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軍費未來6年增750億鎊 辛偉誠:軍火業「戰時狀態」模式生產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星期二訪問波蘭期間宣佈 ,未來6年軍費增加750億英鎊(7314億港元),務求在2030年前國防開支相當於GDP 2.5%,並警告全歐洲處於轉捩點,來自俄羅斯、伊朗和中國的威脅日益嚴重。

出入境解禁第一步:旅遊氣泡

隨著歐洲疫情開始緩和下來,歐洲開始著手處理重啟經濟活動的問題,當中較逼切的是旅遊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地圖藍、紅、黃的國家;地圖來自維基百科)上星期五(15日)開始三國之間的「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這是歐洲對出入境解禁的第一步。

重啟旅遊業,分開兩部份,一是國內旅遊,一是外國訪客。就算是國內旅客,要恢復這一方面的旅遊業,都要先解禁跨區禁足令(即「如無必要理由不得跨區移動」的措施),以及讓相關業界重新營業,相關業界包括酒店、旅行團,以至餐飲食肆甚至大部份商店,而這些行業是最多陌生人混雜、容易互相傳染之餘又很難追蹤的生意,因此會放在最後才解禁。可見,即使恢復國內旅遊,其實都不容易。

困難還困難,但都要盡快恢復。正如在西班牙宣佈抗疫「退場」路線圖時,我已寫過,西班牙不強調開始解禁的日子,但很著要在最遲6月底完成解禁,因為他們要趕在夏天前讓旅遊業回復運作。對歐洲、特別是南歐來說,夏天是全年旅遊最旺的季節,如果整個夏天,連少許生意都做不到,維持今年春天的狀況的話,那就跟2020旅遊業生意歸零沒分別,就算秋天重開也已沒意思。

所以,現在便開始出現沙灘中的人要保持距離、要預約才能進入沙灘,或是餐廳的餐桌之間設有膠板等的做法或構思。

至於外國訪客方面,關鍵在於如何、何時、甚至能否重開邊境,包括放寬全部外國前來的人士強制隔離14天的措施。在這方面,大概一個月前歐洲已開始討論「旅遊氣泡」或是「旅遊走廊」的做法。

所謂「旅遊氣泡」,就是波羅的海三國現時的做法,三國互相准許對方的國民入境,前提是他們在之前一定時間內沒去過三國以外的地方、沒有受感染、以及沒有接觸過染了武肺的病人,三國將自己包圍在一個氣泡之中,或是猶如在三國之間設立一條走廊、通道。另一個可能出現的「旅遊氣泡」模式是包機,例如想去希臘旅行的英國遊客,全部乘坐同一飛機前往,然後乘搭同一飛機回國,目的是就算當中有人染了病,也容易追蹤,並把影響的人士的數目減至最低。

換言之,就是把原本的神根區(Schengen Area)化成多個「小神根區」,至少先讓神根區內有邊境重新開放,然後再逐步把這些「小神根區」連在一起,到最後就是整個神根區取消封關,恢復跟第三方地區的正常出入境。

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北方的愛沙尼亞,已放寬了隔海相望的芬蘭的入境措施,最南方的立陶宛則放寬波蘭的入境,芬波兩國可能會稍後加入波羅的海「氣泡」。

中歐都開始出現自己的「氣泡」。捷克和斯洛伐克各自會最先開放對方的邊境,而此前兩國已在討論,可能會跟克羅地亞合作開放邊境;另外,德國、奧地利、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已決定6月15日開始互相放寬邊境限制,而奧地利希望同日都可以開放跟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邊境;至於Iberia半島,瘟疫之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是透過協調限制出入境來控制人口流動,沒有正式封關,現在他們也會協調增加出入境的批准來增加對方前來旅遊的國民。

