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法國議員不滿中國使館「虛構」指控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星期日(12日)在網站發表一篇由匿名中國外交官所寫的「把顛倒的事實再顛倒過來—一名中國駐法使館外交官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觀察」文章,引起法國一些人士不滿,一些參議員昨天(15日)在外交事務委員會中,質詢外長勒德里昂(Jean-Yves Le Drian),為何這篇文章仍然在大使館網站,未有刪除,並要求他交代星期二召見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時,向對方說了什麼。


法國政界最不滿的有兩點。

那篇文章提到「由80多位法國議員聯署聲明支持的台灣當局甚至用“黑鬼”字眼來攻擊譚德塞。不知這80多名法國議員作何感想?」,但該篇聯署只提及支持台灣參與世衛,沒有提及譚德塞,亦沒有提及「黑鬼」問題;另外,台灣當局一直否認對譚德塞作任何歧視或人身攻擊言論。

另一個爭議是,文章批評西方國家防疫工作錯漏百出,當中提到「養老院護理人員擅離職守,集體逃離,導致老人成批餓死、病死」。這一句的前面是寫了西方國家,沒有點名提到是哪些國家,但在法語版,用了法國社會對養老院的縮寫EHPADs(可點擊放大):

因此此句只能理解為對法國的批評。法國護老院的確出現大批老人染病死亡的情況,法國社會也有人提出護老院防疫工作是否做得不足,但就絕無出現「護理人員擅離職守,集體逃離」的情況。

以法中多年關係的歷史,法國傳召中國大使,做法極為罕見,顯見事態嚴重。

不過,若說事件造成「法中關係緊張」,也只是法國民間及非官員政客的感受而已,法國政府本身跟中國關係並不緊張,也不想緊張。

文章星期日公開,但勒德里昂要在政界及輿論星期一不斷發酵、反彈下,到星期二才傳召盧沙野,以平息國內不滿,而他昨天在參議院回答質詢時,也顧左右而言他,只引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同日較早時的言論,趙稱這只是一場誤會,勒德里昂說趙立堅的表態已為事件劃上句號。

不計匈牙利等這些親俄親中國家的話,法國是歐洲/西方國家中,最親中的一個,而且有悠久法中友好的歷史。看看去年香港大示威時,法國是西方國家最少公開出聲的一個,就可想而知。而且,法國正向中國購買大量口罩等醫療物資,此時跟中國全面鬧翻,法國擔心會影響抗疫。

相關報導:
Outraged French lawmakers demand answers on 'fake' Chinese embassy accusations
忍無可忍? 法國當局為什麼召見中國駐法大使
法國外長召見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 指中國使館相關疫情言詞違背兩國合作精神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習近平出訪前 ICC通緝普京

中國宣佈習近平下週一訪問俄羅斯 ,將會晤俄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後, 總部位於海牙的國際刑事法庭(ICC)在這個宣佈後數小時表示,通緝普京,指控他要為大批烏克蘭兒童被強制移送至俄羅斯一事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