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彭斯由香港出發「竄訪」台灣?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星期五身在台北訪問。值得注意的是,他星期四才在香港出席瑞銀的財富論壇,暫時未有媒體報導提及,但可合理假設他由香港直飛台北。根據外國媒體報導,他在香港和台北都說了一些中國或中國香港政府過往多番抨擊的內容。

波蘭成英第二大語言

早幾天曾寫過,西歐當初擔心波蘭人廉價勞工湧入是杞人憂天,英國30日發佈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卻顯示,原來波蘭語已成為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第二大語言,超過1%人口。我沒有比較過與2001年人口普查結果,但根據BBC引述統計局的數據,在波蘭出生的居英人士,數目在10年間由5.8萬急飆至57.9萬,差不多是10年前的10倍,足以顯示波蘭加入歐盟後、大量波蘭往英國工作的情況。

在十大語言中,有「一種中文」名列十大中--英國的人口普查把「中文」分為廣東話、普通話及兩者以外的中文。大家不妨猜猜,是哪一種中文打入十大,名列第九呢?


答案是:「廣東話及普通話以外的中文」。

以下英格蘭及威爾斯地區的十大語言,以及廣東話、普通話,和所有南亞語言及所有中文合計的人數和比例:
1/英語        49808185    92.30%
2/波蘭語    546174        1.01%
3/Panjabi   273231        0.51%
4/Urdu         268680        0.50%
5/Bengali    221403        0.41%
6/Gujarati    213094        0.39%
7/阿拉伯語    159290        0.30%
8/法語        147099        0.27%
9/其他中文    141052        0.26%
10/葡萄牙語    133453        0.25%
廣東話        44404        0.08%
普通話        22025        0.04%
所有南亞語言    1296833        2.40%
所有中文        207481        0.42%

若只計倫敦,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比率立即大降至77.9%,而整個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計,近5400萬人口中,有13.8萬完全不懂英語。

在倫敦,說中文的人口比例較整體高,其他中文、廣東話和普通話分別為:0.44%(34712)、0.16%(12329)和0.09%(6718),中文合計則為0.69%(53759)。

第3至第6都是南亞語言,所有南亞佔整體2.4%,操南亞語言的人口比例在倫敦更達6.5%,較全區率高一倍半,便可見南亞裔人士之多。較令我意外的是,印度官方語言Hindi反而十大不入。

「其他中文」會是什麼呢?可能是台山等五邑話,不會是溫州話吧?在英格蘭的廣東話人士仍較普通話高一倍,亦教我有點意外,因為所謂第三波華人移民潮,以中國內地人為主--畢竟13億人中有0.1%移民,也是130萬了!而且,澳洲去年已首度出現普通話社群人數壓倒廣東話社群。正如這篇有澳洲情況的報導所說,外國或者要扭轉心目中「中國菜=粵菜」的概念,香港人/「廣東話人」或者都要習慣一下,外國人心目中的「華人」就是「普通話人」,當要音譯中國事物時也要用上普通話拼多於廣東話拼音。

留言

  1. 其他中文中, 客家話可能佔一個重要比例, 因為早期的華人移民很多是來自香港的新界, 他們很多說客家話, 不過他們也懂得廣東話.

    回覆刪除
  2. 印度有 18 種官方語言,Hindi 語不入前十名很正常的。

    話說我這邊的中餐館,不是越南人開的就是青田人開的。坐飛機也老是遇到青田人溫州人。上海人到哪裡都堅持講上海話的。江浙滬一帶的方言在外國確實有很多人講。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國第5大發明?麗水6學者曾申請專利「快速切割海底電纜」

美國雜誌 Newsweek 星期五發表報導 ,顯示浙江省麗水學院6名學者2020年1月曾在國內申請「快速切斷海底電纜」技術的專利。

西班牙12招應付房屋危機 外國人買樓徵100%印花稅

西班牙首相山齊士(Pedro Sanchez,文首截圖) 星期一公佈12項應付房屋危機的措施 ,協助國民更易承擔居住成本,對外國媒體來說,最關注的是把外國人購買物業的印花稅提升至100%,形同表示不希望外國人往西班牙買樓。

瑞典首相:國家處非戰爭非和平狀態 想要和平就要備戰

瑞典首相 Ulf Kristersson(文首照片) 星期日表示,瑞典並非處於作戰狀態,但也沒有和平 ,瑞典需要處於長期防衛狀態。

市場估英鎊再跌近8%至8.73港元 閣員稱財相沒有被炒危機

雖然英鎊今年已跌了約3%,但 彭博根據市場交易情況報導,投資者普遍預測,英鎊會再較周一水平跌近8% 。

彰顯擁格陵蘭主權 丹麥國王改紋章

丹麥王室今年元旦宣佈,去年1月才登基的 國王 Frederik 在去年12月20日已更改君主的個人紋章 ,代表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象徵放大了,明顯是在川普近日不斷說美國要購買格陵蘭下,強調格陵蘭屬於丹麥。 附圖左邊是舊紋章,在盾的4格中,代表格陵蘭的北極熊和代表法羅群島的羊一同「塞入」左下角,而在新紋章,北極熊和羊分別在左下和右上,各佔一格。 舊紋章左下角原本還有3個皇冠,這是代表中古時期的卡爾馬聯盟(Kalmar Union),丹麥王室一度同時統治丹麥、挪威和瑞典。丹麥王室說,這個象徵已不合時宜,所以在新紋章刪走。 丹麥電視台 TV2 引述歷史學家 ,他指出,更改紋章還有另外2個原因。 他說,Frederik 一向關心王室的北大西洋領土,這次更改反映他的個人想法。 他又說,丹麥王室習慣趁更迭君主修改紋章,把過時的象徵刪走。原本的紋章是去年遜位女王的 Margrethe二世1972年登基後不久開始使用,她把代表冰島的隼刪走,冰島1944年由丹麥獨立。 新紋章左上格保留了3隻藍獅和9個紅心,這是代表丹麥本土,已使用近千年。新紋章右下格是從舊紋章右上格搬下來,這個圖案代表南日德蘭(Southern Jutland)。 這個紋章是丹麥國王的個人紋章,同時也用來代表國家。 ===== 如果想支持網主更新本blog、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並閱讀深度分析文章,歡迎訂閱我的Patreon,月費只是7.21美元: patreon.com/dungta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