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市場估英鎊再跌近8%至8.73港元 閣員稱財相沒有被炒危機

雖然英鎊今年已跌了約3%,但 彭博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報導,投資者普遍預測,英鎊會再較周一水平跌近8% 。

加調查報告:中國干預可能導致趙錦榮2021年敗選

加拿大有關中國是否干預大選的獨立聆訊委員會星期五發表初步報告,承認保守黨的趙錦榮(Kenny Chiu)有機會因為中國抹黑而在2021年大選輸了卑詩省的史提夫斯頓-列治文東選區(Steveston—Richmond East)議席,又表示中國等外國干預損害加拿大旳選舉生態,削弱了對加拿大民主的信心,但認為即使有干預,也未有影響2019年和2021年兩次大選的整體結果,未有因此改變了哪個政黨是最大黨及可以上台執政。

在野黨不斷要求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進行獨立聆訊後,終於成立獨立聆訊委員會,由魁北克省上訴法院法官 Marie-Josee Hogue (文首截圖)主持聆訊。

Hogue在報告中說,干預沒有削弱加拿大選舉制度的公信力,也沒有改變了哪個政黨執政的大選結果,但個別選區確實可能受影響。

中文傳媒只報趙不利消息  拒報導趙回應
報告提及史提夫斯頓-列治文東選區,這個選區大概一半人口是以華裔為主的東亞族群背景,趙錦榮2019年代表保守黨勝出這個選區,但2021年大選輸給自由黨的白恩斯(Parm Bains)。

Hogue 在報告中說,很多媒體把保守黨及趙錦榮描繪為反中國,嘗試游說史提夫斯頓-列治文東的華裔選民不要投給趙,雖然不能證實這些虛假陳述和中國政府有明確關連,但有很強的跡象顯示有中國政府的參與,因此有合理可能(reasonable possibility),這些論述影響了這個選區的結果。

不過,Hogue 也表示,選民秘密投票,所以不可能直接把誤導的報導跟選民如何投票拉上關係,而且假設部份選民真的因此改變取向,也沒有方法知道這是否足以改變選區結果,所以她也只能說「合理可能」,不能再說更多。

趙錦榮認為自己在2021年4月動議要求設立「外國影響註冊」制度,導致他同年9月大選時面對抹黑。

報告稱,2021年9月6日,總部設在安省萬錦市的中文媒體「華語廣播網FM105.9 」(105.9 Yes My Radio)發表一篇匿名中文博文,呼籲聽眾留意趙錦榮推動的「外國影響註冊」,謊稱這個倡議要求任何跟中國有連繫的個人和組織都要被視為中國的發言人,需要登記。

2天後,同樣以萬錦市為總部的「環球華語新聞中心」(CGCTV)接力報導一篇跟上述博文十分相似、只稍為修改的文章,該文章聲稱趙錦榮由於是香港移民,所以是反中國。

報告稱,加拿大的情報顯示這兩間媒體與中國政府或中國國家媒體有密切聯繫。

不久後,趙錦榮注意到社交媒體流傳有關自己的不利消息,並發多倫多地區的中文報章《加拿大商報》(Today Commercial News)9月9日刊登了一篇沒有署名的文章,聲稱「外國影響註冊」將迫使華裔加拿大人必須登記為外國代理人,借此壓迫華裔,而文章公開前沒有向趙錦榮查證。

加拿大外交部設有專門部門,監測明顯來自外國的不實訊息發放,並迅速澄清。這個部門說,他們最遲在9月9日已發現有兩組不實訊息發放行動,一個行動針對保守黨和時任黨魁奧圖爾(Erin O'Toole),另一個行動針對趙錦榮,這些不實訊息在中文的社交媒體流傳,質疑華裔選民應否投票給保守黨。

不過,這個部門說,有跡象顯示這些不實訊息幕後有協調下發放,但沒有證據顯示有外國指使,而就算真的涉及中國政府干預,相關人士也可能自發發放訊息。

趙錦榮在聆訊中指出,他嘗試向媒體作出澄清,但沒有中文媒體報導他的回應,甚至完全不報導他的競選活動。

他又說,他及保守黨競選辦人員在大選期間已向情報機關CSIS等政府部門提出這個問題,但政府部門沒有回應,感到十分無助。

Hogue 在報告中表示,理解趙錦榮的感受,確實不清楚政府當時應該或者可以做什麼,她認為在聆訊下一階段需要重點討論,如何回應網上假消息,包括在大選期間如何處理。

大量中國留學生獲安排旅遊巴撐董晗鵬
選舉干預爭議另一個焦點是安省當谷北(Don Valley)選區,董晗鵬(Han Dong)被指獲中國政府協助下,2019年在初選擊敗原議員譚耕,代表自由黨參選並當選。

