的基本自由。 在記者會中,中國香港官員公佈對7名已被通緝的人士採取懲罰措施,例如沒收這些人透過犯罪獲得、存放在香港的資產,另外追加通緝6人,指控6人「是出賣自己的國家和香港、罔顧香港人利益,竄逃到海外後繼續做危害國家安全和損害香港社會整體利益的事情」。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7月底,我寫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一上台就叫停了中廣核有份參與的Hinkley Point C核電廠計劃,當時還很謹慎地說,大家「猜測」文翠珊是否覺得中資參與核電計劃是太敏感。
一個多月過了,最終證明中資的確是文翠珊對Hinkley Point C計劃猶豫的最重要因素,而文翠珊政府在15日宣佈批准Hinkley Point C的聲明,只是進一步確認文翠珊的確忌憚中資參與戰略性基建投資。
從中方角度來看,Hinkley Point C已不是重點,另一個核電廠Bradwell計劃會否受影響才是要注意的地方。
先說明一些基本事實:
1、Hinkley Point C是法國能源公司EDF主導的項目,EDF佔三分二股權,中廣核只佔三分一,技術及興建主要來自EDF。Hinkley Point C嚴格來說是「法資項目」。
2、正如我上述7月底所寫的文章,Hinkley Point C的爭拗不只是中資,還包括政府在協議中確保的電費是否太高、英國整體能源政策是否真的需要Hinkley Point C等因素。
3、英國卡梅倫(David Cameron)政府去年與中方簽署協議時,雙方有不成文規定,中資白紙黑字確認參與Hinkley Point C(上面地圖左方西南面那一點),但英方同時暗示會批准中資參與Sizewell核電廠與Bradwell核電廠的興建。其中,Bradwell(上面地圖右方東南面那一點)才是中方最想要的計劃,因為中資在Sizewell仍只是少數股權,在Bradwell才是多數股權,並正式使用中國核技術,是首個應用中國核技術的西方核電廠,可協助中國向其他國家推銷。
再看英國政府最新聲明的要點:
A、有關Hinkley Point C計劃,EDF同意在協議新加條款,核電廠興建期間,EDF要獲英國政府批准才能把計劃的控股權轉讓;
B、英國政府會推出新法律框架,Hinkley Point C投入運作後,EDF要獲英政府批准才能轉讓計劃的控股權;
C、引入新法律框架後,任何核電廠若要變更擁有權/部份擁有權時,要向核監管辦公室(ONR)申報,政府研究後會指示ONR採取適當行動,確保國家安全;
D、引入新法律框架後,Hinkley Point C後的所有關鍵基建設施,英政府將持有特別股權,該股權不涉及財務(例如盈利分享),只是用來確保,計劃重要股權變動時,政府有否決權;
E、引入新法律框架後,英政府審議外資參與關鍵基建設施興建時,要考慮外資擁有對國安的影響。
Bradwell會否胎死腹中?
據報,英國官員已向中方及中廣核解釋英政府的決定,而中方及中廣核據報是接受英國的解釋,理解任何國家的政府的確需要對重要基建有一定影響,確保國家安全。
暫時仍不知道Bradwell計劃會否生變。根據BBC不同部門的編輯,他們收到的消息都是說,Bradwell是要根據新框架下進行審批。按目前形勢,中資可興建Bradwell核電廠的機會近乎零。
另外,大家正審視不同文件,看看究竟英方是否早已「白紙黑字」承諾中資可興建Bradwell。根據目前大家的發現,答案應是「沒有」。
目前而言,Bradwell計劃泡湯的機會似乎較高,中國核技術似乎未必能走進英國,或至少中國政府要跟英國政府重新進行艱辛談判,說服中資興建英國核電廠是不威脅英國安全的。
如果沒了Bradwell,中廣核還應否參與Hinkley Point C,是個很大的疑問。
後補:英國傳媒初步認為(例如BBC這篇文章),批准Hinkley計劃對英中關係有益,並似乎Bradwell計劃會獲准。不過,暫時仍未有明顯跡象Bradwell一定獲批,因此我暫時仍傾向有保留的看法,要待英政府是否真的批出Bradwell項目。
一個多月過了,最終證明中資的確是文翠珊對Hinkley Point C計劃猶豫的最重要因素,而文翠珊政府在15日宣佈批准Hinkley Point C的聲明,只是進一步確認文翠珊的確忌憚中資參與戰略性基建投資。
