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競爭及市場監管局(CMA)星期四早上宣佈, 批准第三大和第四大流動通訊商Vodafone(沃達豐)和「3」(Three)合併的165億英鎊(1634億港元)交易 ,新公司將成為全英最大通訊商,英國通訊商將由4間變成3間。
歐元區財長22日召開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程是,正式接受下任歐洲央行副行長的提名,接替今年5月任期屆滿的康斯坦西奧(Vítor Constâncio),為為時2年的歐洲央行領導層大換班揭開序幕,其中最重要的換人是明年10月底任期屆滿的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
先說一下歐洲央行的架構。央行有一個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成員6名,包括行長及副行長,這6個人是歐洲央行運作的核心,領導各政策運作。央行同時有一個管治理事會(Governing Council),成員包括全部6名執行委員會成員及19個歐洲央行的行長,重要政策要由這個理事會拍板,包括大概每6星期一次的貨幣政策會議。
執行委員會成員任期8年,不得連任,法律上由歐洲理事會(即歐盟峰會)委任,實際上由歐元區財長作出建議,而獲建議的人選一般要先往歐洲議會參與聽證會。法律上,歐洲議會無權否決人選,但實際上,如果歐洲議會反彈太大,歐洲理事會會考慮議會的反應。這些執委會成員需要從外部委任。
上圖列出9名歐盟機構官員的名字、國籍及他們本屆任期到期月份(請點擊放大),當中有6個是歐洲央行的執委,包括康斯坦西奧、明年5月卸任的Peter Praet、明年10月底卸任的德拉吉、明年12月底卸任的Benoît Cœuré、2020年12月卸任的Yves Mersch及2022年1月才需要卸任的Sabine Lautenschläger。
上面圖片還包括了3名非歐洲央行執委的歐盟官員,包括歐洲央行旗下監管委員會(Supervisory Board)主席Danièle Nouy,她明年1月需要離職,這個委員會處理歐洲央行的銀行監管權力的實務工作。歐洲議會選舉在明年5月舉行,之後目前由容克(Jean-Claude Juncker)領導的本屆歐盟執委會需要在明年10月底換屆;而歐盟常設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在明年11月底卸任。
上述9名官員中,只有容克可以尋求連任,其他8人必須該限期卸任。
原本只涉及6名歐洲央行領導層官員的換人——或更確切地說,德拉吉的接任人選,因為真正影響歐洲央行政策方向的只有行長——卻同時列出其他官員的任期屆滿時間,是因為歐洲央行行長的人選要在整個央行執委會的組成來考慮,而且碰巧德拉吉的任期跟容克和圖斯克的任期差不多同步結束,於是歐盟高層要員的挑選便要「一盤棋」來考慮。
事實上,「這盤棋」在22日的財長會議已經顯示出來,葡萄牙財長沈德諾(Mario Centeno)第一次以歐元區主席身份主持歐元區財長會議。
目前只有西班牙財相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強烈暗示他想接任歐央行副行長。如果歐央行副行長及歐元區主席都是南歐陣營,那麼,這意味德拉吉的接任人必須是北歐陣營,尤其是德國,因為自1999年歐洲央行開始運作以來,從未有行長來自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
事實上,由德拉吉2011年接任的那一刻開始,大家都知道德國對下一個行長的寶座近乎志在必得,因為德國原本部署好在2011年爭奪該職位,但當時大熱門、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在最後一刻棄權,此舉惹怒了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因為她霎時間找不到其他人選角逐,於是她逼韋伯連德國央行行長一職都要立即辭去,並換上當時只有42歲的魏德曼(Jens Weidmann)接掌德國央行,很明顯就是由魏德曼去角逐2019年的歐洲央行行長爭奪戰,而他目前又的確是頂頭大熱門。
歐洲央行執委會有一個不成文傳統,就是不能有國家有多於一個成員在執委會內,而且歐元區四大國德法意西各有至少一名委員,尤其是德法意(西班牙由2013年開始沒有人在執委會,但當時已有葡籍的康斯坦西奧,亦算是保住地區平衡)。德拉吉上次接替法國籍的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後,原本的意籍委員便提前了2年離任,騰空席位給法籍的Benoît Cœuré。如果下任行長是德國人的話,Sabine Lautenschläger就要提前2年離職,把席位讓給一名意大利籍人。
所以,對於德國,以至其他歐元區甚至歐盟國家來說,在德拉吉的接任人拍板前的另外3名歐洲央行重要官員換人方面,便要開始進行計算——如果現在拿走這些職位後,之後有個更重要的職位便輪不到你;但現在不拿走這些職位,又不代表之後那個更重要職位一定輪到你。究竟何時出擊提名人選?何時pass、讓給其他國家?這要同時跟明年要換人的職位一併考慮。尤其是,今年換人的3個歐洲央行職位,全部都屬頗重要,康斯坦西奧是副行長,Nouy手握監管銀行大權,Praet兼任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師,他領導的部門負責撰寫歐洲經濟報告,是貨幣政策決定的依據,在歐元區貨幣政策上可被視為僅次歐洲央行行長的第二號人物。
考慮了歐央行的各職位之間的取捨後,還要考慮明年下半年歐盟執委會換屆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換屆的不只是容克,另外27個專員都要一同更換(而且要變成只有26個人,如果英國如期明年3月脫歐的話),因此各國決定支持誰出任行長時,無可避免會同時考慮自己在歐委會將獲得什麼職位。對德國來說,如果仍是不能派人取得行長一職,他們可能轉而要求在歐委會獲得重要職位,尤其是可能要求出任主管財金經濟的歐盟專員。
目前魏德曼最大缺點是,他過去7年的政策立場太鷹派,這個立場在歐洲央行逐步變成少數派。歐洲央行傳統上以共識來決定貨幣政策,盡量避免顯示內部分歧的投票,歐盟各國領袖需要考慮,魏德曼、以至任何德國人選,能否在歐洲央行推動共識?
