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市場估英鎊再跌近8%至8.73港元 閣員稱財相沒有被炒危機

雖然英鎊今年已跌了約3%,但 彭博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報導,投資者普遍預測,英鎊會再較周一水平跌近8% 。

法國右派又易名 料改稱共和黨

法國中右政黨「人民運動聯盟」(UMP)將在28日和29日舉行黨大會,其中很具象徵意義的議程是更改黨名,變成「共和黨」(les Republicains,上面照片來自France Info)。不少左派團體入稟要求阻止UMP自稱「les Republicains」--嚴格來說,這個字應譯為「共和人/共和派人」--理由是,法國憲法第一條就是規定法國是共和國,理論上法國所有國民都是「共和人」,「非共和人」變成好像顛覆國家,因此「共和人」一字應是公有財產,不能為一黨私用。不過法院26日駁回要求,批准UMP自稱「共和黨」。

如果認識法國第五共和歷史,會發現法國政黨、尤其右派,很喜歡更改黨名,現在來檢閱一下這些黨名。

最喜歡改黨名的是戴高樂派。二戰結束後不久,戴高樂成立「法國人民集合」(Rassemblement du peuple français,RPF),之後一度退出政壇,當他1958年重出江湖時,把自己的政黨易名為「新共和聯盟」(Union pour la Nouvelle République,UNR),迎戰第五共和第一場國會大選。之後,戴高樂試過把政黨易名為「第五共和民主派聯盟」(Union des démocrates pour la Cinquième République,UD-V),1968年先後再把政黨易名為「保衛共和聯盟」(Union pour la défense de la République,UDR)和「共和民主派聯盟」(Union des démocrates pour la République,同樣簡稱UDR)。到1976年,戴高樂派新一位共主希拉克(Jacques Chirac)成立新政黨「共和集合」(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RPR),一直到2002年時,因為總統大選中,極右國民陣線出線第二輪投票,為吸納中間派及非戴高樂派的右派,因此RPR和那些政黨共組「總統大多數聯盟」(Union pour une majorité présidentielle,UMP),同年再把UMP的意思變成「人民運動聯盟」。

中間派/非戴高樂派的右派也很喜歡改黨名。這一派在1978年成立「法國民主聯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française,UDF),在2002年加入UMP,但到2006年黨內開始對是否繼續與UMP結盟有不同意見,2007年代表中間派出戰總統大選的貝魯(Francois Bayrou)同年便另立「民主運動」(Mouvement démocrate,MoDem),UDF餘下成員另立「新中間」(Nouveau centre),繼續與UMP合作。2012年,UMP下台,中間派當然跳船,不再與UMP合作,「新中間」及一些中間派另立「民主派及獨立派聯盟」(Union des démocrates et indépendants,UDI)。

左派的黨名較穩定,但也不是沒有改變過。左派在1905年建黨,當時稱為「工人國際法國分部」(La Section française de l'Internationale ouvrière,SFIO),當中一派在1920年另起爐灶,成立共產黨。SFIO餘下的人士直至1969年才易名為「社會黨」,因為SFIO要跟其他左派政黨合併。

在西歐,法國算是黨名更改最多的國家,唯一能與之匹敵的應是意大利。英國的保守黨和工黨都各自維持現有黨名約一個世紀,即使德國曾經歷納粹年代,但社民黨(SPD)可追溯至19世紀末,當時已稱為SPD。

法國右派--或戴高樂派--如此喜歡改黨名,其中一個原因是,法國的右派/戴派並非有一套很明確的意識形態維繫著(如社會主義),只有一些價值觀,所以個人色彩很濃厚。法國戴派三代共主分別是戴高樂、希拉克和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戴高樂固然要建立新黨,但希拉克建立RPR,以及薩爾科齊把右派改稱「共和黨」,都隱含著「該黨是自己的」意味,把自己的想法植入右派。

另外,法國右派亦是一大堆不同派系的結合。不止戴派與其他非戴派,即使是戴派內,也可能包含了保守派、自由派、主權派、親歐派、基民派等等,所以,每一次改黨名,其實代表了這個右派大黨內包含的不同派系組成改變了,因此要改變名稱,以反映這個改變。最明顯就是UMP,這是要反映加入了UDF等中間派,而今次易名,亦是薩爾科齊想迎接回那些UDI人士重返泛右派家庭。

所以,右派政黨名字萬變不離其宗,一方面一定有「共和」、「法國」這類字眼,另一方面也很愛用「集合」和「聯盟」,因為這政黨確是不同派系的聚合。

當然,改黨名,還有一個更簡單的理由,就是要撇清原政黨的醜聞。UMP自2012年敗選後,經歷過貪污醜聞、高層內鬥等問題,作為「營銷」策略,薩爾科齊把一件產品改頭換面,重新包裝後再向選民推銷,情況跟韓國的政黨一樣。

延伸閱讀:總統制下,沒有第三勢力的空間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自由黨 Kickl 獲組閣權 奧地利二戰後首度極右組閣

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Alexander Van der Bellen)星期一宣佈, 委任自由黨(FPOe)領袖奇高(Herbet Kickl,文首截圖)組閣 ,是奧地利二戰後首度由一名極右人士領導組閣談判,甚至可能出現二戰後首名極右總理。

法國極右之父勒龐逝世享年96歲 女兒飛機上獲知死訊

法國極右之父、國民陣線(FN)創辦人 勒龐(Jean-Marie Le Pen)星期二中午逝世,享壽96歲 。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