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星期五(28日)強烈地震觸發曼谷翟度翟區(Chaktuchak)正在興建的國家核數署大樓塌樓意外,中國親切關心泰國情況,中國駐泰大使韓志強(截圖左)星期日上午親自到泰國政府大樓,並攜同中國應緊管理部一名地震及隧道倒塌拯救專家,拜訪內政大臣亞努丁(Anutin Charnvirakul,截圖右)。
近日香港有關「蝗蟲」的辯論,令我想起7年前德國政壇也有過使「蝗蟲」的比喻。
那是社民黨仍是德國最大執政黨的年代,那是金融危機仍未爆發、基金四出高價收購公司然後以更高價賣出圖利的年代,那是德國就業市場仍面對勞工改革、工人仍面對頗嚴重失業及薪金低迷的年代。
社民黨主席門特費林(Franz Muentefering)在2004年年底一個黨內部會議中,以「一群蝗蟲」來比喻私募基金,理由是這些基金透過借款來收購公司,不斷裁員和精簡架構以提高盈利後,再出售公司或上市來賺快錢,不理被裁員工的生計,不理公司所在地的社會因有一大班員工失去工作而所受的打擊(需知道,外國有很多鎮是靠單一公司聘請大量員工,一旦公司撤出該鎮或大量裁員,該鎮政府及其他依賴向這些工人提供服務的人士的收入都會沒有着落),情況就如同一群蝗蟲,只會季節性地來到一個地方,吃掉所有農作物後便走掉。
蝗蟲比喻之後繼續在黨內流傳,最終被爆出來,金融界、商界以至「蝗蟲來源國」美國固然不滿,批評這是民粹,甚至是反資本主義,是想搞共產主義。但門特費林企硬,繼續公開這樣形容,之後還列出一張「蝗蟲清單」,點名指高盛、德意志銀行、一個德國投資基金和九間外國私募基金是「蝗蟲」。
當時是2005年上半年,社民黨民望大落後,「蝗蟲」比喻被視為該黨為之後的大選作準備,挽救民望。不斷面對公司撤出海外的德國人當時對這個比喻十分受落,但最終社民黨還是落敗,未能連任總理一職。
那是社民黨仍是德國最大執政黨的年代,那是金融危機仍未爆發、基金四出高價收購公司然後以更高價賣出圖利的年代,那是德國就業市場仍面對勞工改革、工人仍面對頗嚴重失業及薪金低迷的年代。
社民黨主席門特費林(Franz Muentefering)在2004年年底一個黨內部會議中,以「一群蝗蟲」來比喻私募基金,理由是這些基金透過借款來收購公司,不斷裁員和精簡架構以提高盈利後,再出售公司或上市來賺快錢,不理被裁員工的生計,不理公司所在地的社會因有一大班員工失去工作而所受的打擊(需知道,外國有很多鎮是靠單一公司聘請大量員工,一旦公司撤出該鎮或大量裁員,該鎮政府及其他依賴向這些工人提供服務的人士的收入都會沒有着落),情況就如同一群蝗蟲,只會季節性地來到一個地方,吃掉所有農作物後便走掉。
蝗蟲比喻之後繼續在黨內流傳,最終被爆出來,金融界、商界以至「蝗蟲來源國」美國固然不滿,批評這是民粹,甚至是反資本主義,是想搞共產主義。但門特費林企硬,繼續公開這樣形容,之後還列出一張「蝗蟲清單」,點名指高盛、德意志銀行、一個德國投資基金和九間外國私募基金是「蝗蟲」。
當時是2005年上半年,社民黨民望大落後,「蝗蟲」比喻被視為該黨為之後的大選作準備,挽救民望。不斷面對公司撤出海外的德國人當時對這個比喻十分受落,但最終社民黨還是落敗,未能連任總理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