正如斯洛伐克總理 Igor Matovic 上星期形容,率先開放跟捷克的邊境,「猶如重建捷克斯洛伐克」,上述的邊境開放,不是純粹先開放鄰近地區這個地理因素這麼簡單,當中反映了該國(認為)跟哪國關係較密切?哪國對自己的經濟較重要?開放邊境,除了遊客,更多出入境的人士會是跨國工作、生活的人士,所以先開放哪些邊境,一大考慮因素是跟該國的關係,包括經濟和人文來往。

其他歐洲「旅遊氣泡」也有類似的「歷史痕跡」。波羅的海三國在爭取脫離蘇聯時已團結起來,中歐的「氣泡」就有點奧匈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影子。

除了經貿,另一重要考慮因素始終涉及最實際的問題:疫情嚴重程度。很明顯,如果兩個鄰國A國和B國,一個仍然有大量新增個案,另一個已經接近零,這兩個國家就算地理上接近、經貿關係密切,都不可能組成「氣泡」。而即使A國和B國疫情都已緩和下來,但防疫措施要求不同,當中一個嫌另一個太寬鬆,都不能組成「氣泡」。

意大利就是一例,他們星期五晚(15日)宣佈,6月3日起取消出入境的限制。但這嚇了瑞士和奧地利一跳,因為意大利單方面作出這項公佈,而且意大利現時新增個案數字已回落,但瑞奧兩國很合理地會覺得,由意入境的人士仍是高危。當然,歷史也是一個因素,儘管意大利北部跟瑞奧兩國的邊境有頻繁人員出入,但意大利和瑞奧在歷史上是兩個不同的文化區域,瑞奧不會覺得有迫切需要恢復跟意大利的連繫。

從上述的例子來看,香港的「旅遊氣泡」將會有很大爭議:從地理角度、以至疫前的人員來往情況,香港第一個開放邊境的一定是大灣區,未來幾個月的遊客來源將主要是大灣區,但從防疫角度來看,在香港跟大陸關係十分惡劣下,香港人是否能信任大灣區的防疫措施?包括開放大灣區不會等同開放給全個大陸?另外,雖然已組成「氣泡」的澳洲和紐西蘭,正研究下一步把「氣泡」擴充至香港和臺灣,但香港會否在「組成氣泡」方面,會否先大陸、後外國呢?這一點已足以引起很多爭議。

之前文章: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辛偉誠建議收緊失業福利 取消GP簽病假紙權力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 星期五表示 ,如果保守黨勝出下屆大選,政府將會取消普通科醫生(GP)簽署病假紙(sick note)的權力,揚言要改變英國的「病假紙文化」,並收緊失業福利,鼓勵更多人就業。

德文差英文差唔見影 郭健早被質疑行跡可疑

就德國AfD(另一選項黨)今年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名單首位者(Spitzenkandidat)Maximilian Krah 的議員助理 郭健今天(23日)被指控替中國當間諜 ,不只德國傳媒,連英文媒體去年4月也有文章提及,議事廳內早有耳言,覺得郭健很可疑。

援烏撥款綑綁TikTok法案 美眾院迫參院盡快通過 最快下週生效

美國眾議院議長莊臣(Mike Johnson)星期三晚公佈了軍援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撥款法案,當中還加插了「TikTok剝離」法案,全部措施一同表決,顯示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借烏克蘭軍援問題,迫控制參議院的民主黨人盡快通過「TikTok法案」,最快可以下週完成整個立法程序。

德國3公民被捕 涉替中國獲軍事技術

德國聯邦檢察署星期一(22日)上午宣佈 ,拘捕了兩男一女共3名德國公民,他們涉嫌替中國政府當間諜,協助中國從德國的大學取得重要軍事技術。

英起訴2男子 涉向中國洩密 一為反中議員小組研究員

英國去年3月拘捕2名男子,調查他們涉嫌替中國做間諜,滲透英國國會。事隔超過1年, 英國當局星期一宣佈起訴二人 違返1911年《官方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並正式開名,表示被告是去年已開名的國會前議員助理Christopher Cash(29歲),以及32歲的Christopher B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