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回歸傳統的新議長

英國下議院星期一晚上選出了新議長,由工黨的Lindsay Hoyle當選,接替上星期四辭職、在任10年的John Bercow。作為議長,Bercow作風頗為高調,但估計Hoyle會回復傳統上議長保持低調的角色,盡量避免作出具爭議的決定。

在英式議會制,議長要保持中立,除了贊成和反對打平,否則不對任何議案投票,發言也盡量簡短,但Bercow傾向說話頗多,大家的形容是,如果用10個字就可以解釋他主持會議時的裁決,他會用上100個字。另外,Bercow也算是就不少議題表達了立場,例如以下議院管理者的身份,表明反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訪英時在國會兩院發表演說。相對之下,Hoyle應該不會有這些舉動,他說話一向單刀直入(並有頗強烈的英格蘭北部口音)。

Hoyle已擔任國會議員23年,62歲,由2010年起便擔任副議長至今,Bercow缺席時由他代為主持會議,而且英國下議員辯論預算案時,傳統上由副議長主持會議,所以大家對Hoyle主持會議的風格十分熟悉,這也是議員支持他出任議長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這次角逐議長的7名議員,拉票時全都強調會恪守議長中立的原則,會少說話,有意無意地暗批Bercow,所以就算不是Hoyle,新議長也應該不會像Bercow般出位。

文章標題原本想用「回歸低調」,但想了想,覺得議長低調與否,不只跟個人本身,還視乎形勢。Bercow過去3年要處理脫歐爭拗,尤其在脫歐協議的表決中,涉及政府和各方議員大量鑽議事規則的空子,議長因此必須作出大量裁決,而就議事工作如何進行的決定,又因為政府在國會不掌握多數議員支持,而變得對結果有影響——如果執政黨牢牢控制國會多數,議長如何裁決都可以通過政府想要的議案。

假設Hoyle在下屆國會仍是議長(大選12月12日進行,因此國會本週四就要解散,Hoyle只需要主持一、兩天會議),而下屆國會仍可能出現沒有政黨單獨獲過半數議員支持,過去一年就脫歐爭拗的國會癱瘓情況仍會出現,各界目光無可避免仍會落在議長身上。

Bercow曾公開表明自己在2016年的公投中投了留歐一票,因此令人覺得他的裁決針對脫歐。Hoyle從未披露自己的投票意向,而他所屬的英格蘭北部Chorley選區是支持脫歐的。

在文首的BBC影片截圖,是選舉結果公佈,Hoyle由議員座位走向議長座位的情況,你會看到他是由2名議員「拖」著他走的。這是英國議會傳統。在英國,議長一職長有超過7世紀的歷史,在未民主化的年代,議長的職責是向君主傳達議會的意見,如果君主不喜歡,議長便會惹來龍顏大怒,隨時被斬頭,因此議員不多想擔任此職,需要其他議員「拖」他走向議長寶座。現在不會再出現這情況,但這個傳統保留著,而議長致辭感謝同僚支持時,也會說一兩句好像不太想擔任議長、勉為其難出任此職的說話。

Bercow最令國際有深刻印象的,應是他叫議員保持秩序時所說的「Order」,在任10年說了1.4萬次。Hoyle過去9年也主持過不少會議,他當然也說過Order。究竟他怎樣說Order呢?以下是其中一次,事為2017年,當議員正在其他房間就一項脫歐議案表決時,正在議事廳內等候的一些SNP議員在唱《快樂頌》,此時Hoyle下令他們停止歌唱: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香港滿街普通話 西方金融家感疏離

《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