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手提行李、相鄰劃行全收費 西班牙罰Ryanair等5廉航近1.8億歐元

西班牙消費者權益部星期五宣佈, 處罰Ryanair等5間廉航近1.8億歐元 ,指控他們壓榨乘客權益。

分手,再不是禁忌

歐洲政經本週十分混亂,趁有空一寫2011年11月3日這個可能變成歐洲歷史轉捩點的一天:由這天起,歐羅區成員國可能由17個變成16個。

簡單重溫本週至今發生的fact:
10月31日晚上,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George Papandreou)在國會發表很長的演說,尾段突然宣佈,將搞公投,以決定希臘人民是否接受10月27日歐羅區峰會所達成的新拯救希臘方案及由此而引發的削支措施;
11月2日凌晨,希臘內閣由1日晚上起開了10小時會議後,決定支持公投的建議;
11月2日下午,在法國康城(Cannes),法國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zkoy)和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會見帕潘德里歐,向他傳達3個訊息:1、希臘有權搞公投,但德法也有權不付鈔,希臘一日不服從「10.27」決定,便不會再收到任何貸款,包括原本到手的80億歐羅撥款(套用薩爾科齊的話:德國、法國納稅人連一歐仙都不會支付);2、套用默克爾的話,德法「希望既把希臘留在歐羅區,又穩定歐羅,但優先要做的是穩定歐羅,而非拯救希臘」--直接點說:希臘離開歐羅區,歐羅也不會倒下;3、公投只能問一個問題:希臘是否希望留在歐羅區?不能如帕潘德里歐之前所說,只問是否接受「10.27」方案;
11月2日深夜,帕潘德里歐應德法要求盡快搞公投,宣佈可以在12月4日進行;
11月3日凌晨,正當帕潘德里歐與財長維尼澤洛斯(Evangelos Venizelos)一同由康城返回希臘,財長辦公室突然發聲明,宣佈維尼澤洛斯反對有關希臘是否留在歐羅區的公投;
11月3日中午,由於愈來愈多希臘執政黨「泛希社運」(PASOK)議員及閣員公開反對公投,帕潘德里歐在雅典舉行緊急內閣會議,開了5小時會議,期間曾傳出帕潘德里歐會即時宣佈下台;
11月3日下午1時45分,歐洲央行在德國開會後宣佈,減息1/4厘,令原本以為不會減息的市場十分意外;
11月3日傍晚,帕潘德里歐發表聲明,表示「公投本身從來都不是目的」,亦即暗示打算撤回公投建議,並授權黨員與最大反對黨新民主黨協商兩黨共識,亦即兩黨一齊支持「10.27」決定及削支方案,並有可能合組團結政府。
之後應該會發生什麼?

11月4日,希臘國會已預定了進行政府信任表決,但由於公投問題已令PASOK再有議員退黨,因此該黨優勢只跌至1席(300席中擁有151席)。究竟信任表決會否如期進行?不知道。如期進行的話,會否有PASOK議員不投票支持?這個可能性很大。

理論上,應該發生的是:公投會取消;帕潘德里歐要下台,以為PASOK與新民主黨合組團結政府掃除障礙;團結政府只會是過渡政府,只處理「10.27」方案餘下事宜,便進行大選。

但,在希臘這個充滿神話的國度,什麼事也可以發生。

歐債危機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康城G20峰會。現在傳出,G20研究能否設防火牆,防止危機波及意大利和西班牙。且看峰會今晚結束時有沒有好消息。

未知之後發生什麼前,先寫3點。

1:歐羅區和歐盟將出現「退場」機制。在下疏懶,暫時無意重新看一次《里斯本條約》,但根據本人理據,歐盟和歐羅區都是沒有成員國退出機制(跟黑社會一樣!)。更重要的是,由歐共體至歐盟,大家一向的理念是「ever closer union」--只有愈來愈緊密,而且愈來愈成員,沒有想過有成員會退出。

目前不知道希臘最終會否(被迫/自願)退出,但從3日開始,多名歐洲官員公開提及「希臘退出歐羅區」一事,可見歐洲思想已徹底轉變。大概9月,當德國執政黨要員公開說希臘可以退出時,默克爾還公開訓斥他們亂說話,而且她多番強調「救希臘就是救歐羅」來說服國民支持出資救希臘,但現在連默克爾都把「救歐羅」和「救希臘」分開處理時,顯示出「退出」再非禁忌。

