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俄副防長涉貪被捕 「一戰封神」勢力下降

俄羅斯政府星期二晚通報,副國防部長 Timur Ivanov【文首照片】因為涉嫌貪污而被立案調查。由於 Ivanov 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的親信,Ivanov 下馬被視為紹伊古勢力下降,普京(Vladimir Putin)連任總統後,國內建制勢力之間開始洗牌。

CDU黨魁選戰 再由默克爾親信勝出

德國基民盟(CDU)今天中午選出新黨魁,由大熱門、人口最多州份北威州(Nordrhein-Westfalen)州長拉錫(Armin Laschet,照片來自他的Twitter)當選,連續第二次由最接近總理默克爾的路線的人當選,反映CDU黨內普遍仍希望維持默克爾路線,來迎戰今年9月的聯邦大選。

不過,這場CDU黨魁選戰只是9月大選的序幕,拉錫會否成為 CDU/CSU 總理候選人,言之尚早。

這次CDU黨魁選舉有3名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保守派默茨(Friedrich Merz)獲385票領先,壓倒拉錫的380票,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勒特根(Norbert Röttgen)僅獲224票而被淘汰;由於沒有人獲過半票數,需要進行對決投票,拉錫獲521票,擊敗獲466票的默茨。

選舉只有1001名黨代表有權投票,今天只進行網上黨大會及投票,各代表也會同時寄出紙張選票,CDU會核實這些紙張選票,之後才正式確認今天的結果。

CDU黨魁選戰的背景

自2017年大選,CDU表現不佳後,默克爾持續弱勢,黨內政敵私下準備向她逼宮,但默克爾在2018年秋季反客為主,主動提出不在該年年底尋求連任黨魁,放棄這個她當了18年的職位,逼政敵要在黨大會上跟她決戰。

默茨是較早期跟默克爾權鬥而不敵的CDU人士之一,原本攀升至CDU國會黨團領袖高位的他,被默克爾壓倒下,他2009年退出國會和政壇,到2018年默克爾政敵找回他來伺機趕默克爾下台。

由於離開政壇多年,而且CDU黨魁是由黨代表/黨幹部投票,而非全部基層黨員一人一票選出,因此在2018年的黨魁選舉,默茨不敵獲默克爾背書的AKK(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

不過,AKK接任黨魁後,一直被默茨等保守一翼抵制,未能團結黨內,她個人也有不少失誤,而且期間CDU在州選舉的表現也一般,令她最終在去年2月「投降」,突然宣佈辭去黨魁職務,並表明不會尋求成為 CDU/CSU 總理候選人。

於是,就有了這場黨魁選舉。選舉報名去年2月底已截止,當時我已寫過,拉錫獲來自保守派的聯邦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公開支持,因此拉錫一向勝算最大。

去年的文章曾簡介拉錫和默茨的背景,可重讀那篇文章

從今天得票來看,拉錫在首輪投票的得票較預期為高(亦即默茨的得票較預期為低),表現算是不俗。

不向左走,不向右走

這次黨魁選舉,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默克爾即將離開政壇後,CDU想走一條怎樣的路線?

今次3名候選人,剛好代表3條截然不同的路線。

默茨是保守路線,財政經濟政策走傳統大市場、小政府路線,盡量減稅及減少政府干預,社會議題十分保守,例如高度反移民/難民湧入,其主張隨時較科爾(Helmut Kohl)還保守,接近英美的保守派路線。

拉錫則是維持原狀一派的代表,他多年來都支持默克爾大部份政策,特別是繼承默克爾的經濟主張。在中國政策方面,拉錫「應該」是3個候選人,最貼近默克爾、最傾向頗重視德中/歐中經濟關係的一個(這一點,下面會再談)。

勝算最低的勒特根,則代表主張把CDU進一步拉向左翼一面的派系。在社會議題,例如移民議題,以及傳統社會階級的議題,例如勞工議題,勒特根相對會較默克爾保守,但他曾任環境部長,這個背景令他高度倡議要注重環保,包括在經濟財政措施上,考慮環保及對抗氣候變化的角度,他在這方面有點接近綠黨。

默克爾做了近16年總理,對CDU來說,由她2000年擔任黨魁計起,CDU更是經歷了21年的默克爾年代。而看極右的AfD崛起(雖然近期聲勢回落),CDU黨員無可避免會問:是時候大幅改變默克爾路線嗎?國民會否已厭倦了默克爾的作風?

