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減息憂慮再推低歐銀股 滙控渣打英股價較香港價低逾11%

歐洲股市星期五繼續受關稅戰困擾而大跌,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創2020年春季武肺第一波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由於預計歐洲各地央行將要減息挽救經濟,歐洲銀行股大跌,星期四跌了5.5%後,周五再挫8.5%。

【當霹靂舞登上奧運殿堂】

巴黎奧運今晚揭幕,本屆唯一新增項目是霹靂舞(奧運官方英文名稱為breaking,不用breakdance),相信很多人會問:霹靂舞是運動、體育嗎?為何會加入霹靂舞?

國際奧委會(IOC)新增霹靂舞的原因很簡單,因為IOC要挽救奧運「收視」,確保奧運仍吸引很多人觀看,而「都會區年輕人口」是奧運嚴重流失的群組,所以奧運需要年輕化,加入年輕人喜歡玩、喜歡看的運動。

霹靂舞很符合這個目標:年輕,而且是很「都會」(urban)的活動。另外,包容和可持續發展都是奧運長期改革的方向,霹靂舞較社區化,相對來說不同階層都可參與,而且不需要很多設備,很便宜就能玩。

對奧運東道主來說,霹靂舞不需要興建新場館,不會造成太多浪費。今屆比賽在協和廣場舉行,在尾二那天完成全部比賽後,可以立即拆除臨時設施,翌日變回公共場所。由於每場一對一的比賽,每名參賽者每輪只跳60秒,每場比賽只鬥兩至三輪,所以很快就能完成,女子組和男子組各只用一天就結束,兩組都是下午4時開始,晚上9時15分知道金牌得主。

其中一個看看IOC將會加入什麼項目的指標是青年奧運會。IOC在2010年舉辦首屆青年奧運會,讓15-18歲人士參加,除了推廣青年和兒童運動,IOC也借這個活動試水溫,先在青年奧運引入新運動,受歡迎的話就引進正式奧運。

2014年南京青年奧運推出運動攀岩和滑板為表演項目,這兩項運動在2020東京奧運開始推出,而東京奧運首次登場的運動攀岩、滑板和滑浪都符合上述年輕化的目標。霹靂舞在201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年奧運首度舉行,反應熱烈,門票銷售及現場觀眾反應都很好,而且似乎很適合網絡年代,這些比賽的總觀看人數超過100萬,這令IOC內很多原本對霹靂舞有懷疑態度的人都接受這項活動納入奧運。
基本上,這4項活動都是社交媒體很多人post和share,反映IOC要考慮社交媒體熱度的因素。

東道主法國也是霹靂舞成為奧運項目的原因之一。

現時IOC要求主辦城市必須舉行若干「核心項目」(今屆有28項),另外東道主有5個名額,可加入自己想舉辦的項目,以吸引主辦城市及國家本地居民的興趣。上屆東京把這5個名額用在運動攀岩、滑板、滑浪、壘球/棒球和空手道,巴黎只用了4個名額,當中運動攀岩、滑板和滑浪跟上屆重覆。
法國奧委會解釋,霹靂舞有青年、都會的元素,而且他們希望有藝術氣息的比賽項目,並希望在戶外舉行,走出室內體育館,所以要求加入霹靂舞。

有趣的是,當奧運2028年來到霹靂舞發源地美國,這一屆的洛杉磯選擇剔除霹靂舞,5個額外項目變成:板球、腰旗美式足球(Flag football)、壁球、壘球/棒球以及棍網球(lacrosse),運動攀岩、滑板和滑浪升格為「核心項目」。

順帶一提:巴黎奧運還其他新增項目的,包括「風箏滑浪」(kiteboarding),但這是撥入帆船類(sailing)比賽下的細項,只當作帆船比賽內部調整,所以不算作新增項目。

奧運逾百年來一直有增刪項目,而霹靂舞最能突顯奧運以至運動的概念不斷隨時代改變,當大家在奧運看到一個比賽,會有現場主持作評述,以及一名DJ即場打碟,便更能感受運動不再只是跑得最快、游得最快,一些有表演成份、同時對體能要求很高的活動都變成運動。

這種「表演類運動」進入奧運、以至廣泛推廣成運動比賽的一大難題是評審主觀,跟跑步游泳只以時間定勝負,或者球類競技用分數比拚有很客觀的標準不同。為了符合奧運要求,奧運霹靂舞比賽用上9個評審,較一般國際霹靂舞比賽只有3或5名評判多很多,盡量令結果客觀。

評審要以5個準則來評分,包括:技巧、肢體詞彙(vocabulary)、執行、音樂感和原創性,每項各佔總分五分之一,但評審不是在每一輪鬥舞完結後逐個打分,而是在比賽期間,以數碼滑桿的方式即時給出當下覺得哪個B-Boy或B-Girl較優勝。

不過,力求客觀的規範化也令一些霹靂舞愛好者不喜歡。霹靂舞源自紐約的 Hip Hop 文化,潛意識是反抗主流,而且作為一種藝術,應該沒有絕對哪種跳法較佳的想法,儘管登上奧運舞台,讓更多人接納和認識,這是好事,但也擔心會令霹靂舞變得僵化,失去活力和創造力。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美制裁林定國、蕭澤頤、區志光、董經緯、王忠巡、趙詠蘭共6人 稱港執法部門有時叫美方直接接觸中國對口單位

【文章上載於香港時間4月1日凌晨2時24分;已更新了中國香港政府的回應聲明】 美國政府 3月31日宣佈「川普2.0」首次制裁香港高官的措施 ,涉及6名官員,包括據報快將退休的警務處長蕭澤頤。

瑪蓮勒龐挪用公款罪成 判囚2年即時DQ參選權5年 恐無緣角逐2027總統大選

【文章上載於法國時間31日中午12時48分;文章已更新,修改了瑪蓮勒龐需要辭去議員職務的錯誤內容】 法國巴黎一個法院星期一 上午裁定極右國民聯盟(RN)領袖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等25人挪用歐洲議會公帑的罪名成立 ,並裁定全部25名罪成的人士褫奪擔任公職權利,其中瑪蓮勒龐被重判DQ擔任公職資格達5年,這項判罰即時生效。

皇家騎警調查「捉鄭敬基」言論 加拿大自由黨議員蔣振宇退選

加拿大皇家騎警(RCMP)周一表示會調查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自由黨議員蔣振宇(Paul Chiang)「捉鄭敬基去中國總領事館」的言論後, 蔣振宇同日深夜宣佈退選 。

蔣振宇曾稱「捉鄭敬基到中國總領館」 保守黨促卡尼撤回蔣提名

加拿大 已經進入聯邦大選期約1周,4月28日投票 ,大多倫多地區的萬錦—于人村(Markham-Unionville)自由黨議員蔣振宇(Paul Chiang)約2個月前的一番言論被翻舊賬,並成為全國焦點之一,他曾建議加拿大記者把保守黨候選人鄭敬基(Joe Tay)捉去中國駐多倫多總領事館,以領取中國香港警方國安處的100萬港元懸紅獎金。

中國大使攜救災專家 拜訪內相關心曼谷塌樓

緬甸星期五(28日)強烈地震觸發曼谷翟度翟區(Chaktuchak)正在興建的國家核數署大樓塌樓意外,中國親切關心泰國情況,中國駐泰大使韓志強(截圖左)星期日上午親自到泰國政府大樓,並攜同中國應緊管理部一名地震及隧道倒塌拯救專家,拜訪內政大臣亞努丁(Anutin Charnvirakul,截圖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