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季節又到, 2023年醫學獎頒給2名發展出 mRNA (信使核糖核酸)技術的科學家,他們是美國學者 Drew Weissman 【照片右】和匈牙利學者 Katalin Kariko 【照片左】 。 評審委員會說,二人發現核苷(nucleoside)修飾,這是 mRNA 得以出現的關鍵技術,COVID19疫苗顯示,mRNA 有助疫苗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研發成功,協助世界應付現代其中一場最嚴重的人類健康威脅。 Kariko 1955年生於匈牙利,截至80年代中前在匈牙利就學和從事研究,之後到了美國的大學工作至今,包括1989年至2013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工作,2013年跳槽至德國企業 BioNTech,2022年從公司離職,2021年起至今同時擔任匈牙利 Szeged大學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的教授。 Weissman 1959年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大學畢業,1997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建立其研究團隊,因此跟 Kariko 做過同事,目前仍在賓大醫學院擔任教授,專門教授和研究疫苗。 二人2021年已獲頒「美國諾貝爾」的 Lasker 醫學獎 ,當時賓大發表聲明恭賀二人時說,他們在2005年發表的論文極具開創性,顯示之前多次研究令人失望的 mRNA 技術可以成為真,為這個範疇注入希望。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歐盟執委會在20日開會,討論了應否今年內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MES)的爭議,專管經濟的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卡泰寧(Jyrki Katainen,右)及貿易專員馬姆絲特琳(Cecilia Malmstrom,左,照片來自歐盟)在會後召開記者會。
歐盟各國在這個爭議上有很大分歧,那麼,應該怎樣解決這項爭議呢?馬姆絲特琳提出的方案就是「解決掉」這項爭議。卡泰寧說,大家應該忘掉「MES」這個字,20日的會議沒有討論MES爭議,而是專心討論「貿易防衛措施」——簡單來說,歐盟改為專心研究如何在中國獲得MES下,仍能在有需要時向中國貨品作出等同目前水平的關稅等懲罰性措施。
不在死結糾纏
這是很典型的歐盟解決爭議方法,儘管歐盟作出公佈時,大家仍感意外,並覺得「很有創意」。
在歐盟,當爭議涉及難以解開的死結,尤其是這個死結已變成一種「圖騰」,無論如何決定,其中一方都會覺得自己「輸了」時,通常都會先把這個「圖騰」拿走,然後再看各方實際利益是什麼,並找出方法解決。
在「MES」爭議中,「MES」就是那個「圖騰」,是否給予,都會有成員國覺得自己的訴求遭否決,因此,歐委會的做法是,不再在是否承認中國「MES」糾纏,改為拿回一條在2013年提出、但一直不了了之的「貿易防衛措施法例」去討論。
對於反對給予中國「MES」的國家,這個討論新方向可顯示,即使歐盟承認中國「MES」,歐盟仍有方法向中國作出現時水平的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而有了新的「貿易防衛措施」,承認中國「MES」的阻力便會少了,而且馬姆絲特琳強調,「貿易防衛措施」是可以向任何國家實施,不是針對中國(儘管大家知道這是鬼話),因此對於支持的國家來說,也有機會獲得他們所想要的東西。
改變貿易規則
所謂「MES」爭議,源自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世貿,當時「入世」協議規定,過了15年後,各國便要承認中國是「MES」。由於沒有「MES」,各國向中國實施反傾銷等貿易懲罰措施是可以較世貿規定的為高,因此中國要求各國今年年底信守承諾,承認中國「MES」。
