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Patreon文章】貿戰趨勢還看蘋果(二之一):取代中國工廠的是印度,不是越南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文章】美國的政治暗殺文化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川普並非美國第一個前總統競逐重返白宮時遭槍擊,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12年參選時也曾遇到槍擊並大難不死,事發地點是密爾沃基,正好本週的共和黨全國大會在這個城市舉行,發生襲擊的酒店現在掛上牌匾【附上照片】,紀錄老羅斯福曾在這裏遇襲。

美國至今有4個總統任內被殺,全部都是被槍殺,依次為1865年的林肯、1881年的 James Garfield、 1901年的 William McKinley 和1963年的甘迺迪。對上一次總統遇刺身亡是61年前的事,不算是「史前」發生的事。

如果計及總統參選人,以及沒有身亡的暗殺企圖,這類暴力更多: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年就職前遭槍擊,但槍手只殺死了身旁的芝加哥市長;杜魯門1950年被波多黎各民族主義份子企圖開槍殺死;甘迺迪的弟弟羅拔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競逐民主黨總統提名時被槍殺身亡;1972年民主黨參選人 George Wallace 在拉票活動中槍擊,導致下身癱瘓;福特任內1975年兩度面對暗殺企圖;1981年列根上台2個多月後遭槍擊,一度有生命威脅,尚幸逃過大難。

川普之前,列根是對上一個遇襲受傷的美國總統級別政要(包括前總統、總統參選人),但這不代表美國過去40多年風平浪靜。其實列根以後全部美國總統都面對過襲擊陰謀,只是執法部門在這些暗殺執行前已拘捕了相關人士,很少即時公開。

擴大至國會議員、州長等其他政要的話,可更明顯看到,美國的政治暴力從來沒停止過。

2011年,民主黨聯邦眾議員 Gabrielle Giffords 遭槍擊,腦部重創;2017年,當時的共和黨眾議院黨鞭(現為眾院多數派領袖)Steve Scalise跟其他議員打棒球時遭槍傷;2022年,一名男子闖入時任眾議院議長波洛茜(Nancy Pelosi)在三藩市的住宅,找不到波洛茜,便用槌打傷她的丈夫。

更不要忘記,2021年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企圖阻止國會確認拜登當選總統,這已是重大政治暴力事件。根據路透,2021年國會騷亂後,有14宗致命、政治動機較明確的政治襲擊,13宗跟右翼有關,1宗涉及左翼。2022年,有人企圖暗殺保守派最高法院法官 Brett Kavanaugh,不滿有報導指最高法院行將推翻墮胎權。

看了美國的政治暴力史後,就知道根本不用那麼多陰謀論去解釋事件,以為是川普的「苦肉計」,或者民主黨或拜登幕後策劃暗殺他,因為美國經常出現這種「傻佬」出來暗殺政要,在這個很容易擁有槍械的國家,槍擊政界人士不是那麼罕有。

當連美國傳媒都未掌握到槍手的背景,一些中文傳媒就可以得出「左膠、左匪」殺人之類的判斷,實屬厲害。

槍手即場被殺死,名字 Thomas Matthew Crooks,是賓夕法尼亞州一名20歲白人男子,2022年中學畢業,曾註冊自己是共和黨人,但也曾向一個左翼組織捐款,再加上一個年青人很易短時間內改變價值觀,暫時不能判斷Crooks是什麼政治立場,以及犯案跟政治有沒有關係。

Crooks 很奇怪地沒有任何主要社交媒體的帳戶(至少他沒有用來跟朋友連繫,可能稍後找到他的「暗黑」帳戶),所以媒體很難「起底」,不能從他在社交媒體寫過什麼來判斷他的政治取向。他有用Discord,但這個網上論壇較保密,需要一些時間找回他在Discord說過什麼。

最後想說:很多中文社媒帳戶對川普的神化,隨時比美國當地的川普支持者更厲害。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華人「成衣黑社會」仇殺蔓延至羅馬 黑幫大老心腹街頭遭擊斃

羅馬星期一晚 有一對華裔夫婦街頭遭轟6槍擊斃 ,由於男死者跟當地黑社會有關,顯示華人黑社會的仇殺已由托斯卡拿(Tuscany / Toscana)普拉托(Prato)蔓延至南面250公里外的羅馬。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包玉剛外孫基金入主

有過百年歷史的 意大利咖啡壺生產商 Bialetti 賣盤 ,由已故香港船王包玉剛外孫、包玉剛四女包陪慧與前夫鄭維健所生的兒子鄭成然的投資公司「NUO」買入全部股權。意大利媒體紛紛形容,Bialetti 落入中資手中。

日本米價3月漲92.1% 一碗飯較一塊麵包貴78%

日本總務省星期五公佈3月CPI數字,當中的大米價格數字按年大升92.1%,是1971年有同類可比較紀錄以來最高的漲幅,令米價貴的問題再度成為日本社會討論話題。

南韓打擊中國貨「洗產地」 上季「扮韓貨」出口美國達285億圜

南韓關稅廳加強打擊外國借當地「洗產地」, 星期一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首季發現有295億韓圜(1.6億港元)外國貨品扮南韓貨再出口至其他地方 ,遠較去年全年348億韓圜多,絕大部份「假韓貨」其實是中國貨。

《星洲日報》頭版刊登國旗缺了新月 元首依布拉欣斥挑動人民神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星期三轉訪馬來西亞,當地中文報章《星洲日報》同日頭版展示他們獨家刊登習的署名文章,但配圖中的馬來西亞國旗印錯,而且是缺少了代表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國家 元首依布拉欣(Ibrahim ibni Iskandar)公開斥責此舉可能挑動人民的敏感神經 ,完全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