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5年,美國元旦接連發生2宗疑似襲擊事件,新奧爾良一名支持達伊沙(Daesh,又稱IS)的人士駕駛輕型貨車撞向慶祝新年的人群,造成至少15人死亡,拉斯維加斯的川普酒店外則有一輛Tesla Cybertruck 爆炸,車內一人死亡。 有關 賭城爆炸 :事發在當天上午8時40分左右,警方接報,有一輛汽車在川普酒店外起火,調查後發現是一輛輕型商用車 Cybertruck【上面照片】,起火原因是司機引爆車內的煙花、汽油箱和露營用燃料。 FBI 正調查事件是否恐怖主義行為,汽車是在科羅拉多州租賃,然後至少爆炸前一個多小時駛到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川普酒店外,之後一個多小時在附近行駛,最後停泊在酒店外和爆炸。 FBI暫時認為沒有其他同黨,事件對公眾不構成進一步威脅。 事件造成司機死亡,另外有7人受傷,傷者情況不算嚴重。 執法部門稱,會調查川普酒店爆炸跟新奧爾良事件是否有關連,但暫時未發現兩件事件有關係。 兩者唯一關連是涉事汽車都是從公司 Turo 租賃,但這一點關連應該純屬巧合。 警方已知道租車人士的身份,但由於仍在確認死亡司機的身份,所以暫時不公佈這個人的身份。 拉斯維加斯警方公佈案情時又感謝馬斯克,表示 Tesla 提供很多資料,有助調查案件。 至於 新奧爾良事件 ,事發在「法國區」的波旁街(Bourbon Street),在清晨3時過後發生,當局初步把事件界定為恐怖襲擊,至少15人死亡,35人受傷【下面照片】。 撞人的司機下車向途人開槍期間,當場遭警察擊斃,他是42歲退役軍人 Shamsud-Din Jabbar,是生於美國、來自德州的美國公民,當局在汽車內還找到爆炸品。 由於新奧爾良原定周三稍後舉行大學美式足球比賽,所以現場設置大量路障,並有很多警察維持秩序,但警方說,Jabbar 明顯不惜一切要撞死很多人,見到路障都照衝過去。 那場比賽已順延至周四才舉行。 警方在車內發展一面達伊沙的旗幟。 調查人員透露,Jabbar 在大除夕晚駕車由德州前往路易斯安那州期間拍攝影片 ,他在影片中談及自己離婚,以及想殺人,又說原本想召集家人,計劃殺死家人來「慶祝」,但後來改變主意,決定加入達伊沙,並提及為何他想加入這個恐怖組織。 根據公開文件,Jabbar 在2007至2015年期間當兵,主要從事軍隊IT工作,當中有一年派駐阿富汗,2015年轉為後備軍,2020年完全離開軍隊。不...
(智利與秘魯最新的海洋邊界;圖片來自智利報章El Mercurio;請點擊放大)
網主人在智利北部,快將北上往秘魯旅遊,這一、兩天智利電視新聞大部份時間都在報導海牙國際法庭在香港時間28日黃昏宣佈的裁決:秘魯與智利的海洋邊界需要重劃,秘魯可新增約4.8萬平方公里的領海。
先解說上面的地圖:過去逾一個世紀,智利與秘魯的領海分界一直是以兩國在太平洋沿岸的陸地分界為起點,然後向西伸延200浬,大概與南緯18.2度左右重疊。不過,兩國陸地邊界是由東北向西南,而秘魯的太平洋海岸是由東南向西北,所以秘魯認為兩國海界應由陸地邊界向西南伸延,以便秘魯可盡量享有沿岸向海伸延200浬為領海的權利。
最終國際法庭的裁決是中間落墨:首80浬,繼續向西伸延,但由該點起轉為向西南伸延,即上圖中紅色粗線。上圖中,向左斜線海域中,黃色虛線以右的三角是秘魯由智利手上獲得的新領海,約2萬平方公里,左面(同樣是三角形,只是此圖未能顯示出來)就是原屬國際領海、但現在是秘魯領海的部份,約2.8萬平方公里;紅粗線以左的陰影部份,是秘魯要求獲得、但留在智利手上的海域,約1.8萬平方公里。
這項邊界爭議,上溯至1879-83年的太平洋戰爭,智利擊敗秘魯-玻利維亞聯軍,從兩國手上獲得智利目前的北部領土,而該地擁有豐富礦藏,對智利經濟十分重要。戰爭同時令玻利維亞失去出海口,成為南美洲第二個內陸國家。這項是目前南美洲最重大的邊界爭議。
因此,在智利的新聞報導中,其實兩國氣氛在裁決公佈前十分關張,兩地人民都擔心裁決會觸發兩國衝突,或者兩地人民關係變差。亦因此,秘魯有人在裁決上街大叫秘魯萬歲,心理上好像一洗當年戰敗的頹風。