2:帕潘德里歐為何突然提出公投?大家有不同說法,不少人的想法是希臘想挾民意來賴債(跟去年有人批評五區公投是挾民意威迫中央一樣),但我覺得帕潘德里歐較多是為了國內政局原因,多於真的想「大」德國和法國。原因很簡單:如果他真的想爭取更佳的條款,他大可以在峰會前提出。

因此,我認為帕潘德里歐是要迫反對黨、甚至是迫人民「上船」。「10.27」方案,一定不受希臘人歡迎--不只是要大幅加稅減薪減福利這麼簡單,最辣的其實是方案將變相把希臘財政權交給歐洲管理至至少2020年,即希臘要被迫「殖民」10年;但大家都暗地知道,不執行是不可能。因此,帕潘德里歐或者認為,要政府甚至他一個人獨自承受所有責罵,並不公平,政治上亦不能持久下去,這個政治社會壓力煲始終爆炸,於是決定要把反對黨及全國人民一齊跟這個決定綑綁。

當然,希臘以公投威脅歐洲諸國,令人意外,更想不到的是,德國和法國竟然敢奉陪,用「閂水喉」及「趕希臘出歐羅區」來反將希臘一軍。事後孔明,前一、兩天說帕潘德里歐這一着是妙着的分析,錯得徹底,帕潘德里歐不單「賣國」,歷史上還要背負「魯莽」的惡名。

3:最後補充:為何我在上一個post認為,這個公投大有問題?

我不反對公投。正如前述,以及一些評論(包括德國傳媒),要承認巨額削支,如果沒有一定分量的mandate,很難執行,尤其是現在已是21世紀,很難再要求如上世紀末南韓及泰國般犧牲。

但問題是,公投應在峰會討論期間事先聲明。情形就跟默克爾一樣,由於德國法院9月裁定,任何涉及德國重大開支都要先獲國會授權,因此10月下旬的峰會出現「加時」的怪現象:在原定10月23日峰會前,未有方案,因此默克爾難以詢問國會意見,她要23日開了會,有了初步細節,回國問議員意見,獲支持後才可在峰會代表德國簽字同意。帕潘德里歐大可跟歐洲各國說明難況,用同樣方法處理。

現在他卻是先有方案、後問民意,而公投的選擇是如果拒絕方案,國家便立即破產,後果更糟糕。這叫有選擇嗎?這只是迫國民投票支持他的做法,只是卸責,而非真心尊重民意。

留言

  1. 多謝整理...比八點檔還精彩XD

    根據最新的新聞,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好像表示根據條約,如果要退出歐元區,大概就要退出歐盟的樣子...

    回覆刪除
  2. 找到了

    《歐盟條約》(TEU;不是《歐盟運作條約》)第50條列了成員國自願退出歐盟的條款

    而歐洲央行2009年一篇論文(PDF鏈結:http://www.ecb.int/pub/pdf/scplps/ecblwp10.pdf)寫了幾個情況:成員國自願同時離開歐盟及歐羅區、自願只離開歐羅區但不離開歐盟,以及歐盟主動踢走成員國。根據該論文的結論,法律上,不能只能離開歐羅區但不離開歐盟;而歐盟主動踢走成員國(無論是全部或只是離開歐羅區),法理上都是「近乎不可能」。

    但,當然,條約寫的是一回事,實際上當要「執行家法」時,德國、法國和歐盟總有方法做到。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施紀賢「拒絕譴責」香港47人案判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二在里約熱內盧出席G20峰會期間舉行記者會,被問及同日較早時香港法院就「47人案」作出裁決,對當中45人判囚4年2月至10年,他會否譴責這個裁決。 《金融時報》報導時,標題稱他「拒絕譴責」 。

波羅的海兩海底電纜損毀 疑遭中國貨船「伊鵬3」切斷

星期一先後傳出有兩條波羅的海海底電纜被切斷,綜合 芬蘭《晚報》(Iltalehti) 和 瑞典電視台 SVT 星期二報導,丹麥海岸防衛隊發現,在估計電纜切斷的時間,剛好中國貨船「伊鵬3」(Yi Peng 3)在兩條電纜遭破壞的位置附近都曾駛過,執法人員正調查今次是否中國貨船的破壞行為。

涉嫌強姦 挪威王儲繼子被捕

挪威警方星期二宣佈, 第三度拘捕王儲 Haakon 的27歲繼子 Marius Borg Høiby (文首照片),計劃加控他強姦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