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再添一宗貿易爭議 歐突擊搜查同方威視 中企商會斥濫權

歐中貿易關係惡化,歐盟執委會星期二首度動用「外國補貼法規」(FSR)的權力,突然搜查中國最大安檢設備製造商同方威視(Nutech)的歐洲辦公室。代表中國企業利益的歐盟中國商會發表聲明,對執法機關未有事前通知下突襲檢查感到震驚和不滿。

「你往何處去?」

英國政府星期三早上放風說,首相莊漢生(Boris Johnson)當天已曾跟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通電話,默克爾表明北愛爾蘭需要留在歐洲關稅區,否則不可能達成脫歐協議。不少人很質疑默克爾是否真的曾這樣說過,因為默克爾從來不是這種會把話講死的人,更覺是英國想把談判失敗的責任推向歐洲。有這個的想法包括歐盟主席圖斯克(Donald Tusk),他在Twitter發炮批評莊漢生,並用拉丁語質問對方:quo vadis?

直譯的話,quo vadis意指「你往何處去?」,再看前幾句,圖斯克批評英國什麼都不要,這句「quo vadis?」可以很直接併入去。

不過,quo vadis還有另外兩個含意。

此句出自基督教一個故事,門徒彼得正逃離羅馬,逃避羅馬帝國的逼害,途中遇到(已經掛了十字架的)耶穌,彼得便問他:「quo vadis?」耶穌回答說,他正走向羅馬,準備第二次被掛十字架,彼得聽了後感到羞愧,便掉頭返回羅馬,接受殉道。

這個故事意指彼得勇敢接受艱難的抉擇,所以圖斯克似乎有意指莊漢生需要面對現實,作出艱難的選擇,如果是自己想no deal離開歐盟,就直接說出來,不要逃避。

上述基督教典故已算是「表面的」含意,這個tweet發出後再過一會兒,一些波蘭人便指出:quo vadis是波蘭文學一本歷來在國際中最著名小說的書名,寫於20世紀末,由首名憑波蘭語文學奪得諾貝爾文學獎(至今也只有4名波蘭語文學作家拿過諾貝爾獎)的Henryk Sienkiewicz撰寫,1950年代在荷里活被改拍成電影《暴君焚城錄》,故事講述一名羅馬帝國士兵戀上一名異國女基督徒,故事背景是著名暴君尼祿(Nero)管治下羅馬帝國禮崩樂壞的情況,包括了他焚燒羅馬的描述,也加插了上述彼得折返羅馬的故事。

有波蘭人在Twitter便說,波蘭人一定在讀書時讀過Sienkiewicz的小說的章節,任何一個波蘭人、包括圖斯克,寫出、或看到quo vadis時,一定會聯想到這本小說,所以亦有人猜想,圖斯克是把莊漢生比作尼祿,抨擊他亂來。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辛偉誠建議收緊失業福利 取消GP簽病假紙權力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 星期五表示 ,如果保守黨勝出下屆大選,政府將會取消普通科醫生(GP)簽署病假紙(sick note)的權力,揚言要改變英國的「病假紙文化」,並收緊失業福利,鼓勵更多人就業。

德文差英文差唔見影 郭健早被質疑行跡可疑

就德國AfD(另一選項黨)今年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名單首位者(Spitzenkandidat)Maximilian Krah 的議員助理 郭健今天(23日)被指控替中國當間諜 ,不只德國傳媒,連英文媒體去年4月也有文章提及,議事廳內早有耳言,覺得郭健很可疑。

援烏撥款綑綁TikTok法案 美眾院迫參院盡快通過 最快下週生效

美國眾議院議長莊臣(Mike Johnson)星期三晚公佈了軍援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撥款法案,當中還加插了「TikTok剝離」法案,全部措施一同表決,顯示控制眾議院的共和黨借烏克蘭軍援問題,迫控制參議院的民主黨人盡快通過「TikTok法案」,最快可以下週完成整個立法程序。

德國3公民被捕 涉替中國獲軍事技術

德國聯邦檢察署星期一(22日)上午宣佈 ,拘捕了兩男一女共3名德國公民,他們涉嫌替中國政府當間諜,協助中國從德國的大學取得重要軍事技術。

英起訴2男子 涉向中國洩密 一為反中議員小組研究員

英國去年3月拘捕2名男子,調查他們涉嫌替中國做間諜,滲透英國國會。事隔超過1年, 英國當局星期一宣佈起訴二人 違返1911年《官方機密法》(Official Secrets Act),並正式開名,表示被告是去年已開名的國會前議員助理Christopher Cash(29歲),以及32歲的Christopher B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