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47州及首都華盛頓的提前投票即將結束(有3個州份完全沒有任何提前投票的選擇),根據佛羅里達大學「選舉實驗室」截至周五晚的數字,超過7000萬美國選民已經投票,相當於上屆總投票人數的45%以上。
每逢新年,歐盟(以至全球各地)有很多東西都要輪替,例如輪任主席國由上一個半年的愛沙尼亞輪到首次擔任此職的保加利亞。另一項要輪替的是「歐洲文化之都」(European Capital of Culture),今年輪到馬耳他首都瓦萊塔(Valletta)及荷蘭北部省份Friesland的首府呂伐登(Leeuwarden)。
「歐洲文化之都」的官方網站在這裏,4年前有個香港中文網站翻譯了當中部份內容。根據官方說法,這個計劃旨在「突出歐洲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頌讚「歐洲人共享的文化和歷史特色」,執行上,那個城市要全年舉辦活動,展示該市以至該市所在地區的文化,歐盟會撥出部份經費給該市。
這個計劃是八十年代提出,1985年開始實行,第一個「歐洲文化之都」是發起國希臘的首都雅典。在那個年代,歐洲共同體仍只是涉及經貿、政治,比較少社會層面,文化更是在《羅馬條約》中隻字不提,因此當年提出文化上的歐洲融合計劃,也算是劃時代的構思。
提出來的人是當年的希臘文化部長Melina Mercouri,法國文化部長朗格(Jack Lang)。Melina原本是著名國際影星,她在歐洲的知名度及人脈比不少其他內閣官員要強,她較她的內閣同僚更有牙力在歐洲推動一些倡議,來提高希臘的國際地位。
至於「歐洲文化之都」,雖然都包含不少「傳統文化活動」,例如舞蹈、音樂、文學、戲劇等等,但這不是一般「文化節」。始終,要「突出歐洲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那就一定要同時展示出當地居民的生活模式。實際運作上,要全年持續有「文化活動」,單靠舉辦「傳統文化活動」是不可能充撐場面,而這種獲歐盟撥款、又說到有很崇高理念的計劃,你不把這個文化計劃跟居民連繫,一定會遇到居民反感、反彈,至少做表面都要顯示出有居民參與、居民也能樂在其中。
以呂伐登為例,他們的主題是「開放社群」(iepen mienskip),展現出他們的社會成員能夠對對方的想法及挑戰保持開放態度,會包括探討社會公義、可持續發展的活動,亦會顯示出Friesland的農業文化:
瓦萊塔則展示「島國故事」,顯示出與海為鄰的生活文化。他們亦會展現巴羅克(Baroque)文化,因為馬耳他認為他們保存了歐洲最佳的巴羅克文化,包括建築、音樂等。
2013年法國馬賽的「歐洲文化之都」就試過有一項活動,由一名女士騎着馬匹,引領3000隻羊在市中心街頭巡遊,展示的是馬賽所在的普羅旺斯地區農民每年都會隨羊隻遷徙的生活:
「歐洲文化之都」算是其中一項較成功的歐盟計劃。最重要的作用是這些城市可趁機獲資金把市內重建,尤其是原本出現市內舊區衰落的城市,例如格拉斯哥。另一些好處就是向國際宣傳這些城市的機會,提振一下旅遊業,不少(歐美)「今年旅遊熱點」介紹都會把當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列入其中。
當然,「歐洲文化之都」都有一些批評,例如這種龐大計劃一定涉及官僚,官僚過程會否窒礙計劃的設計、令活動變得公式?或者會否主導內容的偏向了某些界別的人呢?今年瓦萊塔便有這些批評。另一點是這種大型活動會帶來大量遊客湧入,而且一定有很多活動要在戶外、公眾地方舉行,期間要封路,無可避免會擾民。不過,「歐洲文化之都」規模總不及奧運大,也不如奧運集中在某一段時節舉行,所以擾民、亂花錢的問題不算太嚴重。
