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歐查中國電動車傾銷 Tesla或中招

歐盟9月中宣佈向中國電動車進口展開傾銷調查 ,剛結束訪中的歐盟貿易專員兼執行副主席 Valdis Dombrovskis 向FT表示,這個調查包括 Tesla 從上海廠房賣到歐洲的出口 。

「瘋狂的」伊斯坦堡建運河

伊斯坦堡已經是一個被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切割成分為亞洲部份及歐洲部份的城市,已有一個航運繁忙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但土耳其政府在15日宣佈,將在伊斯坦堡市歐洲部份修建運河,名為伊斯坦堡運河(Kanal Istanbul),揚言要跟埃及的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及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齊名。

在一個已有天然航道連接兩個海的城市建運河,十分夢幻,猶如在新加坡興建運河;而且,運河將把伊斯坦堡歐洲部份再分成兩部份,東部會變成一個島!難怪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在2011年首度披露計劃興建這條運河時,也稱這是個「瘋狂計劃」。


先講簡單地理。在下面來自維基百科的圖片可看到,土耳其北面是黑海,除了土耳其,圍著黑海的國家還有格魯吉亞、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這些國家要經海路出去地中海,要先經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馬馬拉海(Sea of Marmara),之後再穿過達達尼爾海峽(Dardanelles),才去到愛琴海,再往西走就是地中海。

土耳其15日公佈運河的走向,從文首的圖片(來自Daily Sabah,請點擊圖片放大)可看到,運河由南邊Kucukcekmece湖進入,北上經過Sazlidere大壩,最後經北邊Durusu出黑海,全長45公里。圖片最右邊的一條藍色地帶,就是博斯普魯斯海峽。

這條運河自埃爾多安2011年提出後,一直沒有下文,到去年年底政府突然宣佈已決定興建這運河,並計劃今年內完成招標及動工,目標是2023年土耳其立國100週年時可啟用。

官方的解釋是,博斯普魯斯海峽每年有大概5萬艘貨輪出入,數目是極高,例如蘇彝士運河一年大概有1.7萬艘貨輪使用,該海峽太擠逼,輪船要等候多時才可進出。政府尤其擔心貨船會因此碰撞,而出入那兒的不少是油輪,如果撞船可能流出油污,造成污染,因此要另建一條與之平行的運河,疏導交通。

土耳其有不少基建工程,希望提升自己作為亞歐之間的運輸樞紐地位。從文首照片可看到,運河南面入口鄰近伊斯坦堡的主要機場,而北部出口則鄰近正在興建的伊斯坦堡第3個機場,這個機場計劃今年完成,土耳其政府號稱這將是全球最大的機場。

不過,興建運河對當地有很大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把已分成兩半的伊斯坦堡再切成3份,全市39區中,歐洲部份有19個區會跟歐陸分開,變成一個島,當中羅馬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舊城區大部份都在這裏,有2個區本身都會被切割。這個「島」的面積約970平方公里,佔全市大概兩成,人口超過700萬,佔全市差不多一半。政府要在運河建設3條隧道,把這個「島」保持與歐陸有連繫。

另一個潛在影響是生態。Politico去年這篇文章曾介紹過,簡單來說包括:1、當中有森林地區,建運河會鏟走森林;2、黑海與馬馬拉海之間的水有多一個渠道互通,兩者都是海水,但內裏成份會有點不同,因此兩邊的海洋生態都會有不同,現在兩海的水更能互通,會影響兩邊的海洋生態;3、可能會影響伊斯坦堡的儲水區;4、運河地區包括一些羅馬帝國年代的遺址,這些遺址將在運河河底。

成本是另一個問題。政府未公佈造價,只表示「成本較土耳其目前最貴的基建還要高」。目前最貴的土耳其基建是伊斯坦堡第3個機場,超過100億歐元。

說到成本,要提提博斯普魯斯海峽有一點是很有趣的。這個黑海出海口在歐洲史上從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俄羅斯虎視眈眈,其他歐洲國家就一直塞住,不容這個出海口落入俄羅斯手中。歐洲以至全球列強原來在1930年代於瑞士的蒙特勒(Montreux)召開過「蒙特勒海峽問題國際大會」(Montreux Convention),大會確定,博斯普魯斯、馬馬拉海及達達尼爾均由土耳其控制,但土耳其要承諾所有民用船隻可自由使用這個黑海出海口,亦即是土耳其政府不能對出入這地區的船隻收費。不過,該大會的決議不適用於伊斯坦堡運河,因此該運河是可以徵費,收回成本。所以也有人質疑,航運公司可能仍會排隊使用免費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令運河失去疏導作用。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學者倡歐盟分4類合作 英國可成「准成員」

英國和歐盟2月解決了北愛爾蘭問題 後,英歐關係繼續回暖, 一班由德國和法國委託的學者據報建議,把歐盟成員分成4種,英國可以成為歐盟「准成員」(Associate Member) ,讓英國可以在不正式重返歐盟下,重新參與一些歐盟內的合作。

至少29黨友倒戈贊成 南韓國會准告在野黨領袖

南韓國會在反對黨共同民主黨的掌控下,週四意外地以一票之微通過,准許起訴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 ,起碼29名共同民主黨議員倒戈投贊成票。事件重挫民主黨,李在明以外的所有黨領導層晚上集體辭職。

中國暫停融資 訊號系統出問題 「帶路」歐洲旗艦項目遇挫

匈牙利傳媒 Telex 報導 ,一帶一路在歐洲的旗艦項目匈塞鐵路的匈牙利路段工程陷入嚴重困境,匈中兩國終於要面對中國承辦商沒有能力裝置歐洲規格訊號系統的問題,而中國暫停了工程的信貸額度,派到匈牙利的中國工程人員也停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Viktor Orban)10月到中國出席一帶一路論壇時,可能要親自跟中國領袖商討如何收拾殘局。

烏導彈轟炸俄黑海艦隊總部

烏克蘭又再襲擊克里米亞俄軍設施, 位於半島 Sevastopol 市的俄軍黑海艦隊總部建築遭導彈擊中 ,建築嚴重損毀,一名俄軍人員失蹤,烏克蘭承認責任。

俄羅斯火燒後欄 納卡亞美尼亞裔棄械投降

阿塞拜疆空襲納戈爾諾—卡拉巴克州(Nagorno-Karabakh)亞美尼亞裔聚居地區 僅一天, 雙方週三中午前便達成停火協議 ,亞裔變相投降,同意解散他們的軍隊。消息意味俄羅斯在南高加索地區的勢力重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