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德國、法國和瑞士的國營火車公司昨天(8日)宣佈,會由明年年底起,推出4條新的通宵臥鋪火車線,連接13個大城市,希望可以復興曾經甚受歡迎的臥鋪火車。
文首圖片來自德國火車DB,可點擊放大。明年12月,會新增兩條火車線,包括蘇黎世—科隆—阿姆斯特丹,以及維也納—慕尼黑—巴黎,2022年12月會增加蘇黎世—米蘭—羅馬,2023年12月會增加柏林—巴黎/布魯塞爾,2024年12月有蘇黎世—巴塞隆拿。
這4條火車線之前已經宣佈過很多次,昨天只是4間火車公司簽署備忘錄,正式落實。
歐洲的臥鋪列車有大概一個半世紀,19世紀下旬出現,在二戰後,六、七十年代是興盛期,但到八十年代起就開始衰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火車速度提高了,一些城際火車的行駛時間縮短到完全毋須一個通宵,這些路線的臥鋪列車取消;二、廉航崛起,特別是短途飛機,打擊了長途火車。
通宵或長途火車,在西歐原本逐漸沒落(但當然,仍有不少通宵火車路線的),目前中東歐前共產國家仍有較多通宵臥鋪列車服務。
另一個仍有不少臥鋪火車服務的國家是北歐的瑞典,這個國家不只有「氣候社運少女」Greta Thunberg,全國整體對航空帶來污染的意識都較高,瑞典語有一個字名為「航空羞恥」(Flygskam),瑞典人都開始傾向乘坐長途火車多於飛機。
這亦是今次臥鋪列車線受關注的原因,推廣火車已成為歐盟及不少歐洲國家用來對抗氣候變化的手段之一。在這次宣佈中,四國官員也有出席,文首的宣傳圖片除了4間火車公司的標誌,還加了德國2020歐盟輪任主席國家的標誌,官員也要沾光。
雖然說4間火車公司一同宣佈,但這些路線主要是由奧地利的OeBB營運。瑞士的SBB和德國的DB已分別在2009年和2016年完全結束通宵火車服務,部份涉及自己國家的跨國通宵線賣了給OeBB,而OeBB過去幾年花不少精力發展這些火車線,也搞得有聲有色。
BBC今年10月發表過長文,探討歐洲通宵火車的前景。這是大疫症爆發了之後的環境。一方面,封城抗疫,人們出行少了,對火車也有打擊,但火車所受影響已少於飛機,而且在不同火車服務中,主要是日間的通勤和城際火車受影響,通宵火車不算受很大拖累。
文章指出,疫症反而有利通宵/長途火車進一步發展,理由包括:一、衛生危機同時令大家更關注環保;二、疫情令大家減少長途旅行,改為短途旅行,火車在這方面較飛機更有優勢。
還有一個原因,是否合理,就見仁見智:根據調查,不少人覺得在火車感染到病毒的機會,較乘搭飛機低,因為機艙環境更為密封、飛機的座位更密,以及乘搭飛機時,由機場開始計起,接觸到的人較乘搭火車為多。
雖然說到火車/通宵火車前景很好,但要記住,通宵火車的規模仍是很小。通宵火車服務的人次每年幾百萬,而歐洲內的航空乘客上億計(疫情前),而這次4條通宵火車線只需要約20架列車,但德國全國的日間火車服務涉及幾百架列車。
之前相關文章:荷->英高鐵線4月(終於)通車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