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5法官駁回、1裁有罪、2拒受理 南韓憲法法院否決總理韓悳洙彈劾

南韓本周「超級裁決周」揭幕,憲法法院星期一早上10時宣佈, 駁回總理韓悳洙的彈劾案 ,意味他可即時復職,並重新擔任代總統。

產奶限額取消 愛爾蘭欲成「歐洲紐西蘭」

說說大家沒有興趣(但在歐洲屬十分重要)的歐盟農業政策。歐盟農業政策在4月1日出現重大轉變,實施了31年的牛奶生產限額正式取消,歐盟28國的奶農喜歡生產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

產奶限額是在1984年由歐盟前身歐洲共同體引用。二戰後,歐洲國家很喜歡向農業提供補貼,尤其是牛奶,因為牛奶被視健康的必須飲品(意大利選舉試過有政黨的政綱是補貼兒童喝牛奶),結果在70年代開始,牛奶生產過多,一方面壓低了奶價,打擊農民生計,另一方面亦出現「牛油山」和「牛奶湖」的「折墮」情況,於是便要引入生產限額,如果多生產了,就要向歐盟繳交高額額外徵稅。

事實上,「倒奶」是歐洲經常出現的新聞,即使引入了限額,但農產品的價格始終較波動,每當奶價下跌時,就會有農民抗議歐盟把限額定得太高,或者要求本國政府出手介入。在下2008年也寫過類似的po,而文首的照片是2009年農民在歐盟總部外的示威。

在目前的環境下,大家應會把此事聯想到中國對奶類產品(主要是奶粉)的需求強勁,但取消限額其實在2003年已拍板,並在2009年開始以每年提升限額1%作為過渡措施,因此與中國情況關係不大,主要是21世紀初歐洲自己的牛奶需求也增加,因此取消限額。不過,正式取消限額,碰巧中國「求奶若渴」,措施也算生得逢時。

短期而言,這項政策對全球或者全歐洲的影響不會很明顯,因為大部份歐盟國家目前仍未用盡產奶限額,所以取消限額,歐洲的生產和供應也不會即時大增。歐盟執委會自己估計,未來一年牛奶生產只會增加1%。而且,取消限額,同樣見到南北分野,同樣是南歐不太受惠,因為未用盡產奶限額的主要是南歐國家,外界估計會因此改變而增加生產牛奶的,主要是德國、丹麥這類北歐國家。

其中,外界焦點放在愛爾蘭,因為該國是最有潛能大增牛奶生產的國家,該國政府亦是最積極利用此一政策變動來推動牛奶業。在香港,不少人對內地人「搶奶粉」感到不滿,但愛爾蘭倒希望中國人日後會「搶他們的奶粉」。愛爾蘭90年代起金融業蓬勃,但幾年前遭金融海嘯打擊,因此希望(重新)發展農業,變成另一個紐西蘭,靠向中國賣奶來致富。

根據愛爾蘭政府的說法,在產奶限額前,愛爾蘭的產奶量與紐西蘭相若,但目前相差很遠。愛爾蘭希望未來5年增加產奶50%,在2020年增至每年75億公升,但這只是個小數目,紐西蘭在截至去年6月的年度是生產了207億公升牛奶。

若說中國市場,愛爾蘭對中國的出口雖然由2011年的5000萬歐元增至去年4億歐元(當中四分三是奶粉),但紐西蘭目前佔了中國入口牛奶產品市場的90%。最重要的是,在中國人心目中,他們會有「紐西蘭=牛奶」的印象,但沒有「愛爾蘭=牛奶」的印象,對於愛爾蘭來說,缺少品牌效應,對該國向中國推廣牛奶出口時有點障礙。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36年前跟15歲少年上床並懷孕 冰島兒童部長下台

冰島教育及兒童部長 Asthildur Loa Thorsdottir 周四晚下台 ,因為她被踢爆36年前曾跟一名15歲少年上床,並為對方誕下一名兒子。

擴至中國等地後濫用惡化 泰擬免簽證逗留60天減至30天

泰國旅遊及體育部長 Sorawong Thienthong 星期一(17日)表示, 計劃把外國人免簽證可逗留泰國的期間由目前60天縮減至30天 ,以打擊一些外國人利用漏洞,以免簽證來在泰國從事非法經濟活動。

「普普」同意俄烏30天「能源設施停火」 普京:西方須結束軍援分享情報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川普在莫斯科時間周二下午通電話,各自宣佈俄美支持俄烏30日「能源設施停火」,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暫停攻擊對方能源設施30天。

德國通過修憲放寬舉債 設5000億歐元國防基金

德國聯邦議會 星期二下午以513票贊成、207票反對,通過修憲 ,放寬債務上限,並准許政府成立2個各5000億歐元的基金,一個用來擴軍,另一個用來支付基建項目。

英國削福利向殘疾援助金PIP開刀 目標2030每年省50億鎊

繼宣布廢除NHS英格蘭來節省醫療開支後,英國工黨政府 星期二又公佈福利改革方案 ,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簡麗詩(Liz Kendall,文首截圖)表示會收緊福利,重點向殘疾和患病人士「開刀」,主要是調整「個人獨立補助金」(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PIP),目標2030年前每年節省50億鎊(505億港元)福利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