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加調查報告:中國干預可能導致趙錦榮2021年敗選

加拿大有關中國是否干預大選的 獨立聆訊委員會星期五發表初步報告 ,承認保守黨的趙錦榮(Kenny Chiu)有機會因為中國抹黑而在2021年大選輸了卑詩省的史提夫斯頓-列治文東選區(Steveston—Richmond East)議席,又表示中國等外國干預損害加拿大旳選舉生態,削弱了對加拿大民主的信心,但認為即使有干預,也未有影響2019年和2021年兩次大選的整體結果,未有因此改變了哪個政黨是最大黨及可以上台執政。

揚威全球還是丟人現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上海2010世博,或是是因為世博的關係而特地遊覽上海。事隔5年,新一屆世博又來了,今年在意大利米蘭舉行,5月1日開始,10月31日結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參觀米蘭世博、並借此機會往這個意大利經濟中心一遊?

米蘭世博有一項東西,是上海世博一定沒有的,那就是示威騷亂--米蘭世博在1日早上開幕,下午便出現約百多名蒙面人士在市人焚燒汽車、投擲汽油彈的場面,警察和騷亂份子街上互相追逐(上面為法新社照片)。

是否令閣下更心動想去米蘭世博呢?

意大利和米蘭為何想辦世博,想借世博達到什麼目標,對於剛經歷過上海世博的華文圈來說,很容易解釋,不外乎是揚威國際,令全球關注一下意大利,給全球一個好印象,而有了關注,就會有遊客、商人等前來。這跟爭辦奧運等大型國際活動一樣。

不過,問題是,要令國際對你有個好印象,也要自己真的很好。開幕天出現騷亂,已證明意大利辦世博有什麼問題--看到這些場面,甚至假設你已買了票、已前往米蘭,身在米蘭而看到這些場,你對米蘭的印象是變好還是變壞?當然,往正面想,騷亂可能只是teething problem,之後會越辦越順暢。

米蘭在4月曾發生法院槍擊案,當時意大利傳媒已十分驚訝,為何理論上保安十分嚴密的法院也可如此輕易便有槍擊案?米蘭以至全國的保安是否出了問題?

「有趣」的是,國際會議面對的反全球示威變得越來越暴力,轉捩點同樣是在意大利出現,2001年熱拿亞(Genoa)G8峰會,是歷來首次示威釀成死亡的國際會議--為何反全球示威在意大利特別變得暴力??

除了示威,意大利另一個馳名全球的問題是貪污。米蘭世博去年5月便爆出貪污醜聞,籌辦組織幾名經理、一些前議員和一些商界人士被捕,涉及競投活動工程時收入回佣。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米蘭一度因這宗醜聞而被撤回主辦世博的資格,一些國家亦因為這件事而押後了決定是否參與。

更不要說,意大利跟希臘一樣,工程進度不準時--但意大利官員大概一個月前被傳媒問及世博仍有設施未建好時,反問:「你見過有國際活動是開始前一個月便把所有設施建好的嗎?」

所以,究竟米蘭世博是改善意大利國際形象,猶如1970年大阪世博等一些重要世博般,成為意大利歷史的里程碑,為意大利日後發展留下重要遺產,還是只是讓意大利的問題放大給全世界看,這就要半年後才知道了。

除了意大利「民風」本身,還要提一提本屆世博本身的問題。本屆世博的主題是「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一個很難聽的直譯就是探討如何「餵飽全球」,主要是探討在不少地方有糧食不足、同時又有不少地方有癡肥問題下,究竟全球的食物生產方式要如何,才能處理這些問題。相對於上海世博的什麼「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類沒甚「殺傷力」的議題,糧食議題在政治上是敏感得多,主辦單位是很難處理的。

最明顯的例子是,5個企業贊助的展館中,有一個名為「可口可樂館」,由可口可樂贊助;而大會主要贊助商中,有一個叫做麥當勞。如果活動有這兩個贊助商,那麼,在這個活動去探討可持續的未來食物生產方式,還有意義嗎?

留言

  1. 我比较想不通的是, 米兰本来就是个名城,人文荟萃, 经济发达, 甚至我在的这个德国西南工业重镇去年刚刚开业的本州最大商业区,名字就叫 “米兰霓虹”。 米兰为什么还要借世博会来自抬身价?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倫敦Hainault揮劍襲擊案 1青年死亡4人受傷

倫敦東北紅橋(Redbridge)城鎮的Hainault區星期二早上有人街上揮劍襲擊途人 ,造成1名14歲青年死亡,4人送院醫治。

前盟友綠黨強烈反彈 蘇格蘭首席大臣 Yousaf 下台

2個在野黨本週將提出不信任動議下,上任只有13個月的蘇格蘭首席大臣 Humza Yousaf 星期一中午宣佈下台 。

「社會彰顯如何捍衛民主」 西班牙首相:不辭職

西班牙首相山齊士(Pedro Sanchez)星期一上午11時許向全國宣佈,不會辭任首相。

李顯龍卸任前最後演說:新加坡面對去全球化、戰爭威脅等挑戰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Lee Hsien Loong)星期三 在五一勞動節集會發表卸任前最後主要演說 ,他表示國家面對列強角力、去全球化、科技發展、氣候變化和戰爭威脅,未來一段時間將極具挑戰性,新加坡必須保持政治穩定,而且國民繼續信任政府,國家才能繼續成功。

土耳其開綠燈 呂特接掌NATO在望

有 土耳其官員星期一透露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支持荷蘭看守首相呂特(Mark Rutte)接任北約(NATO)秘書長,意味呂特篤定成為下任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