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終於要面對現實

希臘總統府在15日宣佈,5月6日大選後歷時9天的組閣談判失敗,因此必須重新舉行大選。估計會在6月10日或17日再舉行大選。

歐羅危機的「踢罐頭」遊戲(過去兩年,有關歐羅危機的英文外電報導,會經常出現「kick the can down the road」這句諺語,即拖延時間、迴避問題)也有終結時,希臘重新大選,代表大家不能再迴避,必須回答這個問題:希臘應該退出歐羅區嗎?希臘會用回上面那張舊貨幣「德拉克馬」(drachma)嗎?



6月是攤牌的時候,某程度上是早已預見的。大概去年底或今年年初(應該是去年年底,不太記得,總之是上一輪希臘又出現瀕臨破產危機的時候),當時的希臘破產危機化解時,不少歐洲外交官已私下說,希臘問題一定會再浮現,因為希臘政府及希臘人一有機會,便會再投訴援助方案要求的緊縮政策太緊,要求放寬,而歐洲其他國家的政府耐性愈來愈低,這意味終有一天,歐洲各國官員會說:「好吧!我們不再提供援助了,希臘,你即管賴賬,甚至退出歐羅。」

至於「爆煲」的時間,其實很容易計算,那就是下一次國際援助批出新一筆貸款之時。3月剛完成財政公約的談判,希臘不會在那個時候反口,那次之後下一筆貸款批出的時間是6月左右,因此大家早已估計,6月是出事的高危期。

希臘5月6日選了一個沒有單一政黨過半數、甚至沒有單一陣營過半數的國會(支持拯救方案的兩大黨固然不過半,反對拯救方案的政黨,包括了共產黨及極右政黨,這2個政黨沒可能執政,因此反拯救陣營同樣不過半),拖至15日,終於籌組政府--籌組一個會履行國際援助方案的政府--失敗。

其他國家方面,歐洲各國央行及財政部的官員其實把話說得很白,除了歐羅集團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仍比較厚道外,其餘所有官員的訊息都是:我們沒有迫希臘離開歐羅區,但希臘一定要履行原本的援助方案,不能重新談判,如果不履行的話,就等於放棄歐羅,而歐洲各國不會介意。簡單點說,就是援希方案VS退出歐羅二選一,沒有第三個選擇或「二合為一」的折衷方案。

最新一個表示希臘可以退出的官員是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她向France 24表示,如果希臘不履行承諾,便得「有秩序離開」。以下是她的訪問(13分鐘左右,法語):


因此,大家早已說,如果6月便立即重新舉行大選,那場大選便是是否退出歐羅區的公投。選民要麼不情願地投票給他們極度厭惡的兩大傳統政黨,要麼便面對退出歐羅的結果。

網主的看法是:希臘應在6、7月離開。正如上述,這次危機「化解」了,希臘人不滿緊縮過緊VS歐洲各國不信任希臘這個矛盾死結都不會解開,最終都要攤牌。

CNBC有篇文章「教導」大家如何在「希臘脫歐」(Grexit)下投資,尤其是匯市上。我沒有詳細看,我的看法是:多餘!

無疑,大家未來幾天、以至未來幾週,都會有形形式式說如何應對「希臘脫歐」的投資攻略,但實際上,過去半年以至一年,不少外電報導或分析引述的不具名大行交易員或交易部主管已指出,要避開歐羅危機的風險,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首先,「希臘脫歐」涉及太多變數。理論上,我可以告訴你,「希臘脫歐」會有利及不利哪些資產,但你會面對很多不同可能出現的情況,例如:希臘究竟是否真的會退出?如果現在便先作對沖,最終希臘留在歐羅區,閣下同樣有損失。或者,希臘退出後,會否波及西班牙等國呢?會否令歐羅瓦解呢?或是德國自己退出,任由一堆弱國留在歐羅區呢?

正如這個週末歐洲央行官員放出的風聲:他們早在今年3月便已討論過「希臘脫歐」的問題,結論是只能見步行步,不可能預先制訂應變計劃。央行也不能作好準備,你認為自己真是「投資之神」,可趨吉避凶嗎?

還有一個問題是,就算你知道應有什麼投資策略,你可以落實到嗎?例如,你認為歐羅會瓦解,難道你真的可以把手上所有身家立即兌換至美元嗎?如果你只有幾十萬財富,或者有可能這樣做,但如果十分龐大,甚至是一間大公司或銀行,根本不可能現階段便把所有資產轉往非歐羅、或不受歐羅問題拖累的資產,因為歐羅畢竟是第二大貨幣,歐羅區是一個龐大經濟體。

所以,網主只能祝各位投資者好運,見步行步,輸少當贏而已。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澤連斯基:至少155中國人替俄作戰 烏軍:有中國人支付2.7萬港元爭取當兵

【文章已更正;此前版本說中國士兵收取30萬盧布報酬的內容是錯誤,應為支付30萬盧布】 烏克蘭就中國籍士兵替俄軍打仗一事發放更多資訊,總統澤連斯基星期三稱至少有155名中國公民在烏克蘭領土協助俄軍攻打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