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部長職位分配談不攏 奧地利極右組閣失敗

【文章已在奧地利時間12日下午6時45分更新,增加了總統發言】 奧地利極右自由黨(FPOe)領袖奇高(Herbet Kickl,文首照片) 跟第二大黨人民黨(OeVP)談判超過一個月後,星期三宣告組閣失敗 。

馮德萊恩歐委會獲大比數支持過關



候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照片來自歐洲議會)的上任之路,終於苦盡甘來。歐洲議會星期三(27日)中午以461票贊成、157票反對,大比數通過她的歐委會26名專員的任命,全體新專員可在12月1日就任,翌日2號星期一上班。

這個票數,遠勝馮德萊恩自己任命7月表決時的383對327,僅9票之差過關,甚至較容克歐委會的423對209還要佳。這證明了我7月時所寫「低票當選又如何」的看法,現實是如果歐洲議會大幅度否決成員國的提名人選,歐委會只會遲遲不能換班,令歐盟運作癱瘓,成員國與歐洲議會之間,後者會更受傷害,亦不更願意看到這個情況,所以馮德萊恩只自己只以9票差距當選,不會令她變得弱勢。

除了馮德萊恩自己「石頭爆出來」的提名過程惹來爭議,其他專員的任命,法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提名的人選遭歐洲議會否決,三國需要換人,不單令歐委會不能如期11月1日換屆,也令人擔心新一屆歐委會將十分弱勢。

不過,經過3人遭否決的挫敗後,馮德萊恩轉變策略,積極介入任命,游說歐洲議會議員支持三國的新人選,又主動提出她可做什麼來換取議員支持專員提名,例如把一些具爭議的職銜名字修改,一改原本任由各專員人選自己在議會拉票的做法。

這顯示,馮德萊恩似乎開始懂得歐盟政圈遊戲的玩法。在選舉政治帶領一個團隊勝出大選舉,馮德萊恩未必勝任,但在主要政治勢力之間,在幕後使出政治手腕的能力,她卓卓有餘。

當然,全體歐委會高票當選,仍難掩議會碎片化對新一屆歐委會的挑戰,相對於之前歐委會大體上只需要迎合中右和中左陣營,馮德萊恩單是在歐洲議會便要同時應付4個「老闆」,中右、中左、自由派和綠黨,四派支持,缺一不可。

重提一次,新一屆歐委會只有27名專員,英國要求由12月12日大選後組成的新政府提名專員人選。對於歐盟來說,一日英國依然留在歐盟,就必須提名一個專員加入歐委會,以符合成員國和歐委會的法律責任。

同時,歐委會10月下旬已宣佈,原本的脫歐談判工作小組變成「對英關係工作小組」,脫歐談判代表巴尼耶(Michel Barnier,法國籍)出任這個小組的主管,意味他繼續處理脫歐餘下事務,而且在英國正式脫歐後,歐盟跟英國正式商議「後脫歐」歐英關係的談判,包括貿易協議,都是繼續由他負責。

另外,程序上,歐盟成員國領袖要對這一批新專員再表決一次,整個委任程序才算完成。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巴拿馬提前逾一年退出「帶路」 不會非法剝奪長和碼頭經營權

巴拿馬總統穆里諾(José Raúl Mulino) 星期四上午在例行記者會中宣佈,提前超過一年退出「一帶一路」 。

Bayrou挨過兩不信任動議 法國終於通過2025預算

法國國民議會 星期三晚大比數否決2條內閣不信任動議 ,總理貝魯(Francois Bayrou,文首照片)通過了就職一個半月後第一個重要考驗,而法國也終於通過了2025年預算案,稍為減輕了法國的財政危機。

【倫敦抗議「超級大使館」示威】港人擔心用作拘禁異見者 保守黨要員斥工黨站在錯誤一邊

英國倫敦星期六下午有大示威,要求工黨政府否決中國在塔村(Tower Hamlets)皇家鑄幣廠舊址興建新的「巨型大使館」計劃。看看英國媒體如何報導示威。

瑞典史上最嚴重槍擊案 槍手成人教育學校犯案致至少11人身亡

【文章上載於瑞典時間4日晚上11時1分,更新於5日清晨4時40分】 瑞典中部城市 Örebro 星期二中午發生槍擊案 ,有人在一間成人教育機構的校園內開槍殺人,警方在當天深夜通報最新情況時表示,事件造成至少11人死亡,包括行兇者,首相基斯騰遜(Ulf Kristersson)形容這是瑞典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

【Patreon文章】「美國接管加沙」的虛虛實實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