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5法官駁回、1裁有罪、2拒受理 南韓憲法法院否決總理韓悳洙彈劾

南韓本周「超級裁決周」揭幕,憲法法院星期一早上10時宣佈, 駁回總理韓悳洙的彈劾案 ,意味他可即時復職,並重新擔任代總統。

都市傳說:英國人可隨處尿?

原本不應在這兒談港事,甚至連在自己的Facebook也不寫分享近日就一個中國遊客讓2歲小孩在旺角繁忙街道小/大便的意見,但《廣州日報》分享了一篇「文明不是沒人情 英國允許隨時尿」(下稱「廣文」)的報導後,網主好奇找回文章內的原文出處,並看看外國如何看公眾地方大小便,尤其是小孩,發現原來都有不少有趣的文章,於是想在這兒分享一下。

「廣文」中有以下一段:
  一位常駐在英國格拉斯哥的美國主婦勞倫‧阿博菲爾說,她在格拉斯哥到處可見小孩子在路邊“方便”,這在美國是不可思議的。勞倫說“我剛到英國的時候還沒有孩子,當時我每次看到小孩子在路邊的樹叢處大小便,我都會感到震驚和不妥。但是,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時,我完全能理解這些孩子的家長了。”
  勞倫的朋友告訴她,格拉斯哥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如果憋不住的時候是可以在路邊的隱蔽處隨時“方便”的。勞倫也強調說,如果小孩子在商店櫥窗等地方小便的話,大家也會對其家長送來鄙視的目光,她說:“小朋友大小便最合適的地方是到處能看到的草坪或路邊的樹叢”。


相信原文出處來自美國2012年這篇報導,上述兩段應該是譯自以下兩段:
Lauren Apfel, an American mom living in Glasgow, says letting toddlers pee in public is very common in the UK; it isn’t really even a topic up for debate. “Before I had a toilet-trained kid myself, I remember being slightly shocked seeing a friend’s 3-year old peeing against a tree with absolutely no compunction, surrounded by several other toddlers all doing the same thing. When I pointed this out to my friend, as if to alert her to the disaster, she explained it was par for the course around here.”
She quickly adds that discretion and common sense play a large role in where parents allow kids to drop trou. “People here would look askance at a kid peeing on a car or shop window. [But] almost all grassy areas are fair game.”


至於從上文中如何演繹到「格拉斯哥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如果憋不住的時候是可以在路邊的隱蔽處隨時“方便”的」,我不太清楚。

有趣的是,這篇美國文章中,談到美國相對對公開小解較嚴厲,而再談到其他國家有不同態度時,除了英國還有中國:
Parents in other countries have been letting toddlers pee in public for generations, and diapers are only starting to become more popular in China. In fact, Chinese toilet training often involves wearing special pants, called kaidangku, that are split open in the crotch area, so small children can squat and pee whenever they have to, right there in the open. 

「廣文」中又有以下一段:
  英國有關公共場所小便的相關法規包含了很多的人性化例外。除了年紀小的兒童可以隨時隨地“方便”外,一些成年人也有隨地小便的豁免權。比如,英國的法律規定,孕婦有權利在任何地方借用廁所,或是在任何她本人希望的公共場所小便,同時英國的警察有義務為在公共場所緊急如廁的孕婦提供“掩護”,甚至是保護。因為在英國人看來,孕婦與幼童的情況類似,孕婦如廁的需求也經常十分迫切,要求孕婦憋尿,既不人道,也十分有害健康。
  此外,英國1986年頒布的公共秩序法案還規定,如果普通成年男性尿急難耐,也可在車尾小便,不過該條款同時限制男性只能在自己的車尾部小便,同時要手扶住汽車,以進行必要的遮擋,如果小便時不注意遮擋也屬于違法行為。 


我嘗試用Google搜索過,的確連英國都有不少人有這個錯覺,但事實是,這是「都市傳說」。BBC在2012年4月曾列出一堆「古怪法例都市傳說」,一些不少英國人以為存在的古老兼古怪法例,上述「男士用車擋住便可公開小便」是其中之一,但根據文中引述司法部發言人回應,那條1986年公共秩序法例絕無任何豁免,倒是法律委員會建議警員執法時行使酌情權,例如對孕婦罔開一面。

另一篇文章亦特地問了一位刑事法專家,他的說法同樣是,英國法例完全沒有列明豁免,但同樣要「視乎常識及每個個案來看,即當事人之前花了多少努力不讓人看到他/她小便」。

BBC在2012年5月再寫一篇文章,專門探討究竟大家對公開小便的「包容度」,事緣當時有一對夫婦要求關閉家附近的公路臨時停車點,因為很多司機經常在那兒泊車並小解,但法庭裁定即使有司機在那兒小解,也不構成令該對夫婦極難容忍,因為理論上由他們家中不是一望出去就可以看到的。

文章不多特別探討小孩難控制小便的問題,反較多研究一些市鎮政府為何會嚴厲執行懲罰公開小便的原因,例如:有些鎮的河是他們的食水來源,因此絕不能讓小便污染;有城鎮是要保護中古時期的古迹。另外,在西方,公開小便很多時候是醉酒人士所為,會被視為「反社會行為」。這其實算客氣了,因為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美國,「公開小便」不是當作衛生問題,而是視之為「公然露械」,是性罪行,而小孩若公然露出私處,若街上剛好有孌童癖,會對小孩有威脅。在美國,部份州份更會把公開小便人士列入性罪犯名冊,找工作時會有困難。

除了英美,巴黎其實都面對公開小便的問題,這篇《華爾街日報》2009年報導有提及。

最後,有人提及,香港應增加公廁數目,來應接增加的遊客。說實話,香港的公廁數目已算不少,最重要的是,它們是免-費-的。在外國,不少公廁是要付款的。在金融海嘯後,一些西方國家的城市因要節省預算而要關閉公廁,曼徹斯特更關閉至剩下一個,BBC這篇文章便教大家如何在新環境下在街上找廁所如廁。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36年前跟15歲少年上床並懷孕 冰島兒童部長下台

冰島教育及兒童部長 Asthildur Loa Thorsdottir 周四晚下台 ,因為她被踢爆36年前曾跟一名15歲少年上床,並為對方誕下一名兒子。

擴至中國等地後濫用惡化 泰擬免簽證逗留60天減至30天

泰國旅遊及體育部長 Sorawong Thienthong 星期一(17日)表示, 計劃把外國人免簽證可逗留泰國的期間由目前60天縮減至30天 ,以打擊一些外國人利用漏洞,以免簽證來在泰國從事非法經濟活動。

「普普」同意俄烏30天「能源設施停火」 普京:西方須結束軍援分享情報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川普在莫斯科時間周二下午通電話,各自宣佈俄美支持俄烏30日「能源設施停火」,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暫停攻擊對方能源設施30天。

德國通過修憲放寬舉債 設5000億歐元國防基金

德國聯邦議會 星期二下午以513票贊成、207票反對,通過修憲 ,放寬債務上限,並准許政府成立2個各5000億歐元的基金,一個用來擴軍,另一個用來支付基建項目。

英國削福利向殘疾援助金PIP開刀 目標2030每年省50億鎊

繼宣布廢除NHS英格蘭來節省醫療開支後,英國工黨政府 星期二又公佈福利改革方案 ,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簡麗詩(Liz Kendall,文首截圖)表示會收緊福利,重點向殘疾和患病人士「開刀」,主要是調整「個人獨立補助金」(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PIP),目標2030年前每年節省50億鎊(505億港元)福利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