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瘟疫過後 德國人對美印象變差


由美國Pew及德國Körber-Stiftung聯合在4月初進行的民調發現,武肺疫情令德國人對美國的印象進一步轉差,如果要在對美和對中關係之間選擇哪個更重要,兩個選擇在德國人所佔的比例已相若,覺得德美關係更重要的比例,由2019年9月同類調查的50%大降至37%,選擇中國的由24%升至36%。(圖片來自Pew)

被問到瘟疫令他們對美國的印象有何改變時,更高達73%德國人稱轉差,只有5%稱轉好。

德國人對美國進一步變差,並不奇怪,美國期間有更多單方面舉動,進一步令德國人不滿,包括單方面宣佈向歐洲多國實施入境管制。另外,盛傳美國想買下德國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以及有消息指美國有人中途截取原本運往德國的口罩,高價搶購,都令德國人對美國反感(後一個消息,則後來被美國否認了)。

川普2017年上任以來,德美兩國的分歧越來越大。根據Pew就這個調查的聲明,兩國對全球化、全球合作有很明顯的分別,德國人傾向視全球化為好事物,希望疫後有更多全球合作,美國人則只是意見參半,未至於一面倒反對全球化,但認同全球化、國際合作的比例遠不及德國高。可見德美分歧開始出現基本、結構性因素,不純粹川普一個人的作風。

德美逐漸貌合神離,「中國將成大贏家」?未必。

根據Körber-Stiftung發佈這個調查的報告,內裏提及,高達71%德國人認為,如果中國就病毒資訊更具透明度,應可減低疫情的嚴重性;對中國的印象方面,36%德國人稱轉差,25%說轉好,未至於美國惡劣,但也不算好,而稱對歐盟印象轉差的德國佔38%,33%說改善了;至於中國與歐盟及歐盟國家,兩者哪一分更有助解決歐洲瘟疫,只有11%德國回答中國,76%說是歐盟和成員國,可見德國人對中國印象轉差的幅度不如美國而已。

另外,高達85%德國說,支持5G等重要基建的零部件及貨物,要在德國生產,即使成本較高也沒問題。這對中國也不是個好消息。

調查亦問及「冠狀債券」問題,59%德國人反對。看來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回國推銷那個5000億歐元復興基金,難度不低。

最後,同場加映:Pew在5月12日發表了一項調查,涉及臺灣人就對中及對美關係,以及身份認同的看法。(找回Pew有關德美關係的調查順道看到,那就不要浪費,一同分享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倫敦警隊屢出罪犯 報告促改革否則解散

英國政府就倫敦都會警察廳(Met Police)近年屢出罪犯的問題進行獨立調查,調查報告週二發表,報告呼籲倫敦警察廳盡快內部整頓,就過往犯錯道歉,如果再不改革,重拾市民對倫敦警察的信心,報告建議解散警隊,把倫敦警察廳改組成幾個機關。

貛挖地底隧道 荷兩火車線暫停

荷蘭不足一週內有2條火車路線需要暫停行駛,理由是在路軌下發現有貛挖了地道 ,擔心路軌下陷,火車公司要移除這些貛後才能恢復火車服務。

黑山:Terra Luna創辦人權渡衡被捕

巴爾幹國家黑山(Montenegro)的內政部長 Filip Adzic 週四 在Twitter宣佈 ,加密貨幣 Terra Luna 和TerraUSD 去年倒下而被多國通緝的 Terraform Labs 創辦人 權渡衡(Do Kwon,文首照片)相信已在黑山首都 Podgorica 的機場被捕 ,黑山拘捕他的理由是懷疑使用假證件,當局正核實他的身份。

岸田戰後首訪烏 追加5億美元援助

【文章上載於烏克蘭時間上午9時14分,更新於晚上10時30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之際 ,亞洲另一大國日本的首相岸田文雄週一完成訪問印度之旅後,轉往歐洲,前赴基輔,是烏克蘭戰爭爆發一年多後,他首次訪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