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與馬奎斯遊卡塔赫納

早打算趁復活節假期整理一下南美洲的遊記,然後有系統地慢慢在這個網誌po出來(之前po過,但很混亂呢)。不過,不幸地在18日傳出哥倫比亞作家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的死訊,於是今天便先po一個跟他頗有關係的哥倫比亞城市--卡塔赫納(Cartagena)。
就算不多讀文學,都應該聽過《百年孤寂》(Cien años de soledad),這本小說被稱為至今唯一可跟《唐吉訶德》相比的西班牙語小說,替南美洲文學界打進世界,亦為魔幻現實主義打響名堂,儘管首創這種風格的絕非馬奎斯。

大概一週前已傳出馬奎斯病危入院的消息,但之後出了院,還以為他今次會沒事,想不到過幾天就傳來他的死訊。

其實馬奎斯已長居墨西哥,寫《百年孤寂》的時候也是在墨西哥城。另外,他在北部Aracataca出生,在國內主要住另一加勒比海沿岸大城市巴蘭基亞(Barranquilla),只在他21、22歲住過卡塔赫納,,不過,那正是他於大學讀法律、立定決心放棄做律師改為從文、以及在報章做實習記者的年頭,亦是他開始寫《百年孤寂》初稿的時期,對他日後作品有很大影響,因此在卡塔赫納看到他的作品的身影,被視為他大部份作品的靈感和風格的來源。

我去年11月遊卡塔赫納時,便參加了一條「馬奎斯旅遊路線」,租用語音導賞器,一面步行,一面聽解說,聽聽馬奎斯在這兒的經歷,有什麼作品是受這兒啟發。除了導賞器,應該也有一天或半天團,有導遊講解,當然較昂貴,但會較舒服--正午的加勒比海陽光是很猛烈的,烈日下一面逛,一面聽解說,頗累。

說回正題。馬奎斯1948年來到卡塔赫納,其實是逃難的,當時哥倫比亞內戰。他來到這時兒身無分文,第一晚要在玻利瓦廣場(Plaza de Bolivar)的長櫈睡了一晚,當晚還被警察拘捕,因為當時有宵禁。然而,警察還是好心請他吃一頓晚飯後才把他囚禁!
在 舊城區鐘樓外的一個女性雕像,便是馬奎斯與父親爭拗的場地,他說不想當律師,想做作家時,父親怒斥他日後「將會食紙」。而馬奎斯在報章El Universal實習時,該報當時所在的建築仍在。另外,馬奎斯確實在1990年買下了住宅,但那是私人物業,不是博物館,大家只可在外邊看: 

《百年孤寂》中,有一幕是吉卜賽人每年去到村中, 又玩音樂又介紹新奇物品,其實是源自市內的Plaza de la Aduana,當年商販在這個廣場擺賣,馬奎斯把這種市集情景放進《百年孤寂》。

但要數到與卡塔赫納有直接關係,一般公認有3部小說:《愛在瘟疫蔓延時》(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愛與群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和《迷宮中的將軍》(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愛在瘟疫蔓延時》其實是以馬奎斯的父母相愛過程為藍本,沒有寫明在哪兒發生,但場景描述明顯與卡塔赫納相符。

在此打岔:哥倫比亞各地區的景觀、地理和民風可以差很遠,卡塔赫納是加勒比海區,一般大家都說這兒跟加勒比海國家如古巴更相似,西班牙語口音較像加勒比海口音,跟首都波哥大的山區一帶是差很遠的。看《愛》時不要誤以為這就代表哥倫比亞。

如果不喜歡文學,其實卡塔赫納有更著名的旅遊景點:舊城區和沙灘。該市更因為這兩項東西而馳名,是哥倫比亞頭號旅遊景點。

舊城區是聯合國UNESCO的文化遺產。卡塔赫納建城於1533年,在殖民地年代,與古巴的夏灣拿(Havana)和波多黎各的聖胡安(San Juan)並列為加勒比海三大港口,當年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大陸西北部搶掠到的財富,一般都會經卡塔赫納港運回西班牙,這造就了此城的繁榮,亦因此有極具觀賞價值的西班牙殖民風格防衛建築群,因為要防海盜,並要防其他歐洲列強的侵略企圖。

要看堡壘,最好由舊城區乘的士約十分鐘,前往最宏偉的San Felipe de Barajas堡壘,其大炮位置經精心設計,各大炮環環相扣,互相掩護,要攻陷一個大炮位,必須同時摧毀全部大炮位。這個堡壘最特別的是其四通八達的地道,猶如迷宮,方便軍隊在堡壘內調動及撤退。

不過,無敵堡壘San Felipe de Barajas也有淪陷的一天。卡塔赫納在1811年11月11日宣布獨立,是拉丁美洲最先宣布獨立的一批地方,但亦因此成為西班牙鎮壓獨立運動時重點打擊對象之一,1815年圍城多月後,清楚San Felipe de Barajas結構的西班牙軍成功控制該市,卡塔赫納近乎全市人口戰死餓死,直至南美洲獨立運動打敗西軍,該市才光復。

至於沙灘,毋須多講,畢竟是加勒比沿岸城市,較著名的有「白灘」(La Playa Blanca),需要乘船約1至2小時出海,市內的有Boca Grande區(意譯為「大口」)。

去年已是第2次去卡塔赫納,幾年前去過那兒採訪一個國際經濟會議,主要是哥倫比亞要向外展示該國已擺脫游擊隊襲擊陰影。那時與其他國家的記者聊天時,有人便說,哥倫比亞政府選擇卡塔赫納作為會議舉辦地點,除了因為是旅遊點(國際商貿會議是很喜歡挑旅遊點的,方便前來參加的人順道旅遊放鬆,例如早前我要採訪一名在香港訪問的外國部長時,該國領事館的職員便說,當時有很多金融會議在香港舉行,主要是遷就七人欖球賽,因為反正他們中不少人都會來香港觀賽,倒不如就在那段時間辦國際會議),亦因為卡塔赫納安全--即使在游擊隊最高峰時期,卡塔赫納也從來沒有受影響,因為那兒一面是海,另一面是平地,游擊隊份子除了跳入加勒比海,便無處可逃,相對內陸有很多山區可以藏匿。

我在Facebook上載了更多照片,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留言

  1. 那個 San Felipe de Barajas 聽上去很吸引, 描述很像不少電子遊戲裡的迷宮場景, 好想去實地看看!

    好像不光是經貿會議,學術會議也是挑地方的,一般會在好玩的地方開,否則人氣不會太旺,哈哈。我老公博士博士後一共做了 8 年, 很宅的一個人,被導師差遣到全世界各地去開會,竟也跑了不少地方。 我自己東家每年也有內部培訓什麼的, 歐洲區的集中內訓一般都會在南歐的名城舉辦。只是課程排得十分緊,基本上沒有時間出去玩。

    倒數第二段, 著外似乎應為著名。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香港滿街普通話 西方金融家感疏離

《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未就虐待逾百少年事件跟進 坎特伯雷大主教下台

英國聖公會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 Justin Welby(附照片)星期二下午宣佈下台 ,為教會的性侵及虐打逾百名兒童醜聞負責。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