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俄羅斯的政壇大換班繼續進行,繼上週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率領內閣總辭,由稅務局長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接任總理後,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照片右三)今天(20日)宣佈另一重要官員調動,元老級官員、總檢察長柴卡(Yuri Chaika,照片左三;照片為克宮去年3月發放的照片)免職,另有任用,空缺由國家偵查委員會副主席卡拉斯諾夫(Igor Krasnov)接替。新任需要國會核准。
今年將屆69歲的柴卡明春就會到達官員一般退休年齡70歲,他短期內無論如何都會退下,但在梅德韋杰夫辭職後不久被撤換,仍然令人側目,明顯是俄官場全面人事佈局的一部份,為「後2024」(普京本屆總統任期結束)作準備。
另外,總檢察長一職本身,以及柴卡本人的資歷,都十分重要深厚,柴卡不是普通官員。他早在普京1999年擔任總理時已出任司法部長,在普京升任總統時留任原職,一直至2006年轉任總檢察長,並擔任此職至今。
我在2017年介紹過「俄式黑材料」,俄羅斯史上最著名的黑材料事件,柴卡就被視為有份策劃,1999年柴卡是副檢察長,其上司被指裸體與兩女上床,影片流出,柴卡有份在事件中踩自己上司一腳。最終其上司下台,而支持把當時的總檢察長拉下馬的人當中,就包括借此事擢升為總理的普京,可見柴卡是普京的長期親信。
對於西方來說,柴卡主要涉及兩件事而知名。一為美國《馬格尼茨基法》(The Magnitsky Act),當美國國會討論制訂法案,制裁要為核數師Sergei Magnitsky死在獄中一事而負責的俄國官員時,俄國游說美國議員不通過這條法案的機構,主要是柴卡領導的檢察機關。另一事件川普通俄門,川普一些親信及競選辦高層會見的俄羅斯高官中,包括了柴卡,他被指為代表俄國政府干擾美國大選的俄官之一,而柴卡負責的也是游說川普政府一旦上台,可以廢除《馬法》。
另外,柴卡在國內以捲入貪污醜聞及打壓反對派而著名。反對派領袖納凡尼(Alexei Navalny)曾披露文件,指控柴卡的家人貪污斂財;而相對地,柴卡也不斷檢控反對派領袖。
至於接任的卡拉斯諾夫,他任職的國家偵查委員會,類似美國的FBI,而他負責的案件主要是反對派領袖及記者的暗殺案,以及一些貪腐大案。他獲讚為辦案能幹,查案時不會滲入政治傾向。
此時換上卡拉斯諾夫,是否代表俄羅斯政府的政策有變、例如對反對派更弦易轍?暫時而言,只能說不要想太多(包括俄羅斯不是有政變、政權瀕臨崩潰——我不明白為什麼上週內閣總辭,會有人猜測是俄國政府垮台的先兆,畢竟修憲議題在俄羅斯已討論了起碼超過半年)。
跟之前換閣揆一樣,目前只能確定大方向是:1、要為2024年後的權力及人事分佈作部署,2、要為普京卸任後如何確保他在沒有總統一職下繼續保住影響力作部署,3、要為普京一旦過身或重病下,如何交接權力作部署,以及4、短期內要盡快提升政府民望,以處理修憲工作,以及迎戰最遲明年秋季要舉行的杜馬選舉。不過,這些部署意味俄羅斯政策有什麼轉變,甚至整體「後2024」班子有什麼人這個較簡單的問題,基本上全部俄羅斯政治觀察家都正在觀察中,沒有人能回答到。
之前文章:
「後普京年代」部署工作啟動
稅務局長接任總理 普京仍然留有一手
今年將屆69歲的柴卡明春就會到達官員一般退休年齡70歲,他短期內無論如何都會退下,但在梅德韋杰夫辭職後不久被撤換,仍然令人側目,明顯是俄官場全面人事佈局的一部份,為「後2024」(普京本屆總統任期結束)作準備。
另外,總檢察長一職本身,以及柴卡本人的資歷,都十分重要深厚,柴卡不是普通官員。他早在普京1999年擔任總理時已出任司法部長,在普京升任總統時留任原職,一直至2006年轉任總檢察長,並擔任此職至今。
我在2017年介紹過「俄式黑材料」,俄羅斯史上最著名的黑材料事件,柴卡就被視為有份策劃,1999年柴卡是副檢察長,其上司被指裸體與兩女上床,影片流出,柴卡有份在事件中踩自己上司一腳。最終其上司下台,而支持把當時的總檢察長拉下馬的人當中,就包括借此事擢升為總理的普京,可見柴卡是普京的長期親信。
對於西方來說,柴卡主要涉及兩件事而知名。一為美國《馬格尼茨基法》(The Magnitsky Act),當美國國會討論制訂法案,制裁要為核數師Sergei Magnitsky死在獄中一事而負責的俄國官員時,俄國游說美國議員不通過這條法案的機構,主要是柴卡領導的檢察機關。另一事件川普通俄門,川普一些親信及競選辦高層會見的俄羅斯高官中,包括了柴卡,他被指為代表俄國政府干擾美國大選的俄官之一,而柴卡負責的也是游說川普政府一旦上台,可以廢除《馬法》。
另外,柴卡在國內以捲入貪污醜聞及打壓反對派而著名。反對派領袖納凡尼(Alexei Navalny)曾披露文件,指控柴卡的家人貪污斂財;而相對地,柴卡也不斷檢控反對派領袖。
至於接任的卡拉斯諾夫,他任職的國家偵查委員會,類似美國的FBI,而他負責的案件主要是反對派領袖及記者的暗殺案,以及一些貪腐大案。他獲讚為辦案能幹,查案時不會滲入政治傾向。
此時換上卡拉斯諾夫,是否代表俄羅斯政府的政策有變、例如對反對派更弦易轍?暫時而言,只能說不要想太多(包括俄羅斯不是有政變、政權瀕臨崩潰——我不明白為什麼上週內閣總辭,會有人猜測是俄國政府垮台的先兆,畢竟修憲議題在俄羅斯已討論了起碼超過半年)。
跟之前換閣揆一樣,目前只能確定大方向是:1、要為2024年後的權力及人事分佈作部署,2、要為普京卸任後如何確保他在沒有總統一職下繼續保住影響力作部署,3、要為普京一旦過身或重病下,如何交接權力作部署,以及4、短期內要盡快提升政府民望,以處理修憲工作,以及迎戰最遲明年秋季要舉行的杜馬選舉。不過,這些部署意味俄羅斯政策有什麼轉變,甚至整體「後2024」班子有什麼人這個較簡單的問題,基本上全部俄羅斯政治觀察家都正在觀察中,沒有人能回答到。
之前文章:
「後普京年代」部署工作啟動
稅務局長接任總理 普京仍然留有一手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