如終,默克爾退下來,不純粹因為她已做了16年總理,還因為她已現疲態。

選舉結果顯示:CDU黨內決定穩定為先,在大選前夕,先保持默克爾路線,最多以這個基礎下逐步作出調整。

仍未解答的「K問題」

在外電、大部份德國以外地方的報導,寫法一定會是「拉錫當選CDU黨魁、成默克爾/德國總理接班熱門」,會形容CDU黨魁選舉將決定誰是下任總理熱門。

然而,這一點是錯誤的。

德國傳媒形容誰將接替默克爾出任下任總理(Kanzler / Kanzlerin),稱為「K問題」(K-Frage)。勝算不大的社民黨(SPD)去年8月率先回答,宣佈由並非該黨黨魁的財長蕭茲(Olaf Scholz)領軍大選,擔任總理候選人。

既然SPD也不找黨魁角逐總理一職,CDU也可以這樣做。

這次黨魁選舉原定去年春季舉行,但疫情關係,押後了兩次,到今天才以網上會議形式舉行。報名的候選人仍是去年2月底的3位,但德國整個政壇的形勢在這11個月間,已有大幅轉變。

當中最大轉變,是施潘憑著以聯邦衛生部長的身份,經常出來講解防疫措施,令他的知名度大增。目前而言,德國人仍尚算滿意政府的防疫工作,施潘也因此加分,在個人民望方面,現時是CDU內第二受歡迎的人物,僅次默克爾。

去年2月,施潘讓路給拉錫,是因為他在黨內保守派陣營內,實力不及默茨,而且他只有40歲,所以認為未是問鼎黨魁/總理職位的時候。

不過,CDU內及政壇很多人都認同,施潘現在已有足夠實力挑戰總理寶座,甚至認為他帶領CDU打贏選戰的勝算,較3名黨魁候選人都要高。如果未來幾個月,拉錫的民望仍然一般,可能還是改由施潘領軍。

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有民望的(默茨),在黨內缺人和,有人和的(拉錫),民望卻一般,未有一個在各方面都有一定水平的人,可做總理候選人。

秘密武器:CSU黨魁

當然,CDU還有最後一張百搭牌,那就是討論了超過一年的基社民(CSU)黨魁、拜仁/巴伐利亞州州長索德(Markus Söder)。

請記住,在聯邦大選中,CDU和CSU這兩個政黨是合組一張名單出選,CSU只在拜仁州出戰,而CDU只在另外15個州參選,然後在聯邦議會中合組成一個黨團。

CDU/CSU傳統上由較大的CDU派出總理候選人,但歷史上也試過兩次由CSU黨魁領軍,對上一次是2002年大選,當時默克爾仍未有足夠實力,因此由CSU黨魁出戰。至今仍未試過有CSU的成員擔任過聯邦總理。

過去一年,索德也經常就拜仁的疫情出來解釋,並獲全國電視台大量報導,因此他這一年來的全國知名度和支持度也大升。

CSU一向較CDU保守,而索德的立場未至於如默茨般保守,亦有做過州長的行政經驗,如果CDU內部沒有人,而且又想拉攏不滿默克爾的保守派選民的話,由索德角逐總理,未嘗不是一個方法。

3月14日就會有兩場州選舉,分別是巴符州(Baden-Württemberg)和Rhineland-Palatinate,究竟拉錫能否代表CDU/CSU角逐,要先看CDU在這兩個州的表現。

