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大使猝逝 「後默克爾」德國對華政策更難延續

【文章上載於德國時間6日清晨5時3分,更新於下午3時44分】

德國外交部今天清晨(6日)宣佈,德國新任駐華大使賀岩(Jan Hecker,文首照片中)突然離世,終年54歲。賀岩8月24日才正式履新就任大使一職。 

外交部只透過發言人發表簡短聲明,未有詳細提及死因、離世日期等細節。目前德國駐華公使呂帆(Frank Rückert)暫代大使職責。

外長馬斯(Heiko Maas)隨後在柏林向德通社表示,根據賀岩死亡時的情況,沒有跡象顯示賀岩的離世跟其駐華大使職務有關,外交人員及其家人都有私隱權,有權安靜哀悼親友過身。

賀岩不是職業外交官,他是律師出身,1999年開始在內政部工作,期間曾借調到聯邦憲法保護局,2015-17年擔任難民政策協調專員,2017年出任總理默克爾的外交及安全政策顧問。

文首照片是今年6月G7峰會期間,德美舉行峰會時,賀岩也有在場,可見默克爾對他的信任,被視為默克爾的親信,外界認為是他擔任難民協調專員時獲默克爾賞識。因此他的死訊在德國政壇造成震撼,默克爾和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都發表聲明致哀。

ARD報導指出,默克爾在自己卸任前安插親信擔任駐華大使,旨在希望德國換政府下,對中政策保持延續性。現在賀岩離世,會對中德關係造成打擊,令德國在「後默克爾」年代下,將更難延續默克爾的路線。

上任駐華大使今年7月卸任,賀岩8月初到達北京,原本德國政府想他先回柏林,繼續當默克爾的顧問至今年10月,但隨後改變想法,指示他留在北京,外界估計是由於阿富汗局勢突變,德國希望駐北京大使館有高層坐陣,以便跟與塔利班有密切聯繫的中國政府保持聯絡。

同日Patreon文章 <自民黨總裁選——派閥面對新生代挑戰>

相關報導內容:
DW/ German Ambassador to China Jan Hecker dies
DW/ 德國新任駐華大使賀岩(Jan Hecker)正式上任(文首照片來源處)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