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我在臉書專頁分享上面那張土耳其公投各省結果分佈圖(請點擊放大)時,很多人都注意到一點:支持修憲的主要是內陸鄉郊地區,土耳其人稱為「安那托利亞心臟區」(Anatolia Heartland);反對修憲的主要是大城市,全國五大城市(依次)伊斯坦堡、首都安卡拉、伊茲米爾(Izmir)、Adana及Antalya,全部反對修憲。
大家即時的感覺是很「面善」,因為去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都有這種「城鄉之別」。這說對了一半——土耳其這種地域文化差距,可追溯至一世紀前土耳其建國之時,不純粹是近年全球化下的產物。
熟悉的勢力分佈圖
熟悉近年土耳其政治的話,其實也不會對上面的圖片覺得意外,因為這是近年土耳其的政治形勢。下面是土耳其2014年總統大選各省結果分佈圖(來自維基百科,請點擊放大),黃色是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勝出的省份,紅色是反對派勝出,餘下東南部紫色則由一個傾向同情庫爾德族人的政黨勝出。東南部是庫族聚居的地區。
對照這兩張圖片,大致重叠,唯一一個很明顯的分別是伊斯坦堡。直至2014年總統大選,甚至2015年兩次國會選舉,伊斯坦堡都由埃爾多安及他所屬的正義及發展黨(AKP)勝出,因為伊斯坦堡是埃爾多安政途的發跡地,他靠1994年當選伊斯坦堡市長而開始在全國冒起,這次公投可說是他自1994年以來首度「丟掉」伊斯坦堡,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敗。
公投結果反映土耳其近年出現、與全球多地都發生的城鄉矛盾。這篇An exhausting victory for Erdogan的評論形容,反對修憲的大城市「代表了土耳其近六成的金融、工業、旅遊、文化及教育力量」,意味「較都市化、經濟較重要、教育程度較高及對世界較開放的土耳其地區,將由經濟較次要、教育程度較低及較內向的地區所定下的規則所管治」。
伊茲米爾與Konya市
過去幾年,每當土耳其舉行選舉,西方傳媒想知道為何那麼多土耳其人支持「獨裁者埃爾多安」時,都會去AKP的票倉、即「安那托利亞心臟區」,採訪當地人的心聲,其中一個很多記者會去的是Konya,例如BBC在2015年的報導——大概是因為近年落成了連接安卡那與Konya的高速鐵路吧?
Konya不是鄉村,而是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那條高鐵是Konya居民支持AKP的一個好例子,原本來往Konya及安卡拉需要16小時,但現在2小時內就可到達,當地經濟及社會設施也遠較AKP上台前好得多,居民之前覺得他們是被中央政府及傳統菁英所遺忘。單是經濟原因,已令Konya以至內陸不少地區的人民死心塌地支持埃爾多安。
除了經濟上,「挺埃」及「反埃」地區的文化差異也很巨大,而這是早在近年全球化導致城鄉差距擴大前很多年已出現。路透社2015年這篇報導Bitter campaigning exposes Turkey's cultural divide便把兩個極端——伊茲米爾及Konya,作出對比。
不少人認為,埃爾多安放寬土耳其的世俗化立國原則,支持公共生活中更多地反映伊斯蘭價值觀,是民主倒退,尤其是對女權的打擊。不過,對於Konya的人來說,容許女穆斯林在大學等公共場所戴頭巾,是民主的進步,維護人權的措施,因為不少上一代女穆斯林因頭巾禁令而不能上學,解除頭巾禁令反讓更女性可升學;而嚴厲世俗化原則,才是干涉人民生活的打擊。
在伊茲米爾,這個城市面向愛琴海的貿易港,被形容為「共和人民黨的城堡」(共和人民黨CHP,是高舉世俗化原則的老牌政黨),在這次公投中以超過6成比例反修憲,遠較伊斯坦堡及安卡拉高。路透社報導中引述一名來自該市的政治學教授形容,基於伊茲米爾是貿易為主的特質,這個城市的人反對任何令國家變得內向的措施,其意識形態及文化取向就是「凱末爾主義」(Kemalism)——即是所有國父凱末爾建國時定下的立國原則。
