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普京:向烏發射新型「榛子」高超音速彈道導彈

俄羅斯總統普京 星期四晚宣佈 ,俄軍首度發射「榛子型」(Oreshnik)中程彈道導彈,附載不攜核武的高超音速彈頭,轟炸烏克蘭中部城聶伯(Dnipro),報復烏克蘭先後使用美製和英製的長程導彈襲擊俄領土。

《金融時報》首名女總編

英國《金融時報》昨天(12日)宣佈高層人事調動,擢升副總編輯Roula Khalaf(照片來自她的Twitter)為下任總編輯,接替擔任了此職14年的Lionel Barber,任命明年1月1日生效,她將是《金時》創刊131年歷史中,首名女性總編輯。

直至現時為止,英國報刊依然很少女性領導,大報中,只有《衛報》2015年起由女總編領導(Katharine Viner),政經週刊《經濟學人》也是由2015年起由女性擔任總編輯(Zanny Minton Beddoes)。

除了女性身份,Khalaf有兩個背景,都有令《金時》編採工作室及報導編採方向更多元化的意味。首先,她不是來自英國,她是英藉黎巴嫩人,在黎巴嫩內戰時期於首都貝魯特成長,母語是阿拉伯語和法語。

另外,Khalaf的新聞工作生涯長期涉及國際新聞報導,尤其是中東。她1995年加入《金時》,出任北非事務記者,主要採訪阿爾及利亞局勢,一年後成為中東事務記者,過幾年後升任為中東新聞編輯,統籌整個中東地區的新聞採訪,包括伊拉克戰爭及阿拉伯之春,然後擔任外交新聞編輯,統籌歐洲、中東及非洲的新聞報導,2016年升任為副總編輯,主要是管理報章在全球的所有駐外記者及編輯。相對地,Barber擔任總編輯前,他主要的採訪經驗集中在歐美,Khalaf的經驗會較他更國際化。

Khalaf是在美國攻讀大學,包括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國際關係碩士,1991至1995年在《福布斯》(Forbes)雜誌擔任撰稿員,她仍是初出茅廬的記者時,一篇關於證券經紀Jordan Belfort的人物特寫,令Khalaf日後十分著名,2013年電影《華爾街狼人》(The Wolf of Wall Street,另譯《華爾街之狼》)正是以Jordan Belfort的華爾街生涯為藍本,由Leonardo DiCaprio飾演他,而戲中有一、兩分鐘提及Khalaf,因為Khalaf的人物介紹報導中,曾貶稱Belfort為「扭曲版羅賓漢」,令Belfort在自傳(以及戲中的他)點名批評Khalaf為「《福布斯》雜誌的粗魯無禮記者」(an insolent reporter from Forbes magazine)。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典大臣有「恐蕉症」 幕僚須確保場地全無香蕉

瑞典傳媒星期三報導, 瑞典男女平等大臣 Paulina Brandberg(附圖)原來有「恐蕉症」(bananaphobia) ,她每次出席公開活動,她的幕僚在她抵達前都要確保場地一隻香蕉都沒有。

【中英峰會開場photo op】施紀賢一談黎智英 中國官員即「推走」英記者

中英舉行6年來首次親身見面的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趁在巴西出席G20峰會,星期一舉行雙邊會談。施紀賢表示,希望建立強大的英中關係,但 當他在容許媒體拍攝的峰會開場白,提及英國關注黎智英在獄中健康惡化的報導時,在場中國官員立即把全部2名英國記者「推出」會場 。

歐盟準外長Kallas:中國要為挺俄「付出更大代價」

獲提名為歐盟外交高級代表的卡拉絲(Kaja Kallas)星期二出席歐洲議會聽證會, 她批評中國暗中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中國需要為此付出「更大代價」 。

WSJ社論:釋放黎智英可零成本向美國釋出善意

《華爾街日報》星期六(16日)發表社論 ,表示習近平如果願意釋放黎智英及其他香港政治犯,可向美國釋出善意,又不會令中國損失什麼,指出國際對中國越來越有敵意之際,習近平要問自己,扣押黎智英是否值得中國所承受的代價?

香港滿街普通話 西方金融家感疏離

《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