另外,在拍板總理候選人前,變幻莫測的德國疫情也可能左右結果。現時3個最有機會代表CDU/CSU爭逐總理的人士,拉錫、索德和施潘都是對付疫情的主要官員,如果他們處理的範圍有差池,他們的民望都隨時急跌,繼而影響誰任CDU/CSU總理候選人的討論。甚至不排除還有其他人選。

目前估計,應在4月前作決定,但不排除再押後,但應該要在7月初政壇放暑假前作最後決定,以便拉票。

CDU黨魁選舉,只是CDU/CSU總理候選人之爭的上半場。

最後補充兩點。

一、有關對中外交政策方面,目前主流看法是,德國政商界對中國的觀感越來越負面,而且已成形,現在主要是默克爾個人傾向維持「以商業帶動中國轉變」的政策,但只要她一走,下屆德國政府的對中立場一定較現時強硬。

問題在於:會變得有多強硬?這次3名黨魁候選人,甚至再包括施潘和索德共5人的話,拉錫應是對中國最溫和的人,勒特根則十分明確抨擊中國,如果拉錫擔任總理,德國對中立場「應該」變得最小。

但必須強調,這只是十分初步的估計。對德國政壇來選,對中外交不是最重要課題,內政議題對選戰更重要。另外,拉錫未有明確表達外交立場,上述只是根據觀察而估計。

而且,「後默克爾」的德國對中政策,除了誰當總理,還要看執政聯盟的組成。如果CDU/CSU夥拍綠黨執政,外長一職便很大機會由對中立場強硬的綠黨擔任。事實上,德國政府的任何政策,不純粹看哪個政黨的人做總理。哪些政黨會加入執政聯盟,這一點更重要。

二、全國民望穩定排第二的綠黨,也未決定誰任總理候選,目前最熱門的是兩名聯席黨魁 Annalena Baerbock 和 Robert Habeck 之間作選擇。


之前相關文章:

SPD率先回答K問題:財長領軍2021大選

拉錫突夥保守新星 接掌CDU看高一線

AKK下台——領袖終歸難靠欽點

下屆德國總理黑馬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德文差英文差唔見影 郭健早被質疑行跡可疑

就德國AfD(另一選項黨)今年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名單首位者(Spitzenkandidat)Maximilian Krah 的議員助理 郭健今天(23日)被指控替中國當間諜 ,不只德國傳媒,連英文媒體去年4月也有文章提及,議事廳內早有耳言,覺得郭健很可疑。

辛偉誠建議收緊失業福利 取消GP簽病假紙權力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 星期五表示 ,如果保守黨勝出下屆大選,政府將會取消普通科醫生(GP)簽署病假紙(sick note)的權力,揚言要改變英國的「病假紙文化」,並收緊失業福利,鼓勵更多人就業。

德拘捕AfD議員中國裔助理 涉替中國當間諜 監視海外異見人士

德國連續第二日傳出拘捕替中國當間諜的人士,這次是替極右政黨AfD(另一選項黨)歐洲議會議員 Maximilian Krah 擔任議員助理的43歲德國籍中國裔人士郭健。消息正值歐洲議會選舉投票前一個多月,而且 Krah 是 AfD 在今次選舉中的名單首位者,這宗案件較 昨天有關非法取得德國軍事技術 的案件敏感得多。

德國3公民被捕 涉替中國獲軍事技術

德國聯邦檢察署星期一(22日)上午宣佈 ,拘捕了兩男一女共3名德國公民,他們涉嫌替中國政府當間諜,協助中國從德國的大學取得重要軍事技術。

英起訴2男子 涉向中國洩密 一為反中議員小組研究員

英國去年3月拘捕2名男子,調查他們涉嫌替中國做間諜,滲透英國國會。事隔超過1年, 英國當局星期一宣佈起訴二人 違返1911年《官方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並正式開名,表示被告是去年已開名的國會前議員助理Christopher Cash(29歲),以及32歲的Christopher B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