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薩安州首府Magdeburg聖誕市集 汽車衝向人群11人亡60-80傷

德國東部薩克森—安哈爾特州(Sachsen-Anhalt)首府 Magdeburg 星期五晚發生相信是襲擊的事件,一輛汽車撞向聖誕市集的人群。

寫在歷史製造之前

踏入6月,歐盟又進入一個十字路口,下任歐盟執委會主席挑選的過程,期間各方之間的互動,將成為《里斯本條約》生效後歐委會主席挑選的先例,今次成員國與歐洲議會之間、以及成員國之間的對抗,想不到較10年前伏思達(Guy Verhofstadt)大戰彭定康(Chris Patten)更激烈。無論結果如何,都會對歐盟的整體路向有極大影響。

我沒有水晶球,也沒有內幕消息,只能根據最新的消息來分析。當然,大家的焦點都放在2個人身上: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照片來自BBC)之間的博奕;又或是注視另一個人的命運--前盧森堡首相容克(Jean-Claude Juncker)。
先簡述過去一週的情況。
(1)5月27日歐盟領袖晚飯後,默克爾召開記者會,說了一大堆可雙重解讀的發言(以下為大意,不是直接引述):
(A)她沒有忘記自己作為歐洲人民黨(EPP)一員支持容克出任歐委會主席的承諾,但現實是沒有單一黨團獨自獲歐議會過半數議席;
(B)她支持要看「一籃子」人選--大家最自然的解讀是,各成員國及歐洲議會黨團應重新考慮各潛在人選,意味容克接任的機會大降,但問題是,這句說話同樣可以解讀為要一併考慮歐委會主席、歐盟常任主席及歐盟外長三大重要職位;
(C)需要按照《里斯本條約》的條文和精神行事--根據條文,決定下任歐委會主席的主動權的確在成員國,但根據當年討論該條約的精神,歐議會又的確有較之前為大的話事權。

最重要一點:當時大家覺得容克機會大減,最重要原因是,容克最有可能接任的情況,就是速戰速決,在27日晚的飯局便有決定,因為歐議會選後2天內,根本不可能突然有另一個人選,但一旦整個尋找歐委會主席人選的過程拉長,大量黑馬就可以湧現給大家(及黑馬自己)考慮。默克爾一錘定音決定嘆慢板,因此最正常的解讀是容克似乎下馬。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過程拉長,意味容克及支持容克的一派,同樣有時間說服反對容克的相關方面接受容克--游說的人,可能包括大家不知道其立場的默克爾。尤其是,卡梅倫是有處理歐盟談判失敗的前科,弄至英國被完全孤立,因此時間拉長,不見得卡梅倫可找多幾個盟友,反而更有可能失去目前強烈反對容克的瑞典、荷蘭和匈牙利(尤其前兩者)。

(2)時間跳到5月30日,默克爾發表至今最強烈訊號,力挺容克,其說法是「她將帶領討論朝向提名容克的方向」。你可以說我事後孔明,但上述「硬幣的另一面」似乎正逐步發生。

究竟英國是否真的會被默克爾KO呢?正如前述,我不敢預測,目前形勢十分詭異,只能說出目前觀察:

(A)根據英語外電所說,默克爾「轉軚」,似乎是受國內輿論及另外2個執政盟友CSU和社民黨的批評而屈服,有德國報章發社論警告,如果不提名容克,歐盟民主將如同第三世界,是對選民的嘲笑。

這點又回到我一直所說的歐盟問題:歐盟很多事情都單一,單一市場、單一出入境政策等,但政治討論空間沒有單一。在目前德國主宰歐洲下,德國傳媒的取態極需留意,如果單看英文傳媒,如英國報章,甚至較國際一點的路透社或《金融時報》,都似乎會被英語傳媒的盲點矇蔽了(題外話:咦,法國呢?)。另一個問題是,德國報章稱,「歐洲議會選舉時不斷說選EPP就等如容克做歐委會主席」--但問題是:各位選民真的有這個認知嗎?

(B)這,又帶到另一點我早說過的觀察德國/歐陸不少國家覺得「歐洲人民選了EPP,因此顯示EPP推薦的容克有認受性出任歐委會主席」,但這個說法,英國是不會buy的,因為英國選民沒有EPP這個選項!我2年多年前歐羅區財政聯盟談判已寫過,卡梅倫下的保守黨在2009年已另組新黨團,名為歐洲保守及改革派(ECR)。我不排除英國今次歐選有其他政黨代表EPP,但至少,那些肯定是極邊緣的政黨,英國大黨中,沒有一個是EPP。因此,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不覺容克有什麼認受性。

更大問題是,ECR竟然開始拉攏德國反歐羅政黨「德國另一選項黨」(AfD)加入,這令卡梅倫與默克爾之間的關係更微妙、緊張。AfD此次大幅搶去CSU的選票,對視選票如命的默克爾來說,她不可能對卡梅倫有份拉攏AfD沒有意見。

當然,默克爾也算是個政治家,她知道有哪些外交大原則要堅持,例如力保英國留在歐盟,以抗衡法國的影響。不過,她也深知,自己擁有拯救歐羅、完善歐羅體系的歷史使命,歐洲財政聯盟能否在她任內完善,避免歐債危機再現,將是她日後歷史評價的最重要事件,而卡梅倫竟然力挺一個跟她唱對台的德國政黨?!簡直是太歲頭上動土!!

