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86歲方濟各入院 3小時手術成功

【文章上載於羅馬時間7日上午11時22分,更新於晚上8時52分】 梵蒂岡週三宣佈 ,86歲的教宗方濟各已在當天中午前入院,下午進行腹部手術,預料需要住院數天。

丹麥搶先聲稱擁有北極

丹麥政府在15日正式向聯合國提交文件,表示有科學證據證明北極由丹麥統治的格陵蘭擁有,包括上面的地圖(來源:丹麥外交部),成為首個宣稱擁有北極的國家。

這令北極圈領海之爭開始白熱化,估計俄羅斯和加拿大明年都會提交類似的文件,而擁有阿拉斯加的美國和挪威亦很可能聲稱擁有北極,令北極成為五國之爭。



解釋一下這幅地圖如何看。跟所有海域一樣,各國可以自動由自己領土向海伸延200海里為自己的經濟專屬水域--只要你沒有把自己經濟專屬水域伸至人家海岸附近。圖中的紅色線就是200海里線,藍色是兩國之間的海域分界線。由此何見,北極圈仍有一些水域未被各國經濟專屬水域所涵蓋。

不過,國際公約亦定明,如果可以證明該海底是一個國家水域中大陸棚架的延伸,該國有權開發該水域。在北極圈,最重要的就是海底的Lomonosov海嶺(地圖中綠色部份)。丹麥用了12年研究,花了3.3億丹麥克朗(4.3億港元/17.3億港元/3.4億人民幣),提出有科學證據顯示格陵蘭的大陸棚架延伸至Lomonosov海嶺,由此宣稱同時擁有約89.5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相當於丹麥本土面積的20倍,亦即是地圖中斜線的部份。

其實加拿大已表示擁有北極,只是仍未交文件而已。大家亦清楚,北極圈各國聲稱擁有的海域一定有重疊,一定要談判解決。不過,丹麥宣稱的面積比預期大,很有「獅子開大口」的感覺,其他國家可能改變立場,正式交文件時,會把聲稱的面積劃大一點,來一個「開天殺價、落地還錢」。

當然,格陵蘭是潛在有可能尋求獨立的自治區,丹麥搶來也不知為了什麼。

至於各國爭奪北極海域,理由大家應該聽過,不外乎是氣候暖化,可望幾十、甚至十多年來令北極圈的冰融化,屆時可以開採當地估計有大量的能源蘊藏,而且北極圈可以成為航道,會較現時節省很多時間。

利益越大,各國就更寸「海」必爭,令談判更困難。俄國與西方關係現在鬧得這麼僵,本已令談判變得困難,現在丹麥展示出採取「全攻型」策略,談判應會十分激烈。

留言

  1. https://twitter.com/europechinese/status/546020713501425664
    丹麥地理局突然發現,該國海岸線原來較一直以為的長超過1000公里,即海岸線無端多了兩成 -- 真想不到科技發達的當下,仍不能準確計算海岸線長度 http://www.thelocal.dk/20141219/denmarks-coastline-suddenly-much-longer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5%B7%E5%B2%B8%E7%B7%9A
    數學性質
    數學領域中對海岸線的研究還派生出分形學。這最早見於本華·曼德博於1967年在《科學》雜誌發表的《英國的海岸線有多長?統計自相似和分數維度》一文,他在該文中認為,海岸線的長度是不確定的,而且在一定意義上是無限長的。當測量單位變小時,所得的長度就會無限增大,這是由於海岸線的極不光滑和極不規則性所導致。

    嗯...所以我預測之後丹麥地理局測出來的海岸線長應該還會再增加XD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了...回在這裡是因為我沒有 Tweets...

      刪除
    2. 琮你不用 twitter 但是有 facebook 啊, 這個問題人家和我在 facebook 上也有討論過哦:
      https://www.facebook.com/europechinese/posts/803328353047448
      你去 like 一下那個 page 就可以看到 feed 了, 內容好像跟 twitter 上是一樣的。

      這海岸線長度的測量單位是不是該有個國際標準, 否則從理論上講,每個有海岸線的國家,海岸線都是無限長呢……

      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與年輕男同事有染丟職 ITV前主持:我失去了一切

英國電視界近日傳出性醜聞,事件主角、5月中辭去ITV節目主持的 Phillip Schofield 【截圖左】接受了BBC訪問 ,61歲的 Schofield 表示自己已經失去了一切,相信這次事件後,他的電視事業已經玩完,這令他很心痛。

英使館貼8964人民日報頭版 微博20分鐘內刪除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6月4日下午4時35分,更新於5日上午4時20分】   英國駐中大使館星期日「天安門屠殺」34週年在Twitter賬號表示 ,他們當天在微博張貼了有關悼念「六四」的消息,附上《人民日報》1989年6月4日的頭版,但微博在20分鐘內就將帖文刪除,形容微博把「來自黨內最權威的新聞機構在屠殺當天的新聞報道」審查了。

烏軍大反攻?俄稱阻截頓涅茨克大攻勢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5日上午10時18分,更新於下午7時26分】 俄羅斯國防部週一凌晨表示,他們在前一天星期日成功在頓涅茨克(Donetsk)南部抗擊了烏克蘭軍的大規模攻勢 。這令人關注烏克蘭是否已開始大反攻。

數據輸入Excel失誤 奧社民黨講錯新黨魁當選者

奧地利在野社民黨(SPOe)發生令人嘆為觀止的錯誤。他們近日改選黨魁, 上週六在黨大會宣佈由 Hans Peter Doskozil 勝出,但週一改稱他的對手 Andreas Babler 才是新領袖,理由是工作人員把點票資料輸入 Excel 試算表時出錯,把二人的數據調轉了 。

北溪被炸前3個月 華郵:CIA已知烏策劃此事

去年9月底北溪(Nord Stream)的1號和2號北海水底天然氣管道都遭破壞, 《華盛頓郵報》週二獨家報導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去年6月、即破壞前超過3個月,已經知道烏克蘭特別部隊組成了一個6人小組,準備進行這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