如果下任行長不是來自德國的話,愛爾蘭央行行長Philip Lane、荷蘭前財相兼上任歐元區主席迪素布隆(Jeroen Dijsselbloem)都是潛在人選,總之是來自財金政策路線跟德國接近的國家。
法國的取態十分微妙。法國已出過特里謝這位行長,而且在財金政策上被視為跟南歐國家類近,法國要派人角逐歐洲央行行長一職,十分困難。
不過,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上星期作出一項古怪任命,令人揣測他可能出奇招去角逐。他上週委任親信Sylvie Goulard空降法國央行,擔任第二副行長。這項任命十分破格,因為法國央行傳統上是由財政部官僚升遷過去,由一名非官僚調入去法國央行做高層是近乎未試過。另外,Goulard是外交官出身,去年曾短暫出任軍隊部長,但很快就因為涉及不當使用公帑調查而辭職,勉強來說只有在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時有涉獵過財金政策。
大家都相信,法國央行副行長只是Goulard的踏腳石,馬克龍是想準備好由她去在明年爭奪其中一個重要歐盟機關職位。有人猜是某個重要歐盟專員職位,但問題是,如果馬克龍是想讓Goulard獲調查澄清公帑醜聞而復出政壇,繼而準備轉任歐盟執委會的話,法國還有很多重要職位可供Goulard,但現在她進駐央行,似乎馬克龍是派她入歐央行,尤其是歐洲議會想增加歐央行的女高官,派出一名女性去爭奪行長一職,可讓法國加分。
最悲慘的應該是Goulard的上司、法國央行行長François Villeroy de Galhau,因為盛傳他想爭當歐洲央行行長,但他現在有一個總統心腹做下屬,而且Goulard在歐洲以至國際的聲望都比自己高,大家都覺得如果馬克龍真的想爭奪歐洲央行行長一職,獲提名的人也只會是Goulard而不是de Galhau。
先說一下歐洲央行的架構。央行有一個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Board),成員6名,包括行長及副行長,這6個人是歐洲央行運作的核心,領導各政策運作。央行同時有一個管治理事會(Governing Council),成員包括全部6名執行委員會成員及19個歐洲央行的行長,重要政策要由這個理事會拍板,包括大概每6星期一次的貨幣政策會議。
執行委員會成員任期8年,不得連任,法律上由歐洲理事會(即歐盟峰會)委任,實際上由歐元區財長作出建議,而獲建議的人選一般要先往歐洲議會參與聽證會。法律上,歐洲議會無權否決人選,但實際上,如果歐洲議會反彈太大,歐洲理事會會考慮議會的反應。這些執委會成員需要從外部委任。
上圖列出9名歐盟機構官員的名字、國籍及他們本屆任期到期月份(請點擊放大),當中有6個是歐洲央行的執委,包括康斯坦西奧、明年5月卸任的Peter Praet、明年10月底卸任的德拉吉、明年12月底卸任的Benoît Cœuré、2020年12月卸任的Yves Mersch及2022年1月才需要卸任的Sabine Lautenschläger。
上面圖片還包括了3名非歐洲央行執委的歐盟官員,包括歐洲央行旗下監管委員會(Supervisory Board)主席Danièle Nouy,她明年1月需要離職,這個委員會處理歐洲央行的銀行監管權力的實務工作。歐洲議會選舉在明年5月舉行,之後目前由容克(Jean-Claude Juncker)領導的本屆歐盟執委會需要在明年10月底換屆;而歐盟常設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在明年11月底卸任。
上述9名官員中,只有容克可以尋求連任,其他8人必須該限期卸任。
原本只涉及6名歐洲央行領導層官員的換人——或更確切地說,德拉吉的接任人選,因為真正影響歐洲央行政策方向的只有行長——卻同時列出其他官員的任期屆滿時間,是因為歐洲央行行長的人選要在整個央行執委會的組成來考慮,而且碰巧德拉吉的任期跟容克和圖斯克的任期差不多同步結束,於是歐盟高層要員的挑選便要「一盤棋」來考慮。
事實上,「這盤棋」在22日的財長會議已經顯示出來,葡萄牙財長沈德諾(Mario Centeno)第一次以歐元區主席身份主持歐元區財長會議。
目前只有西班牙財相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強烈暗示他想接任歐央行副行長。如果歐央行副行長及歐元區主席都是南歐陣營,那麼,這意味德拉吉的接任人必須是北歐陣營,尤其是德國,因為自1999年歐洲央行開始運作以來,從未有行長來自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
