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Gucci女」首相


丹麥選舉,有一點必須寫寫的。候任首相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其實以愛穿名牌衣服、經常帶名牌手袋而見稱的,因此剛擔任社民黨黨魁時被戲稱為「Guccie Helle」,即「Gucci女」。看看上面她宣佈勝選、來自丹麥電視台DR的網上片段,大家又覺得她是否真全身名牌、「太閃」呢?

這一點曾經被人不斷攻擊,畢竟領導的是代表工人利益為主的社民黨,形象如此「上等人」,有點那個。據聞曾有黨員在內部會議中當著眾人面前批評她這一點,而施密特的回應是:社民黨不需要人人都好像你般穿得如糞便般(廣東話是「一pat屎」)!!!!!

說回正經。究竟這次大選有什麼改變、有什麼意義呢?


1:對全歐洲有沒有啟示作用、預示左派回朝?

正如上一個post所寫,我認為:沒有。早前葡萄牙是右派取代左派,11月的西班牙大選亦應是右派取代左派政府(如果在失業率20%下,西班牙人民黨黨魁拉霍伊可以連續第三次大選帶領導落敗,他應該要去切腹),明年法國總統大選,難言左派必勝、現總統薩爾科齊一定下台。

要說趨勢,只能說選民「反現任者」。但這是危險的,因為這代表國民「為反而反」,在生活困境下不斷轉換執政黨(兼政策),除非新上台者十分強勢,有清晰願景及執行力,能提出一條道路帶領國家走出困境,一如1980年代的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否則目前任何政府更迭都只是過渡性質。

2:會令丹麥的政策有何改變?

丹麥過去十多年的大選都主要圍著移民問題,但這次少有地討論經濟。因此,在移民問題上,當極右的人民黨變成全反對黨、而非支持政府的非執政黨,新政府或者會少數放寬十分極端的措施,例如早前重設與德國和瑞典接壤邊境關卡,但整體政策方向仍會從緊。

在經濟上,最大分別應該是政府開支。究竟削減赤字要放在多優先的考慮,以及應否加稅(或加稅與削支之間的比例)來彌補赤字,是目前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政治議題,丹麥中間偏左「紅營」是要求增加政府開支以改善福利,多了的赤字由加稅彌補,反對中間偏右「藍營」主張寧犧牲福利也要削赤、不應大幅加稅的主張,因此公共財政管理會是大選後最重要改變。

但在其他經濟政策上,尤其是社會福利上,增加開支不代表丹麥的福利會變得十分優厚。施密特主張每人每週多工作一小時(或曰「12分鐘計劃」,因為平均每天多工作12分鐘),而公司同時給OT薪金,以便工人薪金增加,而全國生產力也會增加,這絕不是什麼「福利主義」。不過,丹麥社民黨1990年代執政時,已提出過所謂「靈活/保障制」(flexicurity,詳情可看英文維基百科),放寬工人勞工權力保障,因此施密特的政策方向不算是新事物。

3:極右盛極而衰嗎?

其實這次丹麥選舉最重要之處,在於極右人民黨的支持度是否下降。由1990年代開始,歐洲極右政黨不斷冒起,瑞典最新一次大選,極右政黨首度跨過進入議會的門檻,芬蘭的正統芬蘭人黨議席大增,法國國民陣線黨魁在總統大選支持度上又高企,因此令人認為,在金融海嘯下,歐洲極右進一步擴張勢力。

不過,另一北歐國家挪威本週較早時的地方選舉中,極右政黨得票率大降,而之前的民調都顯示,丹麥人民黨這次得票應該下降,因此各界注視人民黨的表現。結果是得票率由13.9%降至12.3%,議席減少3席至22席。要spin的話,當然可以說「丹麥極右衰落了」,但我不認為極右在丹麥的支持度真的崩潰了。至少,人民黨仍是第三大黨,而這次輸得最慘的是「藍營」另一政黨保守人民黨(得票率10.4%降至4.9%,議席減少10席至8席)。

4:丹麥繼續極右嗎?

當然,丹麥人民黨這次確實傷了元氣,但不是因為自己失了民心,而是其盟友輸了。

這要說一說丹麥的政治慣例。雖然大家把丹麥國會內所有政黨分做藍營和紅營,但實際上,執政的往往是少數派政府,包括剛敗選的政府。同一陣營中,有些政黨會表示要求政府必須接納其某一、兩點政綱,該黨便會答應在任何信任動議中支持政府,但不會入閣,以保留在其他政策討價還價的靈活度。

過去10年藍營執政年代,人民黨在移民政策有極大影響,大得外國人或以為人民黨是執政黨,便是利用上述機制來發揮影響。因此,人民黨在這次大選中的最大損失是其盟友在野,紅營政黨一定不會接納人民黨的移民政策。

亦因此,施密特上台,大家都在緊盯紅營內另外兩黨動向,這兩黨是大選最大贏家,分別是激進自由黨(得票率由5.1%增至9.5%,議席增加8席至17席;雖云「激進」,但此黨屬中間派),以及極左的紅緣聯盟(得票率2.2%大增至6.7%,議席急升8席至12席;紅者為之前的共產黨)。正如上述機制,再加上社民黨這次大選結果其實是逾100年來最差的(議席其實減少了1席至44席,而藍營的自由黨反而增加1席至47席,仍是最大黨),因此施密特的政策將很受這兩個政策理念有很大差距的政黨。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國民寧往曼谷新山旅遊 新加坡食肆結業潮加速

路透 星期四報導 ,新加坡食肆倒閉的步伐加速,今年以來平均每個月有307間食肆結業,較去年的254間再加快,而2022和2023年是230間左右。

暫停實施對美報復關稅90天 馮德萊恩:給談判一個機會

歐盟成員國周三才通過反制美國鋼鋁關稅的措施,準備下周二實施首批報復關稅,但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 周四中午突然發表簡短聲明 ,宣佈全部反制美國關稅暫緩實施90天,表示歐盟「希望給談判一個機會」。

「黑紅聯合政府」組成 默茨5月初就任總理

德國 組成「黑紅聯盟」政府 ,CDU(基民盟)黨魁默茨(Friedrich Merz)星期三下午聯同CSU(基社盟)黨魁索德(Markus Soeder),以及SPD(社民黨)2名聯席黨魁克凌拜(Lars Klingbeil)和 Saskia Esken 一同會見傳媒,介紹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默茨表示,計劃新政府在5月初就職。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歐盟通過25%關稅反制美國 最快下周公佈第二波反擊方案 匈牙利投反對票:貿戰升級不是答案

歐盟執委會星期三宣佈, 成員國當天通過第一波反制美國的關稅,向一些美國貨品實施25%關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