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86歲方濟各入院 3小時手術成功

【文章上載於羅馬時間7日上午11時22分,更新於晚上8時52分】 梵蒂岡週三宣佈 ,86歲的教宗方濟各已在當天中午前入院,下午進行腹部手術,預料需要住院數天。

極左勢力問鼎執政寶座

希臘國會因為經過3輪投票都未能推選出新總統而要提前1月25日大選(有關背景可看此po),可說為歐洲政壇2015年提早揭幕,2015年歐洲其中一個重大議題是:極左/反削支勢力會否歷史性首度執政?

極左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自5月歐洲議會選舉得票居首、成為28個成員國中唯一一個排首位的極左政黨後,其支持度在此後幾近全部民調都明顯領先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領導的中間偏右「新民主黨」(ND),令年僅40歲的「激黨」黨魁齊普拉斯(Alexis Tsipras;左面相片)有望拜相,打破希臘民主化30多年、以至歐洲政壇多年來由中右或中左主流政黨流輪執政的局面。

令歐洲政壇關注的是,地中海另一國家西班牙同樣有機會由極左政黨成為第一大黨,「我們能夠黨」(Podemos)自5月歐洲議會選舉初試啼聲便一舉獲得逾100萬票後,在最近的民調一度支持度居首,儘管在之後一次的民調中已回落至第2位,但顯示出該黨已是重要勢力,會在最遲今年12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得一定數目的席位--而該黨黨魁伊紀夏(Pablo Iglesias,右面照片,兩張照片均來自他們的fb;and just in case:他的「字典式」普通話譯名為「伊格萊西亞斯」)更只有36歲。

「激黨」和「我黨」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兩黨是全歐洲中目前最有機會執政的極左/疑歐政黨,而且不只是參加執政聯盟,而是有機會進駐總理府。兩黨固然有相似之處,概括而言都可分類為「極左」,在歐洲議會選舉中曾互相拉票打氣,而伊紀夏的確曾是西班牙共產黨黨員。

不過,兩黨更相似、或者是在目前歐洲政壇背景下更重要的相似點,是兩者都是強硬反削支派,甚至不惜破產違約、退出歐元區也要放棄外部要求執行的削支政策--至少目前的政治演說仍是如此。齊普拉斯在總統推選失敗後揚言,削支政策已成為歷史。如果齊普拉斯真的上台,全歐洲勢將再有一番討論,究竟目前的削支政策路線是否應該改變。

金融市場和歐盟圈(尤其德國和北歐國家)把齊普拉斯和伊紀夏看成生人勿近的怪獸,不過,其實二人/兩黨近兩、三個月已經開始微調路線,一些較激進的主張或政治口號已沒有再說,為一旦執政作準備,畢竟他們都知道,當自己有機會成為執政黨時,選民投票時會有另一番考慮。

「激黨」和「我黨」都被視為「新派」政黨,同樣因與主流老派政黨不同,以及有個魅力型黨魁而大受年輕人歡迎,但兩黨在發展上仍有點不同。相對下,「激黨」在組織上較像一個傳統政黨,是由一些極左政黨組成,這些政黨早在21世紀初便發起一個溝通平台,之後在選舉中協調政綱、以合組一張名單出選,可以說已有10多年歷史,不算新了,甚至齊普拉斯都不是首任黨魁,因此組織、架構及政綱都相對穩定,其政策路線(及「形象」)較清晰鮮明。而「我黨」只是今年初才成立,衍生自社運,與其說極左政綱,該黨更多是靠伊紀夏在電視論政的魅力,以及對兩個主流政黨的不滿(詳情看之前的po)。在組織上,「激黨」更準備好上台。

從政黨源起的角度而言,「我黨」在希臘反而更像暫時未受國際關注、但在今次大選十分關鍵的「河流黨」(To Potami)。該黨由著名電視節目主持Stavros Theodorakis(下面照片,來自「河流黨」fb),同樣是今年年初才成立下,在今年5月歐洲議會選舉便獲得議席,較「激黨」甚至「我黨」帶有更強烈的反主流政黨色彩。該黨創黨目標是打破主流政黨,批評兩大主流政黨都只是推出僅有從政經驗的人參與或擔任公職,政界只有在政壇的經驗,因此提倡「全民政治」,認為各行各業的人都應參政。


下面是剛過去週末進行的民調(來自tvxs.gr,請點擊放大),顯示「河流黨」已排第3位,勢將擊敗另一執政黨、主流中左的「泛希社運」(PASOK)。下圖上面是各黨支持度,當中包括未決定投票意向的人,下面就是剔除未決定意向的得票率,以及推算出來的議席數目(希臘大選有3%得票率的當選門檻)


由此可見,「激黨」即使勝出,似乎應該不能單獨獲得過半議席,屆時要尋找執政夥伴。「河流黨」的政治取向仍十分曖昧,目前的稱呼是糅合左翼社會主義和中右的自由主義,但在歐洲議會是與中左「社會及民主進步聯盟」(S&D)同一黨團,自稱親歐(盟),而且從「吸票」的角度來看,該黨似乎令泛希社運進一步萎縮。「數字上」,「激黨」可以與共產黨合組執政聯盟,但共產黨這類只適合在獨裁國家執政的政黨,會令「激黨」執政措施變得更激進和疑歐,因此「激黨」有可能要尋求「河流黨」加盟才可上台。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與年輕男同事有染丟職 ITV前主持:我失去了一切

英國電視界近日傳出性醜聞,事件主角、5月中辭去ITV節目主持的 Phillip Schofield 【截圖左】接受了BBC訪問 ,61歲的 Schofield 表示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切,相信這次事件後,他的電視事業已經玩完,這令他很心痛。

英使館貼8964人民日報頭版 微博20分鐘內刪除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6月4日下午4時35分,更新於5日上午4時20分】   英國駐中大使館星期日「天安門屠殺」34週年在Twitter賬號表示 ,他們當天在微博張貼了有關悼念「六四」的消息,附上《人民日報》1989年6月4日的頭版,但微博在20分鐘內就將帖文刪除,形容微博把「來自黨內最權威的新聞機構在屠殺當天的新聞報道」審查了。

烏軍大反攻?俄稱阻截頓涅茨克大攻勢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5日上午10時18分,更新於下午7時26分】 俄羅斯國防部週一凌晨表示,他們在前一天星期日成功在頓涅茨克(Donetsk)南部抗擊了烏克蘭軍的大規模攻勢 。這令人關注烏克蘭是否已開始大反攻。

數據輸入Excel失誤 奧社民黨講錯新黨魁當選者

奧地利在野社民黨(SPOe)發生令人嘆為觀止的錯誤。他們近日改選黨魁, 上週六在黨大會宣佈由 Hans Peter Doskozil 勝出,但週一改稱他的對手 Andreas Babler 才是新領袖,理由是工作人員把點票資料輸入 Excel 試算表時出錯,把二人的數據調轉了 。

北溪被炸前3個月 華郵:CIA已知烏策劃此事

去年9月底北溪(Nord Stream)的1號和2號北海水底天然氣管道都遭破壞, 《華盛頓郵報》週二獨家報導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去年6月、即破壞前超過3個月,已經知道烏克蘭特別部隊組成了一個6人小組,準備進行這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