在亞洲地區建立歐洲國家
地理上,安那托利亞是一個半島,亦稱小亞細亞,指土耳其現今國土中除了歐陸土地以外的所有土地。文化上,撇除東南部庫族人聚居地,土耳其可分為兩大部份:一大部份是面向愛琴海(例如伊茲米爾)、面向地中海(例如Antalya及Adana)、以及「馬馬拉地區」(歐亞之間的那個海名為馬馬拉海Sea of Marmara,因此伊斯坦堡及鄰近地區稱為「馬馬拉地區」);另一部份就是半島餘下地區,即上述的「安那托利亞心臟區」。
即使純粹從地圖上觀察,應該也可想像到,愛琴海地區、地中海地區及馬馬拉地區跟歐洲的聯繫遠較「安那托利亞心臟區」跟歐洲的來往多,「愛地馬」地區因此遠較「安心區」歐化。
土耳其的前身是鄂圖曼帝國,而鄂圖曼國王也自稱是穆斯林的宗教領袖,但這個帝國的重心並非目前的土耳其本土,而是首都伊斯坦堡、該市鄰近地區,以至一直延伸至希臘及巴爾幹半島的歐洲土地,安那托利亞半島內陸在經濟文化上倒是邊陲地區。
就算到鄂圖曼末年,崛起一班希望變革自強的少壯派「年輕土耳其人」(Young Turks),這班「土耳其人」其實大多是來自歐陸,或是與歐洲較多來往的「愛地馬」。國父凱末爾是土耳其裔,也是穆斯林,但自己本身都是在希臘成長,生活十分歐洲化。
直至19世紀末,「年輕土耳其人」心目中的強大土耳其仍包括不少歐洲土地,尤其是希臘,但到20世紀初巴爾幹半島各民族陸續獨立,他們才開始把安那托利亞半島視為未來土耳其的本土,稱之為「安那托利亞心臟區」。
因此,凱末爾及當時與他一同建國的菁英建立土耳其,並定下世俗化等歐化生活模式原則時,其實有點像一班歐洲人向生活較像中東阿拉伯人/亞洲人的安那托利亞居民強加歐式生活,當近年土耳其以至全球,社會不再只由一班菁英壟斷時,安那托利亞那些較傳統的穆斯林區便開始向原有西化的箐英反撲,出現目前的城鄉矛盾。
大家即時的感覺是很「面善」,因為去年的英國脫歐公投及美國總統大選,都有這種「城鄉之別」。這說對了一半——土耳其這種地域文化差距,可追溯至一世紀前土耳其建國之時,不純粹是近年全球化下的產物。
熟悉的勢力分佈圖
熟悉近年土耳其政治的話,其實也不會對上面的圖片覺得意外,因為這是近年土耳其的政治形勢。下面是土耳其2014年總統大選各省結果分佈圖(來自維基百科,請點擊放大),黃色是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勝出的省份,紅色是反對派勝出,餘下東南部紫色則由一個傾向同情庫爾德族人的政黨勝出。東南部是庫族聚居的地區。
對照這兩張圖片,大致重叠,唯一一個很明顯的分別是伊斯坦堡。直至2014年總統大選,甚至2015年兩次國會選舉,伊斯坦堡都由埃爾多安及他所屬的正義及發展黨(AKP)勝出,因為伊斯坦堡是埃爾多安政途的發跡地,他靠1994年當選伊斯坦堡市長而開始在全國冒起,這次公投可說是他自1994年以來首度「丟掉」伊斯坦堡,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挫敗。
公投結果反映土耳其近年出現、與全球多地都發生的城鄉矛盾。這篇An exhausting victory for Erdogan的評論形容,反對修憲的大城市「代表了土耳其近六成的金融、工業、旅遊、文化及教育力量」,意味「較都市化、經濟較重要、教育程度較高及對世界較開放的土耳其地區,將由經濟較次要、教育程度較低及較內向的地區所定下的規則所管治」。
伊茲米爾與Konya市
過去幾年,每當土耳其舉行選舉,西方傳媒想知道為何那麼多土耳其人支持「獨裁者埃爾多安」時,都會去AKP的票倉、即「安那托利亞心臟區」,採訪當地人的心聲,其中一個很多記者會去的是Konya,例如BBC在2015年的報導——大概是因為近年落成了連接安卡那與Konya的高速鐵路吧?