從中方角度來看,Hinkley Point C已不是重點,另一個核電廠Bradwell計劃會否受影響才是要注意的地方。
先說明一些基本事實:
1、Hinkley Point C是法國能源公司EDF主導的項目,EDF佔三分二股權,中廣核只佔三分一,技術及興建主要來自EDF。Hinkley Point C嚴格來說是「法資項目」。
2、正如我上述7月底所寫的文章,Hinkley Point C的爭拗不只是中資,還包括政府在協議中確保的電費是否太高、英國整體能源政策是否真的需要Hinkley Point C等因素。
3、英國卡梅倫(David Cameron)政府去年與中方簽署協議時,雙方有不成文規定,中資白紙黑字確認參與Hinkley Point C(上面地圖左方西南面那一點),但英方同時暗示會批准中資參與Sizewell核電廠與Bradwell核電廠的興建。其中,Bradwell(上面地圖右方東南面那一點)才是中方最想要的計劃,因為中資在Sizewell仍只是少數股權,在Bradwell才是多數股權,並正式使用中國核技術,是首個應用中國核技術的西方核電廠,可協助中國向其他國家推銷。
再看英國政府最新聲明的要點:
A、有關Hinkley Point C計劃,EDF同意在協議新加條款,核電廠興建期間,EDF要獲英國政府批准才能把計劃的控股權轉讓;
B、英國政府會推出新法律框架,Hinkley Point C投入運作後,EDF要獲英政府批准才能轉讓計劃的控股權;
C、引入新法律框架後,任何核電廠若要變更擁有權/部份擁有權時,要向核監管辦公室(ONR)申報,政府研究後會指示ONR採取適當行動,確保國家安全;
D、引入新法律框架後,Hinkley Point C後的所有關鍵基建設施,英政府將持有特別股權,該股權不涉及財務(例如盈利分享),只是用來確保,計劃重要股權變動時,政府有否決權;
E、引入新法律框架後,英政府審議外資參與關鍵基建設施興建時,要考慮外資擁有對國安的影響。
Bradwell會否胎死腹中?
據報,英國官員已向中方及中廣核解釋英政府的決定,而中方及中廣核據報是接受英國的解釋,理解任何國家的政府的確需要對重要基建有一定影響,確保國家安全。
暫時仍不知道Bradwell計劃會否生變。根據BBC不同部門的編輯,他們收到的消息都是說,Bradwell是要根據新框架下進行審批。按目前形勢,中資可興建Bradwell核電廠的機會近乎零。
另外,大家正審視不同文件,看看究竟英方是否早已「白紙黑字」承諾中資可興建Bradwell。根據目前大家的發現,答案應是「沒有」。
目前而言,Bradwell計劃泡湯的機會似乎較高,中國核技術似乎未必能走進英國,或至少中國政府要跟英國政府重新進行艱辛談判,說服中資興建英國核電廠是不威脅英國安全的。
如果沒了Bradwell,中廣核還應否參與Hinkley Point C,是個很大的疑問。
後補:英國傳媒初步認為(例如BBC這篇文章),批准Hinkley計劃對英中關係有益,並似乎Bradwell計劃會獲准。不過,暫時仍未有明顯跡象Bradwell一定獲批,因此我暫時仍傾向有保留的看法,要待英政府是否真的批出Bradwell項目。
看到标题时,个人是很期待这篇中对 Bradwell 和 Hinkley Point C 的核电技术作些科普简介的。哪怕是蜻蜓点水或者像是“十二公里高空往下俯瞰”一般的介绍也好的。细节不必也没可能涉及到(因为技术细节可能是谈判各方的核心机密),但是,诸如这两个核电厂各用到哪一种反应堆型?各自大致需要哪些反应原料?产生的核废料大致是些什么?这两个电厂大致有哪些事故应急处理装置?等等这些 “基本事实”,不是秘密,还是可以说一点的。
回覆刪除读完全文以后,继续期待"中國核技術可走進英國嗎"的后续篇目。这个网志我读了许多年,一直很喜欢网主的言之有物。网主加油~~还请继续有物 <3
我們台灣是用愛發電...更屌
回覆刪除啊其实所有的电都是用爱发的好吗?火电不管是用煤还是用石油,都是来自百万年前太阳对地球的爱;水电来自水流对大地的爱;风电是气流对风车的爱;核电是原子核之间爱的碰撞……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