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英德重申互相協防 深化德英法三國軍事合作 研設倫敦直通柏林火車服務

德國總理默茨(Friedrich Merz,照片左)上任後首度訪英,他星期四在倫敦肯辛頓的維多利亞和亞厘畢博物館(英語: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跟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照片右)簽署《英德友好及雙邊合作條約》,是兩國二戰結束後首次簽署這類協議。

強身健體抗疫 英推廣單車代步

英國政府今天公佈了推廣單車的計劃,涉資20億英鎊(199.5億港元/741億新台幣/177.8億人民幣/108億令吉)。武肺瘟疫令單車在歐洲不少地方大受歡迎,且相信這個趨勢在疫情完全結束後也會持續,但英國這次鼓勵單車使用的理由跟歐陸有點不同,側重點是在打擊癡肥、令國民更健康。例如,這份單車策略其中一項措施,是鼓勵家庭醫生向病人處方時,考慮建議病人踏單車,病人可通過診所獲得或租用單車。

英國幾年前已開始推行「單車及步行策略」,鼓勵居民多踏單車或步行,減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自己駕車,以紓緩交通擠塞和污染問題,而最新一份單車策略,大部份措施應是之前已草擬了,但政府是配合昨天(27日)公佈的打擊癡肥政策建議,一先一後公佈,突出單車可令大家多運動、身體更健康,多於顯示單車作為交通或環境政策的一面。

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早前曾患了武肺,情況一度嚴重,不少專家以至莊漢生本人都認為,他過度肥胖是令他病重的原因之一,而不少武肺病重人士及死者,染病前都有肥胖問題,這個經歷令莊漢生認為政府需要插手介入癡肥問題。

除了加強單車在醫療衛生層面的角色,新策略中一些較新穎的措施包括:
* 推出50英鎊(499港元/1853新台幣/445人民幣/271令吉)單車維修券,以鼓勵國民把多年沒有使用的單車維修,重新使用
* 鼓勵學習踏單車,增加學習渠道,例如學校、地方政府推出課程等,讓任何年齡的人都有機會學習踏單車
* 設立電動單車計劃,推動電動單車,主要是吸引長者使用,或是用在較長途旅程

至於其他措施都是老生常談,大部份涉及基建:
* 增加單車徑,改善現有單車徑,尤其是提升其安全水平,並有專門部門負責監督全國這方面的工作
* 改善全國單車徑網絡
* 增加單車架,令停泊單車更方便
* 公佈新的單車運輸基建指引,提升有關要求,地方政府興建維修單車徑若未達有關要求,將不獲中央政府資助
* 在規劃方面增加低交通流量地區,透過減少汽車和減少空氣污染,來鼓勵踏單車

部份措施涉及法律和執法層面:
* 考慮修改道路法例,加強保障單車及行人的安全
* 加強打擊單車盜竊
* 協助地方政府加強打擊交通違法行為
* 在預算中另設單車計劃專項,確保鼓勵單車的政策獲持續撥款

民眾避疫 單車代公共交通
其實早在5月左右,已有不少報導指出,武肺瘟疫令單車在歐洲不少地方突然大受歡迎,大家多了踏單車,單車及相關零售和服務的銷售大增。

理由很簡單:公共交通工具是室內,多人聚集,大家擔心染到武肺的機會增加,而且公共交通服務在封城禁足期間減少班次,踏單車會更方便。另外,道路少了很多汽車,踏單車安全了、更舒適。

即使是現在,仍有很多娛樂方式被禁止、受限制,或是有很多娛樂是大家仍不敢進行(例如入戲院、出外旅遊),單車成為所餘無多的離家外出消閑活動。

對政策規劃者來說,也有誘因推廣單車。歐陸較多以環保、氣候變化角度來支持單車,例如剛連任成功的巴黎市長伊達高(Anne Hidalgo),在第一個6年任期已表明想把汽車趕出市中心,她在新一個6年任期應該會全力落實這項政策。

疫情令各市政府有更動力推動單車,主要是借擴闊單車徑來改變城市規劃,增加行人之間的距離和空間。一方面,疫情似乎持續至明年初夏,未來接近一年也要採取社交距離;另一方面,市面其實早就不應該那麼擠迫,要增加公共空間。就算不計及減少污染,純粹從增加公共空間的角度,削減行車馬路、改為行人路或單車路,也十分合理。

跟中國有點不同,在推動單車方面,公營單車共享服務扮演更大角色,而非如中國般靠民營公司。有私營單車共享公司曾試過進軍歐洲,但並不成功(其實全球而言都不算成功),可能是因為早在有中國人稱讚共享單車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之前,歐洲十多年前已有市政府推出共享單車,遠較中國人「發明」為早,這令私營公司沒有拓展空間。

借單車受歡迎而崛起的私人公司,反而是單車租賃企業,當中最著名的是荷蘭企業Swapfiets,客人可每月租用他們的單車(阿姆斯特丹每月月費16.5歐元,即150港元/558新台幣/134人民幣/81.5令吉),這間公司的單車的車軚全塗上藍色,壞了會有維修服務。

【文首照片來自BBC,是莊漢生之前在倫敦踩單車的照片】

之前相關文章:

相關報導: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英法同意「一入一出方案」打擊偷渡 加強協調核震懾力量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週四結束3天訪英國是訪問,臨離開前他跟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就 合作打擊英偷海峽偷渡的問題達成協議,同意採取「一入一出」(one in, one out)方案 ,試驗計劃數週內開始。

開拓美國市場 Ferrero 31億美元收購家樂氏

意大利朱古力生產商 Ferrero(在中國的官方譯名「費列羅集團」) 在美國星期四開市前宣佈,收購美國玉米片公司家樂氏,作價31億美元(242億港元) 。

美聯社:川普事前不知道暫停援烏 WSJ:美計劃再送烏愛國者系統

美國國防部上週二突然宣佈暫停向烏克蘭付運部份武器,總統川普本週一「轉軚」,不單宣佈恢復交付武器,還稱要加碼向烏克蘭給予更多軍火。 美聯社星期二引述消息人士報導 ,川普立場沒有改變,上週的宣佈是國防部私自作出,川普事前也不知情,並私下埋怨國防部未有先跟白宮協調便對外公佈。

涉偷美COVID疫苗機密 中國男子米蘭機場被捕 妻申冤:意發出簽證證明無罪

意大利傳媒星期一報導, 當地警方應美國FBI要求,上週四(7月3日)在米蘭機場拘捕一名剛抵達的33歲中國公民 Zewei Xu ,FBI 指控他是電腦黑客,從事盜竊美國機密的工作,包括在2020年試圖取得美國德州大學研發COVID疫苗的資料。

【Patreon文章】東南亞先收警告信——川普全球貿易戰略劍指中國

[ 全文可訂閱到Patreon閱讀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