Konya不是鄉村,而是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那條高鐵是Konya居民支持AKP的一個好例子,原本來往Konya及安卡拉需要16小時,但現在2小時內就可到達,當地經濟及社會設施也遠較AKP上台前好得多,居民之前覺得他們是被中央政府及傳統菁英所遺忘。單是經濟原因,已令Konya以至內陸不少地區的人民死心塌地支持埃爾多安。
除了經濟上,「挺埃」及「反埃」地區的文化差異也很巨大,而這是早在近年全球化導致城鄉差距擴大前很多年已出現。路透社2015年這篇報導Bitter campaigning exposes Turkey's cultural divide便把兩個極端——伊茲米爾及Konya,作出對比。
不少人認為,埃爾多安放寬土耳其的世俗化立國原則,支持公共生活中更多地反映伊斯蘭價值觀,是民主倒退,尤其是對女權的打擊。不過,對於Konya的人來說,容許女穆斯林在大學等公共場所戴頭巾,是民主的進步,維護人權的措施,因為不少上一代女穆斯林因頭巾禁令而不能上學,解除頭巾禁令反讓更女性可升學;而嚴厲世俗化原則,才是干涉人民生活的打擊。
在伊茲米爾,這個城市面向愛琴海的貿易港,被形容為「共和人民黨的城堡」(共和人民黨CHP,是高舉世俗化原則的老牌政黨),在這次公投中以超過6成比例反修憲,遠較伊斯坦堡及安卡拉高。路透社報導中引述一名來自該市的政治學教授形容,基於伊茲米爾是貿易為主的特質,這個城市的人反對任何令國家變得內向的措施,其意識形態及文化取向就是「凱末爾主義」(Kemalism)——即是所有國父凱末爾建國時定下的立國原則。
在亞洲地區建立歐洲國家
地理上,安那托利亞是一個半島,亦稱小亞細亞,指土耳其現今國土中除了歐陸土地以外的所有土地。文化上,撇除東南部庫族人聚居地,土耳其可分為兩大部份:一大部份是面向愛琴海(例如伊茲米爾)、面向地中海(例如Antalya及Adana)、以及「馬馬拉地區」(歐亞之間的那個海名為馬馬拉海Sea of Marmara,因此伊斯坦堡及鄰近地區稱為「馬馬拉地區」);另一部份就是半島餘下地區,即上述的「安那托利亞心臟區」。
即使純粹從地圖上觀察,應該也可想像到,愛琴海地區、地中海地區及馬馬拉地區跟歐洲的聯繫遠較「安那托利亞心臟區」跟歐洲的來往多,「愛地馬」地區因此遠較「安心區」歐化。
土耳其的前身是鄂圖曼帝國,而鄂圖曼國王也自稱是穆斯林的宗教領袖,但這個帝國的重心並非目前的土耳其本土,而是首都伊斯坦堡、該市鄰近地區,以至一直延伸至希臘及巴爾幹半島的歐洲土地,安那托利亞半島內陸在經濟文化上倒是邊陲地區。
就算到鄂圖曼末年,崛起一班希望變革自強的少壯派「年輕土耳其人」(Young Turks),這班「土耳其人」其實大多是來自歐陸,或是與歐洲較多來往的「愛地馬」。國父凱末爾是土耳其裔,也是穆斯林,但自己本身都是在希臘成長,生活十分歐洲化。
直至19世紀末,「年輕土耳其人」心目中的強大土耳其仍包括不少歐洲土地,尤其是希臘,但到20世紀初巴爾幹半島各民族陸續獨立,他們才開始把安那托利亞半島視為未來土耳其的本土,稱之為「安那托利亞心臟區」。
因此,凱末爾及當時與他一同建國的菁英建立土耳其,並定下世俗化等歐化生活模式原則時,其實有點像一班歐洲人向生活較像中東阿拉伯人/亞洲人的安那托利亞居民強加歐式生活,當近年土耳其以至全球,社會不再只由一班菁英壟斷時,安那托利亞那些較傳統的穆斯林區便開始向原有西化的箐英反撲,出現目前的城鄉矛盾。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