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最簡單方式續掌大權:留任總統

【本文在莫斯科時間下午4時20分更新了】

俄羅斯杜馬今天稍後將就修憲草案進行二讀,通過後,修憲內容大抵確定,留待4月22日全民公投通過作實。由1月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啟動修憲工作至今兩個月,傳過不少可讓他本屆任期2024年結束後續掌大權的方案,結果來到今天修憲衝刺階段,揭盅的答案原來是:繞過或廢除目前總統任期限制,讓普京可做總統至2036年83歲。

主流俄媒塔斯社和獨立俄媒 Meduza 都報導,有執政黨杜馬議員提出,廢除憲法中總統只能連續擔任兩屆的限制,方法仍未確定,可能是以憲法已修改為由,普京已連續擔任總統任期的計法歸零,任期限制不適用於普京這兩屆任期,亦可能是乾脆把憲法中的任期限制廢除。這名議員的解釋是,既然大家都想普京留任下去,為什麼要自製法律阻礙來阻止這個情況發生?

普京下午罕有地親往杜馬,跟議員會面,討論修憲工作。他在會面後表示,他反對撤銷總統任期限制,但亦可以接受把他已連任兩屆總統的任期在修憲後撤銷,從零開始計算。不過,他要在憲法法院確定「任期歸零」符合憲法精神,才正式支持這項修憲。

這意味,普京應會「永續總統」,之前的「扭扭擰擰」是要營造他是眾望所歸,詢眾要求下他才勉為其難留任總統。

從來沒有人懷疑過普京在2024年後仍會掌有實權,大家只在猜測手段。原本最被盛傳的方法是轉任國務委員會主席,並增加這個委員會的實權,因為修憲內容包括把這個委員會正式寫入憲法,提升其地位,而且國務委員會目前是可就任何事務——包括地方政務——提出建議,因此很適合作為「太上皇」。

另一個傳聞的方法是重覆2008-12年的情況,普京轉任總理,找一個傀儡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做總統,就算總統實權大過總理,但梅德韋杰夫也不可能採取打擊普京的措施。原本傳出修憲會把實權由總統轉移至總理和國會,令半總統制變成更像議會制,因此轉任總理也是一個可行方法。

不過,情況在上星期五起開始有變。普京在上星期五至週日期間,兩度表示無意在卸任後擔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因此「太上皇」方案被否決了。

基於原本吹風稱,修憲是把國會和總統的權力提升,因此近乎沒有人會估計普京將選擇留任總統來延續自己的權力。不過,這一、兩天卻傳出,修憲其實會進一步提升總統的權力!暫時仍未知道如何提升總統權力的細節。

【文首照片來自克里姆林宮】

背景閱讀:
1月時的文章: 「後普京年代」部署工作啟動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如期明天揭幕

瑞信週日確定會被瑞銀收購後,瑞信週一表示, 原定本週二至週四在香港舉行的「第26屆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將如期在香港舉行 ,原定集團主席Axel Lehmann和集團行政總裁Ulrich Körner來港主持會議,但現在改由瑞信的全球股票部主管 Neil Hosie 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