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戰鬥剛剛開始」 歐洲封城勢延長

「戰鬥剛剛開始。」這是法國總理菲利浦(Édouard Philippe)星期六(28日)就疫情發表全國演說時所說的話,指出之後4月首15天將較剛過去的15天更艱苦,呼籲國民要有心理準備。這個心理準備,除了武肺確診和死亡個案還會快速增加,還包括封城限制措施還會持續;而這個準備,也適用於全歐洲、甚至全世界(中國除外?)。


截至3月29日深夜,歐洲確診數字接近40萬,為393681,佔全球54.9%,死亡個案超過2萬,為24149,佔全球71.7%。

歐洲有23個國家的確診數字超過1000,8國破萬,歐洲十大國家為:
1、意大利  97689
2、西班牙  78898
3、德國  62095
4、法國  40174
5、英國  19522
6、瑞士  14829
7、荷蘭  10866
8、比利時  10836
9、土耳其  9217
10、奧地利 8743

死亡人數方面,歐洲有11國破百,十大為:
1、意大利  10779
2、西班牙  6618
3、法國  2606
4、英國  1228
5、荷蘭  771
6、德國  525
7、比利時 431
8、瑞士  300
9、土耳其  131
10、葡萄牙  119

歐洲抗疫有一種「進入新階段」的感覺,是因為多國的封城措施都原定3月底至4月初結束,例如意大利的封城是截至4月3日深夜,因此是時候要考慮應否延長。但我在3月20日所寫的文章,標題已是「意武肺死亡個案超中國 封城勢延至4月」,所以意大利等全歐洲國家整個4月都要封城,其實大家也應早已預料得到。

意大利,星期日(29日)的新增確診和死亡數字分別為5217和756,後者略較兩天前的近1000稍後,而確診數字增幅為5.6%,較前兩天的6.9%和7.4%回落,而且是首度在6%以下。不過,暫時很難說意大利的疫情已經見頂,大概一週前死亡數字也曾回落了約兩天,但很快也回升。

週末期間,意大利多名官員出來說,封城措施一定要延長,而據報之後解禁時也會漸進式實行,工業活動會先放行,而餐廳、酒吧、泳池、健身室、學校等這些多人聚集的設施會最後撤銷關閉令。

說「戰鬥剛剛開始」,是因為很多其他歐洲國家的疫情走勢是落後意大利大概一至三週,過去兩週意大利個案狂升的場面,現在才剛剛開始在其他歐洲國家出現。

西班牙是被視為很大機會成為「第二個意大利」,其確診和死亡個案都是排歐洲第二,遠遠高於第三,昨天新增死亡個案錄得破紀錄的838,新增確診個案是超過6000。西班牙有一點是較意大利更棘手的,西班牙是「多點開花」。

直至目前為止,意大利的個案仍高度集中在北部,特別是米蘭所在的倫巴底(Lombardia),但西班牙是接近平均分佈。首都馬德里的區域佔最多,超過2.2萬宗,佔全國個案約三成,但加泰隆尼亞都有1.6萬,毗鄰馬德里的兩個大區Castilla-La Mancha和Castilla y León,以及東北部的巴斯克,都各有超過5000宗。如果以每10萬人有多少個案來計算的話,問題更大,接近巴斯克的東北部兩個自治區Navarra和La Rioja個案數字不算很多,但每10萬人分別有307和514宗,較全國數字170高,而馬德里是每10萬大概有340宗。

西班牙內閣昨天通過,進一步限制經濟活動,決定經濟活動「冬眠」,只有必要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可以在家工作的公司,才可繼續運作。受影響的主要是生產非必要品的工業生產,以及建築地盤。新限制今天生效,直至4月9日深夜為止。

至於法國昨天再有292人死亡,累積數字升至2606,而昨天因武肺而不治的人士中,包括巴黎附近的上塞納省(Hauts-de-Seine)省長、曾在薩科齊年代擔任過部長的Patrick Devedjian,他終年75歲。法國的死亡數字暫時只包括在醫院過身的人,當局已預告,隨著他們快將開始把在老人院等其他地方因武肺而死的人士也納入統計,死亡數字屆時會急增。

法國政府之前已宣佈,現時的限制措施延長至4月15日;另外亦已訂購了大量醫療物資,包括超過10億個口罩(當中絕大部份從中國買入);而他們亦會將全國重症床位由5000增至1.4萬,並正在把最多個案的東部的部份病人搬往其他地區治療

上述說,全歐洲的封城很大機會將在整個4月都維持,在英國副首席醫療官Jenny Harries預告一個更長的時期:6個月

目前英國的限制措施會維持至復活節4月13日,Harries就說,第一次檢討封城措施會在3週內進行,之後大概每3週檢討一次,初步認為要用兩至三個月時間觀察,是否已徹底打敗疫情,而解除封城措施要漸進式落實,因此要完全回復正常,大概需要6個月時間。

6個月,頗有機會是全歐洲回復正常的時間表。但Harries強調,這個判斷仍有很多變數。

幾個歐洲大國來說,德國目前情況反而最穩定。儘管其確診數字為歐洲第三,超過6萬,但死亡數字只排第6。

德國很早就大規模進行檢測,相對較早地阻止更大規模的散播,而且其醫療系統似乎也是幾個歐洲大國中最健全、原本已有較多資源的一個。

【文首截圖為米蘭大教堂門前門可羅雀的情況,來自YouTube影片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瑞銀30億瑞郎收購 瑞信AT1債券全數注銷

【文章上載於瑞士時間19日下午1時53分,更新於下午8時44分】 瑞士政府週日晚7時半召開記者會,宣佈達成瑞銀(UBS)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拯救交易,瑞銀董事長 Colm Kelleher 在記者會宣佈,每股收購價0.76瑞士法郎,整體收購價約30億瑞士法郎,有167年歷史的瑞信將走入歷史。

歐央行QE 德股最受惠

歐洲央行本月開始進行量化寬鬆(QE)行動,最反對的是德國。現在歐洲QE進行,最受惠的原來是德國--德國股市DAX指數在16日首度升穿12000大關,當天大升2.2%,最終以12167點收市。分析員普遍看好德國股市今年升勢持續,不知閣下會否心動,投資一下德國股票?

盛傳週一開市前宣佈 UBS將收購瑞信

路透、彭博、WSJ、FT等國際金融媒體歐洲時間週日凌晨都報導,瑞士最大銀行瑞銀(UBS)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即將收購近日被指財務有問題的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Credit Suisse),很大機會在週一亞洲開市前宣佈達成協議。

習普峰會聲明:「俄羅斯需要中國繁榮,中國需要俄羅斯強大」

【文章上載於莫斯科時間21日下午5時4分,更新於22日凌晨零時44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二進行第二天訪俄行程,下午開始跟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舉行正式峰會,峰會聲明對中俄關係最新定調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並持續向前發展,形容:「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

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如期明天揭幕

瑞信週日確定會被瑞銀收購後,瑞信週一表示, 原定本週二至週四在香港舉行的「第26屆瑞信亞洲投資論壇」將如期在香港舉行 ,原定集團主席Axel Lehmann和集團行政總裁Ulrich Körner來港主持會議,但現在改由瑞信的全球股票部主管 Neil Hosie 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