基於上述,我對卡梅倫能夠阻止容克上任,有點悲觀,但這會引發很深遠的後果,有些是嚴重的:
(1)歐洲議會「第一候選人」(Spitzenkandidat)制度將正式確立,日後歐委會主席將是這種候選人出任(但其實同樣有很嚴重後遺症,日後才說);
(2)卡梅倫國內政治實力進一步重挫,英國退出歐盟的公投很可能提前至2015年舉行;英國社會似乎很難接受容克,英國退出歐盟的機會突然大增--31日傳出卡梅倫「警告」容克上任英國便脫離歐盟,不是要脅,而是客觀現實;
(3)無論英國會否退出歐盟,卡梅倫難以繼續在位,必須下台;
(4)根據(2),親歐的蘇格蘭人退出英國的機會又會突然大增--屆時,卡梅倫隨時變成「兩大皆空」的英國首相,同時失去歐盟會籍和蘇格蘭,可能是二戰後少數留下惡名的首相。


不過,如果真的有黑馬跑出呢?同樣有很大影響,因為正如德國的傳媒所指,「第一候選人」制度崩潰,整個歐洲議會選舉變成一場笑話,連這個唯一全民直選機構的認受性都沒有了,多年來都面對「民主匱乏」問題困擾的歐盟,認受性只會更低。

留言

  1. 那容克做高峰會主席的可能性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原先的確普遍相信容克會做峰會主席,據報連他自己也寧願做該職位,但又據報他現在野心大了,希望做更有實權、兼連任可做10年的歐委會主席 (峰會主席是2年半一任,最多連任一次)

      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安德魯王子曾是「統戰有用的白痴」 缺席 Sandringham 聖誕崇拜免尷尬

【文章上載於英國時間16日中午12時49分,更新於同日下午5時22分】 英國上周爆出,安德魯王子原來曾讓一名替中國統戰部工作的商人「H6」接近自己,讓對方進入到白金漢宮等重要地點。 皇室消息人士透過一些星期一刊登的報章放風,要求安德魯自己主動缺席多個皇室聖誕活動 ;同日稍後,多間英國傳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安德魯至少不會出席聖誕崇拜。

方慧蘭不滿被調職 財政聲明前數小時劈炮 斥暫停GST屬「政治噱頭」

加拿大政府臨要公佈秋季財政聲明前數小時, 副總理兼財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星期一上午突然劈炮 ,不滿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上周五要求她調職。

俄化武軍司令Kirillov莫斯科被炸死 烏克蘭放風認責

俄軍化武、生物武器和輻射武器部隊司令 Igor Kirillov 星期二早上在莫斯科遭炸彈襲擊殺死 ,烏克蘭罕有地迅速放風,承認是他們所為。 爆炸發生在莫斯科東南部一幢住宅大廈,當他及其助手離開這幢大廈時遇到爆炸,二人雙雙死亡。 炸彈是遙距引爆,藏在滑板車,放了300克TNT炸藥,爆炸同時破壞了附近的汽車,大廈1至4樓的玻璃都被震碎。 烏克蘭情報機關SBU有官員放風說,這是SBU的特別行動,指出 Kirillov 曾在烏克蘭使用化學武器,犯了戰爭罪行,烏克蘭有權殺死化,報復他犯下的戰爭罪行。 今年夏季以來,俄軍多了在烏克蘭出動化武,被指使用已被國際條約禁用的三氯硝基甲烷(chloropicrin),英國10月曾因此制裁 Kirillov。 俄羅斯一直否認這個指控。 Kirillov 終年54歲,在軍校讀書時已專攻化武,2017年擔任現職。 俄烏全面開戰以來,俄羅斯不時指控美國協助烏克蘭研發化武,這些記者會通常由 Kirillov 主持。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尹被彈劾】4月、5月還是8月? 李在明與時間競賽

隨着南韓國會通過彈劾總統尹錫悅( 參閱上一篇blog文 ),南韓很大機會要提前明年舉行總統大選,當地政治需要面對另一宗重要案件:在野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文首照片)的違反選舉法例案。

李貞駒不滿被標籤中共統戰工具 法官駁回上訴維持MI5警告

英國情報機關MI5近3年前向國會議員發出警告,指出英籍港人律師李貞駒(Christine Ching Kui Lee,文首照片左前)是中國特務,李貞駒入稟上訴,抗議MI5的標籤, 調查權力審裁處(IPT)的法官星期二判李貞駒敗訴 ,認為 MI5 的警告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