事實上,由德拉吉2011年接任的那一刻開始,大家都知道德國對下一個行長的寶座近乎志在必得,因為德國原本部署好在2011年爭奪該職位,但當時大熱門、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在最後一刻棄權,此舉惹怒了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因為她霎時間找不到其他人選角逐,於是她逼韋伯連德國央行行長一職都要立即辭去,並換上當時只有42歲的魏德曼(Jens Weidmann)接掌德國央行,很明顯就是由魏德曼去角逐2019年的歐洲央行行長爭奪戰,而他目前又的確是頂頭大熱門。
歐洲央行執委會有一個不成文傳統,就是不能有國家有多於一個成員在執委會內,而且歐元區四大國德法意西各有至少一名委員,尤其是德法意(西班牙由2013年開始沒有人在執委會,但當時已有葡籍的康斯坦西奧,亦算是保住地區平衡)。德拉吉上次接替法國籍的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後,原本的意籍委員便提前了2年離任,騰空席位給法籍的Benoît Cœuré。如果下任行長是德國人的話,Sabine Lautenschläger就要提前2年離職,把席位讓給一名意大利籍人。
所以,對於德國,以至其他歐元區甚至歐盟國家來說,在德拉吉的接任人拍板前的另外3名歐洲央行重要官員換人方面,便要開始進行計算——如果現在拿走這些職位後,之後有個更重要的職位便輪不到你;但現在不拿走這些職位,又不代表之後那個更重要職位一定輪到你。究竟何時出擊提名人選?何時pass、讓給其他國家?這要同時跟明年要換人的職位一併考慮。尤其是,今年換人的3個歐洲央行職位,全部都屬頗重要,康斯坦西奧是副行長,Nouy手握監管銀行大權,Praet兼任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師,他領導的部門負責撰寫歐洲經濟報告,是貨幣政策決定的依據,在歐元區貨幣政策上可被視為僅次歐洲央行行長的第二號人物。
考慮了歐央行的各職位之間的取捨後,還要考慮明年下半年歐盟執委會換屆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換屆的不只是容克,另外27個專員都要一同更換(而且要變成只有26個人,如果英國如期明年3月脫歐的話),因此各國決定支持誰出任行長時,無可避免會同時考慮自己在歐委會將獲得什麼職位。對德國來說,如果仍是不能派人取得行長一職,他們可能轉而要求在歐委會獲得重要職位,尤其是可能要求出任主管財金經濟的歐盟專員。
目前魏德曼最大缺點是,他過去7年的政策立場太鷹派,這個立場在歐洲央行逐步變成少數派。歐洲央行傳統上以共識來決定貨幣政策,盡量避免顯示內部分歧的投票,歐盟各國領袖需要考慮,魏德曼、以至任何德國人選,能否在歐洲央行推動共識?
如果下任行長不是來自德國的話,愛爾蘭央行行長Philip Lane、荷蘭前財相兼上任歐元區主席迪素布隆(Jeroen Dijsselbloem)都是潛在人選,總之是來自財金政策路線跟德國接近的國家。
法國的取態十分微妙。法國已出過特里謝這位行長,而且在財金政策上被視為跟南歐國家類近,法國要派人角逐歐洲央行行長一職,十分困難。
不過,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上星期作出一項古怪任命,令人揣測他可能出奇招去角逐。他上週委任親信Sylvie Goulard空降法國央行,擔任第二副行長。這項任命十分破格,因為法國央行傳統上是由財政部官僚升遷過去,由一名非官僚調入去法國央行做高層是近乎未試過。另外,Goulard是外交官出身,去年曾短暫出任軍隊部長,但很快就因為涉及不當使用公帑調查而辭職,勉強來說只有在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時有涉獵過財金政策。
大家都相信,法國央行副行長只是Goulard的踏腳石,馬克龍是想準備好由她去在明年爭奪其中一個重要歐盟機關職位。有人猜是某個重要歐盟專員職位,但問題是,如果馬克龍是想讓Goulard獲調查澄清公帑醜聞而復出政壇,繼而準備轉任歐盟執委會的話,法國還有很多重要職位可供Goulard,但現在她進駐央行,似乎馬克龍是派她入歐央行,尤其是歐洲議會想增加歐央行的女高官,派出一名女性去爭奪行長一職,可讓法國加分。
最悲慘的應該是Goulard的上司、法國央行行長François Villeroy de Galhau,因為盛傳他想爭當歐洲央行行長,但他現在有一個總統心腹做下屬,而且Goulard在歐洲以至國際的聲望都比自己高,大家都覺得如果馬克龍真的想爭奪歐洲央行行長一職,獲提名的人也只會是Goulard而不是de Galhau。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