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工人黨棄攻馬林百列 副總理顏金勇調區戰榜鵝 王瑞杰退休不角逐連任

新加坡5月3日國會大選的候選人提名 已在星期三上午結束 ,工人黨(WP)意外地沒有在上屆成績不俗的5人集選區「馬林百列—布萊德嶺」(Marine Parade-Braddell Heights)派人參選,執政人民行動黨(PAP)已有5人自動當選,這是李光耀逝世後PAP首次有選區毋須面對反對派挑戰。

不自覺的種族歧視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逝世,全球都大肆報導,但荷蘭報章《電訊報》(De Telegraaf)卻出事,其網站報導荷蘭各界反應時,寫道「曼德拉的過身剛好在聖尼古拉夜(及黑人Piet)當天」(上圖紅色線部份),被批評是歧視黑人,對一生致力打破種族隔離的曼德拉是極大諷刺。《電訊報》在報導上載30分鐘後便立即撤回,並作出道歉。

其實黑人Piet、以至「白人扮黑人」是否種族歧視,近幾週在荷蘭和歐洲都有不少討論。跟南非的種族隔離或美國60年代前歧視黑人的情況不同,歐洲這種是「不自覺的歧視」。說刻意打壓某一族群嗎?似乎有點誇張。但這完全不是歧視?或不是某種定型?又似乎不對。

香港人覺得派聖誕禮物的是聖誕老人,但荷蘭人認為是聖尼古拉派禮物,他11月中左右來到荷蘭,12月5日派禮物。(題外話:哥倫比亞人認為是耶穌派聖誕禮物--剛出生就派禮物,辛苦耶穌了。而西班牙人認為是東方三博士派禮物,派禮物的日子是他們向耶穌獻上黃金、乳香和沒藥的1月6日——這個好像較合理。)

聖尼古拉有一個助手,就是黑人Piet了,這說法自17世紀以來便存在。為什麼是黑人呢?估計是因為當時不少荷蘭中上階層家庭都有一個黑人家僕(或奴隸),所以認為助手一定是黑人。現在荷蘭的派聖誕禮物活動,都會有個由塗黑面的白人扮黑人Piet出現,如下圖(路透社圖片):

荷蘭人不會覺得這是有惡意,情形就像香港人認為(在港)菲律賓人就是菲傭一樣,這種想法不一定有惡意,而香港法例對待外傭亦遠不能跟種族隔離相比(儘管我認為外傭不能享有每小時30港元最低工資及列明住滿7年都不能申請永久居留權是歧視),但有了這種定型,這群體的人士便受到不一樣的待遇。路透社文章Dutch self-image shaken by “Black Pete” debate便提及,不少在位於海牙的國際法庭工作的非裔法官私下說,他們跟當地人說在國際法庭工作時,便會被問是否在那兒當清潔--情況一如多年前香港一個時事節目(不記得是《星期X檔案》還是《鏗鏘集》),一個菲裔大學教授說,當她開門時,訪客要求她的「主人」來應門。

當然,更不要忘記,荷蘭曾經有個殖民地叫蘇里南(Suriname),在南美洲,荷蘭有不少蘇里南的移民。

黑人Piet更大的問題是「白人扮黑人」。時裝雜誌Elle的法國分部一名編輯上月在自己的Instragram戶口上傳一張自己塗黑臉及戴上典型黑人鬈髮的假髮的樣子(下圖),立即受到批評,該編輯被逼道歉。

華文區人士,或歐洲人不會覺得「白人扮黑人」是種族歧視--或至少「不一定」是。不過,在美國,這是高度歧視,是碰不得的禁忌,因為美國在19世紀流行名為Minstrel show的娛樂,表演者全是白人,扮成黑人,而內容都是把黑人高度定型,不少是負面。

Elle的事件顯示,目前越來越全球化下,在一國一地沒有問題的事情,在其他地方可能是極冒犯性,產生問題,那位Elle編輯以為自己的Instragram主要面向法國受眾,但其實是向全球公開。

除了網絡上的全球化,一些國家的人口亦全球化/多種族化。荷蘭上幾代的移民(及其後代)仍會逆來順受,但新一代黑人都是在荷蘭出生長大,跟其父母以至祖先的家鄉已沒有什麼關係,很難再要他們忍受黑人Piet。

不過,這又輪到一些白人(或本土派?)不滿,認為這是沒有惡意,有沒有需要什麼都政治正確?荷蘭便有不少傳媒為黑人Piet的傳統辯護(詳見上面路透社文章)。

延伸閱讀:
France24:Blackface scandal strikes, and bewilders, France
英國衛報:Black Pete: Dutch relic of Christmas past prompts racism row

留言

  1. 我覺得就像現在的香港人平常說阿差,鬼佬,大部分情況都不是歧視,
    但如果對方聽後,認為有問題,
    講句 " 唔好叫我阿差/ 鬼佬"
    我們都會停用和對他道歉,
    而不是辯護我們沒有歧視

    回覆刪除
  2. sigh...people who are racist are completely oblivious of their wrongdoing...

    http://www.scmp.com/news/china-insider/article/1362109/dutch-musicians-racist-comments-against-chinese-go-viral-draw-ire?page=all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裁定 「女性」按生理性別定義

英國 最高法院星期三宣佈 ,5名法官一致裁定,英國法例中的「女性」、「男性」和「性別」(sex)按生理性別來定義,即使已獲官方文件認可,跨性別女性也不能被視作「女性」。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