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公投不足1個百分點之差支持入歐 摩爾多瓦斥俄干預選舉

摩爾多瓦星期日就是否推動國家爭取加入歐盟進行公投,結果僅以不足1個百分點、1.4萬票之差通過 。支持公投的總統 Maia Sandu(文首照片)不點名批評俄羅斯,稱有「外國勢力」用錢和宣傳干擾公投結果。

經濟破紀錄萎縮 惟已好過預期

繼昨天公佈第二季GDP的德國後,歐元區更多國家在今天(31日)公佈GDP數字,在瘟疫封城打擊下,全部都錄得戰後以來最嚴重的萎縮,應該只較大蕭條為佳。不過,「整體」而言,歐洲經濟表現已經不算是原本預想中最惡劣的狀況,不少國家的GDP數字較預期為佳。

歐元區19國GDP整體按季跌12.1%,法國跌13.8%,意大利跌12.4%,西班牙暴瀉18.5%,德國跌10.1%。至於昨天公佈第二季GDP的美國,把其年率化的數字轉換成歐洲各國的計算方法,應為大概倒退9.5%。

至於其他已有初步數據的歐洲GDP:
歐盟27國  -11.9%
比利時    -12.2%
拉脫維亞  -7.5%
立陶宛    -5.1%
奧地利    -10.7%
葡萄牙    -14.1%
捷克*      -8.4%
*捷克為當中唯一一個非歐洲元區國家

疫情、封城是在3月開始,因此歐盟成員國普遍在第一季已出現GDP按季下跌,因此第二季也下滑、而且跌得更多下,歐盟確定已進入技術衰退。

歐元區的數字略較分析員平均預測為差。而聚焦歐元區四大國的話,法國和意大利的數字較預期為佳,兩國可以略為鬆一口氣,德國GDP較預期為差,但德國昨天同日公佈的就業數據較預期為好,依然可以讓人憧憬,瘟疫對德國經濟的打擊未必如預期般惡劣。最大問題在於西班牙,第二季GDP跌幅遠比預期的16.6%為差。

瘟疫對不同經濟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打擊,主要取決於3個因素:1、疫情本身有多嚴重;2、抗疫限制措施的分別;3、本身經濟結構的差異。

德國疫情明顯沒有歐元區另三大經濟體般嚴重,其經濟跌幅沒有法意西三國大,屬意料中事。而且,德國當時極力避免全面封城,抗疫限制措施是四大經濟體中最少的一個,也因此對經濟造成的干擾沒另外三國大。

最明顯的例子是建造業。法國在封城期間下令建築工程也要暫停,導致建造業大跌24.1%,是其中一個表現最差的環節(另一個為出口,大跌25.5%),是拖累經濟的主因之一。相對之下,德國仍允許工程盡量繼續進行,減輕了這方面對經濟的打擊。

西班牙情況堪虞
除了疫情本身,各經濟體本身的經濟結構,也影響了疫情會對該經濟體造成多嚴重的打擊。正如對普通人的影響一樣,不少地方——例如香港,已有不少報導指出,瘟疫對低下階層的打擊特別大,因為他們通常從事零售餐飲、地盤等行業,難以在家工作,而這些行業也最快炒人或要求員工停工。

一國的情況也一樣,西班牙特別受影響,主要因為該國特別依賴旅遊、零售、餐飲等「低下階層」行業,是病毒來襲後最快被勒令停工、首當其衝的行業。

根據西班牙《國家報》的形容,連同第一季收縮5.2%,西班牙經濟形同倒退至6年前的水平,只消半年便已把之前6年的增長一筆鈎銷,期間損失了3000億歐元(2.75萬億港元 / 10.3萬億新台幣 / 2.45萬億人民幣 / 1.5萬億令吉)GDP,這個金額足夠向1000萬退休人士支付兩年退休金。

跟西班牙比較的話,意大利的經濟打擊已算不嚴重。雖然意大利的旅遊業也很龐大,但同時也擁有很強的工業、製造業,相對下後者仍有能力在防疫抗疫下,勉強維持運作。

西班牙最令人擔心的是前景。歐洲各國7月初甫重新放寬出入境限制,西班牙便又再出現大量武肺新增個案,其他國家再度對來自西班牙的入境人士作出檢疫隔離限制。就算不再如春季般大封城,就算第三季GDP應該會反彈(因為第二季的基數太低),但西班牙的反彈恐怕將是歐洲各國中,最緩慢的一個。

相對之下,反而歐洲中最早爆發武肺瘟疫、一開始時情況最危急的意大利,其經濟及疫情情況和前景反而屬較好的一批。近日歐洲大唱瘟疫第二波之際,意大利的新增個案不算回升得很快,在解除大部份抗疫措施下,已算控制得住疫情,甚至較德國還好。

相信這是因為意大利人「見個鬼都怕黑」,在歐美各國中,他們是最能夠維持嚴守社交距離和衛生措施的國家。在疫情受控下,意大利未來半年經濟可能反而會較快、較強勁地走出谷底。

路透相關報導: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50年前近距離擊斃往西德男子 東德國安首判謀殺罪成立

德國柏林法院 星期一裁定一名現年80歲的東德秘密警察(Stasi)謀殺正前往西柏林的人士罪名成立,判囚10年 ,是東德共產政權倒台35年以來,首次有東德國安因執行任務而被裁定謀殺罪名成立。

應屆經濟學獎得主Acemoglu不改看法:中國專制政權難讓經濟持續創新

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來自土耳其的Daron Acemoglu,以及來自英國的IMF前首經濟學者 Simon Johnson 和 James A. Robinson,他們的結論大致是:民主、法治、具包容性等的制度有助經濟長遠增長,專制不利創新。

杜魯多批評印度跨境謀殺不能接受 印度:純為掩飾漠視中國干預醜聞

加拿大跟印度就去年加拿大錫克領袖 Hardeep Singh Nijjar 被殺案的外交爭拗升級,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星期一斥責 ,印度以為可以在加拿大領土採取暴力行動,犯下了根本錯誤。

施紀賢承諾爭取釋放黎智英 黎崇恩:冀英有實際行動

盛傳英國外相林德偉(David Lammy)快將展開履新後首次訪中行程之際, 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右截圖)星期三表示 ,敦促香港政府釋放英國公民黎智英是工黨政府的優先工作之一。

南韓證實朝兵抵俄 「北韓1.2萬兵援俄抗烏、11月1日前可作戰」

烏克蘭本週初放風稱,北韓似乎會派兵協助俄羅斯攻打烏克蘭, 南韓情報機關星期五就此披露更多資訊 ,表示北韓決定向俄派出1.2萬人協助作戰,首批1500人已經抵俄。烏克蘭軍方說,北韓士兵本月底前可開始在烏克蘭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