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俄美同意開始討論結束烏戰 澤連斯基:會談猶如向烏發通牒

美俄外長 星期二在沙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了約4個半小時的會談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兩國達成4點共識,當中就烏克蘭戰爭問題,美國稱,兩國同意各自組成高級官員的團隊,開始找出盡快結束「烏克蘭的衝突」(the conflict in Ukraine)的途徑,結束衝突需要持久、可持續並為各方所接受。

最簡單方式續掌大權:留任總統

【本文在莫斯科時間下午4時20分更新了】

俄羅斯杜馬今天稍後將就修憲草案進行二讀,通過後,修憲內容大抵確定,留待4月22日全民公投通過作實。由1月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啟動修憲工作至今兩個月,傳過不少可讓他本屆任期2024年結束後續掌大權的方案,結果來到今天修憲衝刺階段,揭盅的答案原來是:繞過或廢除目前總統任期限制,讓普京可做總統至2036年83歲。

主流俄媒塔斯社和獨立俄媒 Meduza 都報導,有執政黨杜馬議員提出,廢除憲法中總統只能連續擔任兩屆的限制,方法仍未確定,可能是以憲法已修改為由,普京已連續擔任總統任期的計法歸零,任期限制不適用於普京這兩屆任期,亦可能是乾脆把憲法中的任期限制廢除。這名議員的解釋是,既然大家都想普京留任下去,為什麼要自製法律阻礙來阻止這個情況發生?

普京下午罕有地親往杜馬,跟議員會面,討論修憲工作。他在會面後表示,他反對撤銷總統任期限制,但亦可以接受把他已連任兩屆總統的任期在修憲後撤銷,從零開始計算。不過,他要在憲法法院確定「任期歸零」符合憲法精神,才正式支持這項修憲。

這意味,普京應會「永續總統」,之前的「扭扭擰擰」是要營造他是眾望所歸,詢眾要求下他才勉為其難留任總統。

從來沒有人懷疑過普京在2024年後仍會掌有實權,大家只在猜測手段。原本最被盛傳的方法是轉任國務委員會主席,並增加這個委員會的實權,因為修憲內容包括把這個委員會正式寫入憲法,提升其地位,而且國務委員會目前是可就任何事務——包括地方政務——提出建議,因此很適合作為「太上皇」。

另一個傳聞的方法是重覆2008-12年的情況,普京轉任總理,找一個傀儡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做總統,就算總統實權大過總理,但梅德韋杰夫也不可能採取打擊普京的措施。原本傳出修憲會把實權由總統轉移至總理和國會,令半總統制變成更像議會制,因此轉任總理也是一個可行方法。

不過,情況在上星期五起開始有變。普京在上星期五至週日期間,兩度表示無意在卸任後擔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因此「太上皇」方案被否決了。

基於原本吹風稱,修憲是把國會和總統的權力提升,因此近乎沒有人會估計普京將選擇留任總統來延續自己的權力。不過,這一、兩天卻傳出,修憲其實會進一步提升總統的權力!暫時仍未知道如何提升總統權力的細節。

【文首照片來自克里姆林宮】

背景閱讀:
1月時的文章: 「後普京年代」部署工作啟動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李韻晴被爆CV誇大工作經驗 銀行工作期間疑濫報開支

自去年宣讀秋季預算後一直面對政治壓力的英國財相李韻晴(Rachel Reeves)爆出醜聞, BBC星期四報導 ,她的CV誇大了她加入政壇前的工作經驗,而且在銀行工作時被調查濫用實報實銷開支。

慕尼黑汽車撞集會人群致28傷 24歲阿富汗政庇申請者當場被捕

【文章上載於德國時間13日下午1時44分,更新於下午5時58分】 德國慕尼黑 星期四上午發生汽車撞向人群事件 ,至少28人受傷,當中包括小朋友,駕車撞人的24歲阿富汗政庇申請者當場被捕,當局相信他沒有其他幫兇,市內沒有即時再發生類似事件的威脅。

川普未能上任24小時結束俄烏戰火 WSJ:美官員稱因中國撐俄所致

《華爾街日報》報導 ,中國過去數周向川普團隊提出協助結束俄烏戰爭的方案,報導引述不具名美國官員說,川普未能一如大選期間所說,上台24小時內結束戰火,是因為中國阻撓,中國持續支援俄羅斯,令俄羅斯有能力繼續打下去,拒絕停火。

川普:普京同意「立即」開始和談 美防長:烏重回2014邊界「不切實際」

克里姆林宮星期三表示, 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天跟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約90分鐘,表示願意跟川普合作,又說準備好跟烏克蘭談判 ,同意需要透過和平談判來達至長遠解決方法。

部長職位分配談不攏 奧地利極右組閣失敗

【文章已在奧地利時間12日下午6時45分更新,增加了總統發言】 奧地利極右自由黨(FPOe)領袖奇高(Herbet Kickl,文首照片) 跟第二大黨人民黨(OeVP)談判超過一個月後,星期三宣告組閣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