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英日稱共同應對中國威脅

英國完成前君主伊利沙伯二世的國葬後,全面恢復處理政務,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出訪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週二跟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面,二人表示,兩國堅決共同應對中國構成的戰略威脅。

根據英國的聲明,卓慧思譴責中國近期對台灣的挑釁,指摘解放軍反制美國議長8月初訪台的行動威脅日本專屬經濟水域(SEZ)。

中國之前向台灣附近水域發射導彈示威,部份導彈落入日本經濟水域。共同社隨後引述消息報導,解放軍將領擬訂了2個方案,分別是導彈落入及不落入日本經濟水域,而習近平最終選擇射入日本水域的方案。

聲明又指出,英日兩國首相同意,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應該在不同國際場合合作,以限制專制國家的經濟、安全等各方面的威脅。岸田說,歡迎英國致力發展跟日本和印太地區的關係,包括申請加入CPTPP。

承認難有英美貿易協議
另外,卓慧思向英國傳媒承認,中短期內都應該不可能跟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現時未有英美貿易談判,中短期內都應該不能開展。

脫歐公投及通過脫歐後,脫歐派和保守黨政府一直稱,沒了跟歐盟的自由貿易市場,英國可以很容易跟其他貿易夥伴簽署貿易,包括今年可有美英貿易協議。卓慧思身為前國際貿易大臣,有份做過這番預測。

不過,拜登去年年初上台入主白宮後,英國已對英美貿易協議不抱厚望,因為拜登不想短期內簽署任何主要是撤銷關稅的自由貿易協議。

英擬加入「歐洲政治共同體」?
最後一則週二有關英國外交政策的報導。BBC引述消息人士指出,10月初會在捷克舉行首次「歐洲政治共同體」的峰會,英國正研究是否參與,要待看到更多細節才作決定。

「歐洲政治共同體」是5月由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提出,以吸納類似烏克蘭這類他認為要很多年後才能加入歐盟的國家,而英國等不想加入歐盟的歐洲國家也可吸納。

若綜合其他報導及早前傳聞,BBC的報導似是造勢,鼓勵卓慧思參加。英國政府內應該有一些人極力贊成。

不過,脫歐後不後,英國就加入一個看似十分緊密的歐洲合作組織,感覺奇怪,也令人關注英國對歐政策是否又有重大轉變。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如期明天揭幕

瑞信週日確定會被瑞銀收購後,瑞信週一表示, 原定本週二至週四在香港舉行的「第26屆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將如期在香港舉行 ,原定集團主席Axel Lehmann和集團行政總裁Ulrich Körner來港主持會議,但現在改由瑞信的全球股票部主管 Neil Hosie 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