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文章上載於峇里時間15日下午4時44分,更新於下午9時48分】
辛偉誠(Rishi
Sunak)週二出席G20峰會期間,首度以英國首相身份評論對中政策,但訊息混淆。有報導(例如《金融時報》較早時報導)側重較強硬的一句,指辛偉誠稱中國為「威脅」,但亦有報導(例如Politico歐洲版)側重較溫和的一句,指他稱中國為「系統挑戰」,認為他較上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降溫,無意把中國定性為「威脅」。
辛偉誠乘搭專機前往印尼峇里期間,接受隨團記者訪問,有人問到,在卓慧思臨下台前曾傳出,她有意修改英國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度把中國定性為英國的「威脅」(threat),改變去年的說法「系統競爭者」(systemic competitor),那麼辛偉誠會否繼續修改中國定性的工作。
他這樣回答:「我對中國的看法十分直接。我認為中國明顯對我們的價值觀和利益構成系統威脅(systemic threat)——嗯...系統挑戰(systemic challenge),中國毫無疑問對我們的經濟安全構成最大的國家威脅(the biggest state-based threat)...這就是我對中國的看法。」
辛偉誠接着說,英國政府需要有權力保護國家免受這些威脅,例如訂立《國家安全投資法》。但他同時指出,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部份,若要解決氣候變化、公共衛生、俄烏戰爭等全球挑戰,不能不跟中國對話。
當有記者追問究竟英國會否把中國定性為「威脅」,辛偉誠回覆說英國會跟盟友的對中政策高度協調,英國跟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說法大致接近。
《金融時報》最初上載報導時,編輯以「威脅」為題,較早時放在Twitter時的截圖仍看到這條標題(如下),但稍後再點擊入去,標題已改為「軟化對中立場」(Rishi Sunak softens UK stance towards China):
卓慧思6月擔任外相時曾稱,英國應考慮盡快向台灣供應防禦武器。辛偉誠被問及是否繼續這個政策時,不置可否,只稱會在更新國安戰略報告時一併考慮。
這個說法,令《金融時報》報導「辛偉誠不否認英國可能對台售武」,Politico則稱「辛偉誠拒絕表示英國應對台售武」。
英國是否正式把中國定性為「威脅」,十分重要。如果稱中國為「威脅」,中國在英國眼中便跟俄羅斯同級,英中各方面的交流無可避免進一步降級。
同日Patreon文章<拜習峰會的作用:「清喉嚨」>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