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發表專題報導,題為 <北京如何控制香港的金融中心——並把西方拋諸腦後> 。
談歐洲很難不繼續寫債務危機。13日傳出,中國政府考慮大量購買意大利債券,以出一分力協助意大利。消息對全球金融市場都有個幾小時的利好影響。有關消息可看右面twitter的那個鏈結,或是這兒。
上述是大部份人所流傳的版本,主要是源自英國《金融時報》在香港時間13日凌晨左右發佈的報導,印象中該報導應該是來自意大利政府的消息。有這個傳聞,是因為領導中投(拿中國部分外匯儲備四出投資的一個基金)的樓繼偉確實曾到訪意大利。但另一個版本、意大利安莎通訊社的報導(英文版本)則指,樓繼偉是尋找意大利的「商業投資」,是實業或者是如港口等這類資產,而不是買意債。
我沒有內幕消息,但個人傾向相信,意大利確有向中國提出買意債的要求,但卻是意官員刻意放風,出口術穩住市場信心,實際上中國未必有這個想法,或至少短期內不會成事。亦即是好像香港的娛樂新聞般,意大利「靠癡」中國「博上報」,中國只是「被擺上枱」。
這亦跟中國在歐債期間的遭遇一樣:中國想買的,例如港口或希臘一些島,歐洲國家拒絕;歐洲推銷的就是沒有人想買的「公仔紙」(債券)。
PS:我在twitter亦寫到,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將在16日特地由美國飛往波蘭,出席歐盟財長會議,是「歐洲主權何在?!」。
大家或者覺得美國不想歐洲崛起挑戰美國,而且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都想插手。前者應該是對的,但後者就未必,其實美國一向想歐洲自己處理歐洲以至其「後院」(即北非)的事務。蓋特納這麼罕有地列席歐盟財長會議,令我想起90年代南斯拉夫內戰,歐洲各國遲遲不能平息戰爭,最終都是要美國派兵「平亂」;而這次可能同樣是歐洲自己解決不了債務危機,最終又要美國(拉中國一同)出面收拾殘局。對於那些想歐洲「統一」增加歐洲影響力的「親歐份子」而言,真尷尬!
歐盟內都鬼打鬼⋯⋯點可能解決事情。
回覆刪除不計歐盟委員會同歐洲央行,歐元區都有17個國家、17把口,當A國說一些東西令大市上升時,就會有B國做某些事抵銷,十分有趣,對於要跟大市的我而言,真的無言以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