除了解開歐盟內部的爭議,歐委會提出的新討論方向,也符合西方大趨勢,那就是世貿的規則已不符合西方利益,反而中國是最大受惠者,西方認為中國的市場仍未向他們作出很大開放,近年的鋼鐵爭議便令歐洲很不滿,因此西方繞過世貿來改變全球貿易規則。
所謂「MES」世貿成員國也可向他們作出嚴厲懲罰,理念基本上跟美國的TPP差不多。
魔鬼在細節處
歐盟承認「MES」但加快推出「貿易防衛措施」,對中國是有利還有害呢?目前仍未知道。
歐委會強調,歐盟內部改談「貿易防衛」,不代表一定會承認中國「MES」,而馬姆絲特琳已表明,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問題。
另外,歐委會將在夏季就「貿易防衛」細節作內部討論,之後推出,目前仍不知道「貿易防衛」的細節,要待細節出爐,才知道日後的反傾銷措施有多嚴厲。
延伸閱讀:
今年2月文章:不滿中國傾銷 歐鋼鐵業示威
歐盟各國在這個爭議上有很大分歧,那麼,應該怎樣解決這項爭議呢?馬姆絲特琳提出的方案就是「解決掉」這項爭議。卡泰寧說,大家應該忘掉「MES」這個字,20日的會議沒有討論MES爭議,而是專心討論「貿易防衛措施」——簡單來說,歐盟改為專心研究如何在中國獲得MES下,仍能在有需要時向中國貨品作出等同目前水平的關稅等懲罰性措施。
不在死結糾纏
這是很典型的歐盟解決爭議方法,儘管歐盟作出公佈時,大家仍感意外,並覺得「很有創意」。
在歐盟,當爭議涉及難以解開的死結,尤其是這個死結已變成一種「圖騰」,無論如何決定,其中一方都會覺得自己「輸了」時,通常都會先把這個「圖騰」拿走,然後再看各方實際利益是什麼,並找出方法解決。
在「MES」爭議中,「MES」就是那個「圖騰」,是否給予,都會有成員國覺得自己的訴求遭否決,因此,歐委會的做法是,不再在是否承認中國「MES」糾纏,改為拿回一條在2013年提出、但一直不了了之的「貿易防衛措施法例」去討論。
對於反對給予中國「MES」的國家,這個討論新方向可顯示,即使歐盟承認中國「MES」,歐盟仍有方法向中國作出現時水平的反傾銷及反補貼關稅;而有了新的「貿易防衛措施」,承認中國「MES」的阻力便會少了,而且馬姆絲特琳強調,「貿易防衛措施」是可以向任何國家實施,不是針對中國(儘管大家知道這是鬼話),因此對於支持的國家來說,也有機會獲得他們所想要的東西。
改變貿易規則
所謂「MES」爭議,源自中國在2001年12月加入世貿,當時「入世」協議規定,過了15年後,各國便要承認中國是「MES」。由於沒有「MES」,各國向中國實施反傾銷等貿易懲罰措施是可以較世貿規定的為高,因此中國要求各國今年年底信守承諾,承認中國「MES」。
除了解開歐盟內部的爭議,歐委會提出的新討論方向,也符合西方大趨勢,那就是世貿的規則已不符合西方利益,反而中國是最大受惠者,西方認為中國的市場仍未向他們作出很大開放,近年的鋼鐵爭議便令歐洲很不滿,因此西方繞過世貿來改變全球貿易規則。
所謂「MES」世貿成員國也可向他們作出嚴厲懲罰,理念基本上跟美國的TPP差不多。
魔鬼在細節處
歐盟承認「MES」但加快推出「貿易防衛措施」,對中國是有利還有害呢?目前仍未知道。
歐委會強調,歐盟內部改談「貿易防衛」,不代表一定會承認中國「MES」,而馬姆絲特琳已表明,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問題。
另外,歐委會將在夏季就「貿易防衛」細節作內部討論,之後推出,目前仍不知道「貿易防衛」的細節,要待細節出爐,才知道日後的反傾銷措施有多嚴厲。
延伸閱讀:
今年2月文章:不滿中國傾銷 歐鋼鐵業示威
示芒老师好,您这段介绍里的facebook的link可否设置成hyperlink?这样会多少方便click,谢谢!
回覆刪除歡迎來到這個關於歐洲最新政經動態的網誌!
已有Facebook專頁,得閒去看看並畀個讚! http://www.facebook.com/europechinese
多謝Simon老師!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