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4天內逾300次微震 希臘Santorini島高度戒備強烈地震

希臘旅遊勝地 Santorini 島高度戒備快將有強烈地震 ,因為當地附近的海底上周五至周日共3天內有大概200次輕微地震,不少居民、遊客和工人已乘搭輪船和飛機,撤離 Santorini,渡輪和航空公司未來兩天將把班次增加一倍,疏導人群。

一次大戰100週年

比利時Liege市今天(4日)將舉行第一次世界大戰100週年紀念活動,十多國歐洲領袖將會出席,而如果大家主要看英國傳媒的話,他們、以至英國政府都會把焦點放在8月4日的活動。

與此同時,法德兩國在3日舉行了一戰100週年紀念活動,上面是法國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和德國總統高克(Joachim Gauck)在當天出席活動時的照片。

大家有留意的話,其實早在6月底各大傳媒已開始報導一戰爆發100週年的活動,我也有寫過一篇po,而7月底又有一輪有關一戰爆發的報導,例如教宗方濟各借一戰爆發100週來呼籲以巴、烏克蘭等各地停止戰爭。究竟為什麼好像天天都是一戰爆發100週年?


原因很簡單:一戰爆發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真的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分一次過開始。
6月28日是奧地利皇儲、費迪南大公(Franz Ferdinand)遇刺事件,這件事一般被視為一次大戰的導火線。但事件後,奧匈帝國不是立即入侵他們指要為暗殺負責的塞爾維亞,而是兩國以至歐洲各國之間有一輪外交博奕,到最後各方計算失敗,大家以為對方會被自己的強硬嚇退,最終玩出火。

因此,一些傳媒報導方濟各的講話提及一戰爆發100週年,是指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即首個宣戰公佈的一天。之後,俄羅斯和德國各自以塞爾維亞和奧匈帝國的盟友而向盟友的敵國宣戰。8月3日,是德國向法國宣戰的日子。

4日,則是德國入侵比利時,以致英國向德國宣戰的日子。當時,比利時是中立國,但德國要盡快擊敗法國,最快的路線是經過比利時。而如果大家看地圖,若奪取比利時沿岸,歐陸國家便可以有根據地攻擊英國,因此英國向德國宣戰。自此,歐洲主要國家都全部宣戰,一次大戰爆發。

大家看到上面的照片,不知有何想法?或是有沒有想法?兩名上了年紀的男子一時「擁作一團」,一時又手牽手,是有政治意味的。1984年,當時的法國總統密 特朗(Francois Mitterand)和德國總理科爾(Helmut Kohl)在Verdun紀念一次大戰爆發70週年時,便有以下二人手牽手的經典一幕,以示兩國友好:

這次舉行紀念活動的Hartmannswillerkopf,也有特別意義。該處是其中一個法國紀念一戰陣亡士兵墓地及紀念碑的地方,墓地安葬了死於Hartmannswillerkopf之役的士兵。Hartmannswillerkopf是在法國東部的一個略為高了出來、近1000米的山頭,所謂Hartmannswillerkopf之役,其實主要是戰壕戰,亦即雙方掘了戰壕,大部份時間隔著戰壕互相炮擊,但又互相不能突破對方防線。Hartmannswillerkopf是一戰初期戰鬥較激烈的地方,去到中後期,雙方把戰鬥重心移至戰壕其他地方,只在Hartmannswillerkopf留有最低限度數目的士兵便算。

Hartmannswillerkopf目前在法國東部省份Alsace,又是另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地方。歷史上,這個夾在法德之間的地方,主權多次在兩國之間易手,而在3日的紀念活動中,除了法國國旗,還有歐盟旗和德國旗,某程度也象徵著,法德兩國不再就領土爭個你死我活。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王毅叫盧比奧「好自為之」 盧比奧:美國嚴重關切北京脅迫台灣

【更新了有關中國外交部英文版新聞稿的部份】 盧比奧(aka魯比奧)星期五首度以美國國務卿身份跟中國外長王毅通電話。

為格陵蘭激烈爭拗 丹麥美國領袖通電話「炒大鑊」

英國《金融時報》 星期五引述5名現任及前任歐洲官員報導 ,丹麥首相費德芯(Mette Frederiksen)上周跟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約45分鐘,形容這次對話「糟透了」(horrendous),氣氛極度惡劣,將令歐洲更相信川普可能採取危險舉動,奪取格陵蘭。

羅浮宮大翻新 東翼增設第二入口 《蒙娜麗莎》遷入獨立展館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星期二到了羅浮宮, 宣佈這個博物館大翻新的計劃 ,包括增設第二個主要入口,並把最多人觀看的《蒙娜麗莎》放入獨立展覽空間,跟其他展品區隔。

去年火車站簷篷倒塌怒火仍未息 塞爾維亞總理Novi Sad市長雙雙下台

【文章上載於塞爾維亞時間28日上午8時57分,更新於同日晚上10時】 塞爾維亞首都 貝爾格萊德星期一發生了24小時堵路大示威 ,抗議去年11月 Novi Sad (諾維薩德)火車站客運大樓簷篷倒塌意外涉及政府舞弊,要求有人要為此問責。

【Patreon文章】長期友好幾十年 哥倫比亞美國突然鬧翻

[全文可訂閱 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