不過,這真的只是心理上勝利。爭議海域涉及的漁業利益達2億美元,實際利益上,智利保留到的海域才是最重要的漁業地區,而且智利Arica的漁民實際一直沒用盡目前的海域,他們一般只會去到該市以西40浬左右的地區,再外面的深海其實對智利是沒用的。對秘魯漁業界,裁決只是聊勝於無。
智秘兩國各取所需,意味兩國有很大誘因執行裁決(此裁決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大家反而期待,智利和秘魯的關係可望撇除最後的障礙,全面發展。
要留意的是,玻利維亞準備就與智利的邊界爭議提交國際法庭審理。
小弟在南美洲也留了超過4個月,觀看本地的新聞,發現中南美洲國家頗喜歡把邊界爭議提上國際法庭審理。記得一、兩年前香港某報曾大篇幅報導其中一項中南美洲的邊界爭議裁決,其潛台詞是中日或者可以作參考,處理東海邊界爭議。不過,中南美洲國家傾向接受國際法庭審理邊界爭議,主要因為區內沒有一個國家在外交、經濟或軍事上極強勢,但中日都是國際強國,她們不可能接受國際法庭審理她們的事務,更遑論遵受裁決--正如美國不會接受國際法庭審議該國。
網主人在智利北部,快將北上往秘魯旅遊,這一、兩天智利電視新聞大部份時間都在報導海牙國際法庭在香港時間28日黃昏宣佈的裁決:秘魯與智利的海洋邊界需要重劃,秘魯可新增約4.8萬平方公里的領海。
先解說上面的地圖:過去逾一個世紀,智利與秘魯的領海分界一直是以兩國在太平洋沿岸的陸地分界為起點,然後向西伸延200浬,大概與南緯18.2度左右重疊。不過,兩國陸地邊界是由東北向西南,而秘魯的太平洋海岸是由東南向西北,所以秘魯認為兩國海界應由陸地邊界向西南伸延,以便秘魯可盡量享有沿岸向海伸延200浬為領海的權利。
最終國際法庭的裁決是中間落墨:首80浬,繼續向西伸延,但由該點起轉為向西南伸延,即上圖中紅色粗線。上圖中,向左斜線海域中,黃色虛線以右的三角是秘魯由智利手上獲得的新領海,約2萬平方公里,左面(同樣是三角形,只是此圖未能顯示出來)就是原屬國際領海、但現在是秘魯領海的部份,約2.8萬平方公里;紅粗線以左的陰影部份,是秘魯要求獲得、但留在智利手上的海域,約1.8萬平方公里。
這項邊界爭議,上溯至1879-83年的太平洋戰爭,智利擊敗秘魯-玻利維亞聯軍,從兩國手上獲得智利目前的北部領土,而該地擁有豐富礦藏,對智利經濟十分重要。戰爭同時令玻利維亞失去出海口,成為南美洲第二個內陸國家。這項是目前南美洲最重大的邊界爭議。
因此,在智利的新聞報導中,其實兩國氣氛在裁決公佈前十分關張,兩地人民都擔心裁決會觸發兩國衝突,或者兩地人民關係變差。亦因此,秘魯有人在裁決上街大叫秘魯萬歲,心理上好像一洗當年戰敗的頹風。
不過,這真的只是心理上勝利。爭議海域涉及的漁業利益達2億美元,實際利益上,智利保留到的海域才是最重要的漁業地區,而且智利Arica的漁民實際一直沒用盡目前的海域,他們一般只會去到該市以西40浬左右的地區,再外面的深海其實對智利是沒用的。對秘魯漁業界,裁決只是聊勝於無。
智秘兩國各取所需,意味兩國有很大誘因執行裁決(此裁決是沒有法律效力的)。大家反而期待,智利和秘魯的關係可望撇除最後的障礙,全面發展。
要留意的是,玻利維亞準備就與智利的邊界爭議提交國際法庭審理。
小弟在南美洲也留了超過4個月,觀看本地的新聞,發現中南美洲國家頗喜歡把邊界爭議提上國際法庭審理。記得一、兩年前香港某報曾大篇幅報導其中一項中南美洲的邊界爭議裁決,其潛台詞是中日或者可以作參考,處理東海邊界爭議。不過,中南美洲國家傾向接受國際法庭審理邊界爭議,主要因為區內沒有一個國家在外交、經濟或軍事上極強勢,但中日都是國際強國,她們不可能接受國際法庭審理她們的事務,更遑論遵受裁決--正如美國不會接受國際法庭審議該國。
本來想說去到200浬,那就不是領海,而是專屬經濟區了。
回覆刪除一查才發現原來秘魯宣稱了200浬領海,智利則為12浬。
所有報導都只說類似area controlled by XXX,看時倒沒留意到這點,謝謝指證!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