想知道活動詳情,可到呂伐登及瓦萊塔各自的官方網站。更多介紹可參考DW這篇英文報導。
[註:文首的瓦萊塔及中間的呂伐登照片分別來自各自的2018文化之都網站;馬賽羊群照片為美聯社照片]
「歐洲文化之都」的官方網站在這裏,4年前有個香港中文網站翻譯了當中部份內容。根據官方說法,這個計劃旨在「突出歐洲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頌讚「歐洲人共享的文化和歷史特色」,執行上,那個城市要全年舉辦活動,展示該市以至該市所在地區的文化,歐盟會撥出部份經費給該市。
這個計劃是八十年代提出,1985年開始實行,第一個「歐洲文化之都」是發起國希臘的首都雅典。在那個年代,歐洲共同體仍只是涉及經貿、政治,比較少社會層面,文化更是在《羅馬條約》中隻字不提,因此當年提出文化上的歐洲融合計劃,也算是劃時代的構思。
提出來的人是當年的希臘文化部長Melina Mercouri,法國文化部長朗格(Jack Lang)。Melina原本是著名國際影星,她在歐洲的知名度及人脈比不少其他內閣官員要強,她較她的內閣同僚更有牙力在歐洲推動一些倡議,來提高希臘的國際地位。
至於「歐洲文化之都」,雖然都包含不少「傳統文化活動」,例如舞蹈、音樂、文學、戲劇等等,但這不是一般「文化節」。始終,要「突出歐洲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那就一定要同時展示出當地居民的生活模式。實際運作上,要全年持續有「文化活動」,單靠舉辦「傳統文化活動」是不可能充撐場面,而這種獲歐盟撥款、又說到有很崇高理念的計劃,你不把這個文化計劃跟居民連繫,一定會遇到居民反感、反彈,至少做表面都要顯示出有居民參與、居民也能樂在其中。
以呂伐登為例,他們的主題是「開放社群」(iepen mienskip),展現出他們的社會成員能夠對對方的想法及挑戰保持開放態度,會包括探討社會公義、可持續發展的活動,亦會顯示出Friesland的農業文化:
瓦萊塔則展示「島國故事」,顯示出與海為鄰的生活文化。他們亦會展現巴羅克(Baroque)文化,因為馬耳他認為他們保存了歐洲最佳的巴羅克文化,包括建築、音樂等。
2013年法國馬賽的「歐洲文化之都」就試過有一項活動,由一名女士騎着馬匹,引領3000隻羊在市中心街頭巡遊,展示的是馬賽所在的普羅旺斯地區農民每年都會隨羊隻遷徙的生活:
「歐洲文化之都」算是其中一項較成功的歐盟計劃。最重要的作用是這些城市可趁機獲資金把市內重建,尤其是原本出現市內舊區衰落的城市,例如格拉斯哥。另一些好處就是向國際宣傳這些城市的機會,提振一下旅遊業,不少(歐美)「今年旅遊熱點」介紹都會把當年的「歐洲文化之都」列入其中。
當然,「歐洲文化之都」都有一些批評,例如這種龐大計劃一定涉及官僚,官僚過程會否窒礙計劃的設計、令活動變得公式?或者會否主導內容的偏向了某些界別的人呢?今年瓦萊塔便有這些批評。另一點是這種大型活動會帶來大量遊客湧入,而且一定有很多活動要在戶外、公眾地方舉行,期間要封路,無可避免會擾民。不過,「歐洲文化之都」規模總不及奧運大,也不如奧運集中在某一段時節舉行,所以擾民、亂花錢的問題不算太嚴重。
想知道活動詳情,可到呂伐登及瓦萊塔各自的官方網站。更多介紹可參考DW這篇英文報導。
[註:文首的瓦萊塔及中間的呂伐登照片分別來自各自的2018文化之都網站;馬賽羊群照片為美聯社照片]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