報告說,確實有充份證據懷疑,有人安排旅遊巴接送大批中國留學生去為自由黨初選投票,此事跟中國政府有關。報告稱,基於當谷北是自由黨「安全」選區,無論如何都很大機會由自由黨勝出,所以對哪個政黨勝出全國大選沒有影響,但確實影響了哪個人成為該區議員,這一點也很重要。

報告表示,當谷北自由黨初選進行期間,情報機關已發現有人用旅遊巴運載來自東亞國家的留學生到票站投票,學生獲分配偽造文件,聲稱他們住在這個選區,有權投票;而在選舉過後,情報機關發現,中國駐加領事館向中國留學生發出隱含恐嚇,暗示如果他們不去投票支持董晗鵬,便會被取消出國留學的簽證,他們在中國的家人也會有後果。

報告指出,在加拿大,候選人租用旅遊巴運載支持者到票站,這個做法很普通,董晗鵬也租用了2輛,但表示他沒有為上述留學生租用旅遊巴。

至於外界關注,為何作為自由黨領袖的杜魯多沒有取消董晗鵬的提名資格,報告指出,自由黨的全國競選活動主管建議杜魯多不要採取任何行動,因為基於國家安全理由,當時不能公開這些指控,而要把一個經民主程序決定的候選人撤下,需要很高的門檻。

杜魯多向聆訊供稱,當競選主管向他報告此事時,他已提出很多詢問,例如初選結果是否因此改變了、情報機關CSIS有沒有作出建議等,但由於指控未有很明顯的證據,CSIS當時也不很確定中國政府干預了多少,CSIS沒有建議應否取消董的提名,所以他決定不作任何行動。

Hogue 在報告指出,他們也有討論過董晗鵬一事是否聆訊負責的範圍,因為如何決定候選人應該是黨的內部事務,但董的事件反映,初選可以成為外國干預加拿大選舉的入口,聆訊在下一階段聽證時需要討論應否加強監管初選。

統戰工作模糊影響干預界線
除了外界焦點中國,報告也提及俄羅斯、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都有干預選舉。

有關中國,報告稱,中國影響加拿大等外國輿論的主要工具是統戰部,統戰部企圖控制和影響海外華人、塑造國際意見、並推動外國政界支持中國,統戰部模糊了外國影響和外國干預的界線,在全球進行欺騙、秘密和威嚇行動。

另一個影響外國的工具是中文媒體和中文社交媒體,例如微信,影響海外中國人的想法。報告稱,除了以中國為基地的傳媒,中國也影響部份以加拿大為基地的中文媒體,借此推廣親中論述、發放假消息和打擊反中內容。

報告說,中國也會針對在加拿大有地位和影響力的個人,包括社區領袖、商界領袖、學者、現任或前任民選官員、以及傳統和網上媒體的人士,希望跟他們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手段包括付款讓他們出差、做生意的機會、政治支持等,或者透過滋擾、拒絕入境中國簽證、恐嚇、在社區孤立他們等方法來迫他們就範。

中國大使館:報告用語似是而非  結論自相矛盾
針對這份報告,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星期五發表回應,表示報告再次老調重彈,污衊中方干涉加內政,抹黑「中國是加拿大面臨的最持久、最老練的外國干涉威脅」,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不滿。

發言人說,「中國干涉加內政」是徹頭徹尾的政治謊言,指出中方一貫奉行不干涉內政的原則,沒有興趣也從未干預加內政,斥責加拿大某些政客競選失利不從自身找原因,卻熱衷於甩鍋給中國,既不公平、也不道德,只能讓世人進一步看清其自私無恥的面目。

聲明批評報告充滿意識形態偏見,邏輯不清,證據不明,指摘中方時最常用的均為「可能」、「或許」、「潛在」等似是而非的詞語,而且報告結論主要來自情報,但又表示情報並不能證明事實,批評報告的論述自相矛盾,經不起任何推敲,完全是在刻意矇蔽誤導公眾,極其不負責任。

大使館反斥加拿大長期在台灣、涉疆、涉藏、涉港等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粗暴乾干中國內政,明裏暗裏縱容支持分裂活動,破壞中國安全穩定,「誰才是外國干涉的受害者一目了然」,敦促加拿大不要再玩倒打一耙、賊喊捉賊的把戲,尊重事實,摒棄意識形態偏見,立即停止對中方的無端攻擊抹黑。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自由黨 Kickl 獲組閣權 奧地利二戰後首度極右組閣

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星期一宣佈, 委任自由黨(FPOe)領袖奇高(Herbet Kickl,文首截圖)組閣 ,是奧地利二戰後首度由一名極右人士領導組閣談判,甚至可能出現二戰後首名極右總理。

法國極右之父勒龐逝世享年96歲 女兒飛機上獲知死訊

法國極右之父、國民陣線(FN)創辦人 勒龐(Jean-Marie Le Pen)星期二中午逝世,享壽96歲 。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