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5法官駁回、1裁有罪、2拒受理 南韓憲法法院否決總理韓悳洙彈劾

南韓本周「超級裁決周」揭幕,憲法法院星期一早上10時宣佈, 駁回總理韓悳洙的彈劾案 ,意味他可即時復職,並重新擔任代總統。

「我是查理」的背後

一年了,今天(7日)是法國《查理週報》報社遇襲一週年,而兩天後的9日就是相同犯人襲擊猶太雜貨店的一週年。法國有連串紀念活動,早在5日已經有,包括總統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為刻有受害者名字的紀念碑揭幕(而事後竟然發現有一名受害者的名字寫錯!!)。

《查》遇襲,牽扯法國及國際多項不同議題,更意想不到是巴黎去年11月恐襲的前奏。要反思,有很多事情反思,華文傳媒應該不乏有關報導。在這篇文章,只想寫其中一點:不少人在社交網站換了個「我是查理」的大頭貼,然後呢?

法國傳媒近日訪問了最先上載「我是查理」文字圖的人士,問問他的感受。借他的感受,大家亦可順道回想一下:自己轉了個「我是查理」大頭貼,或者在fb轉了個法國國旗三色,又或是是否轉載黎巴嫩襲擊,等等,代表了什麼?或者,不代表什麼?



這張圖片,原來最先是由法國一本雜誌的39歲美術總監Joachim Roncin在當天中午12時52分上載至Twitter,亦即襲擊後約一個多小時。結果這句口號爆紅,不久便有大批網民以此聲援《查》,以至示威時,不少人都手持這標語。

對此,Roncin自己都有點意外,而去年他一直拒絕傳媒訪問,擔心被人以為是搶風頭,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受害者及其家人,一直到今年一週年前夕才接受訪問,包括赫芬頓郵報(此為英文翻譯版)及西法日報網站(Ouest-France,此為法文)。

Roncin說,他當時從網上得知襲擊的消息後,十分震撼,想了一想,究竟此事對他代表了什麼,而他本身是雜誌美術總監,習慣了做一張圖片去在網上表達自己的做法。

至於「我是XXX」,是因為他想呀想,他聯想到美國導演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台灣好像譯作史丹利庫柏利克,大陸好像譯為庫布里克)1960年的電影《風雲群英會》(Spartacus,不要問我台灣和大陸各自怎樣譯),當中有一幕是,古羅馬將軍要求一群奴隸供出,誰是帶頭作反的Spartacus,Spartacus說了「我是Spartacus」後,其他奴隸不想他一人受罰,於是紛紛站出來說「我是Spartacus」。

Roncin亦想起美國前總統甘廼迪以德語說「我是柏林人」(Ich bin ein Berliner),以及法國《世界報》在「9.11」襲擊翌日頭報標題以英文寫的「我們是美國人」,於是他就寫下了「Je suis Charlie」3個字了。

由此可見,這種「我是XXX」的句式,並非新穎,但不同的是,「我是查理」的文化影響遠較之前的大很多,例如美國影星George Clooney當年在2月、約一個月後的金球獎獲獎時,仍在用這句句子,美國動畫Simpsons(亞森一族)也有出現,並在過去一年衍生出很多新的不同句子,由認真嚴肅到惡搞的都有。

正如Roncin自己所說,當一句說話有廣泛影響力,那就一定有相反的意見出現了,然後大家在爭論,大家要選擇一個立場。於是,大家不斷在剖析這3個字背後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或集體心態,甚至連suis這個字是什麼意思也在研究——在法語,「我是」的「是」,其動詞變法剛好跟「我跟隨」的「跟隨」一樣,理論上Je suis可同時解作「我是」及「我跟隨」。

有人覺得,「我是查理」這句口號的弱點是它無所不包,結果變成空洞無物,最終什麼也沒說過。

Roncin覺得,在襲擊後的那幾天,法國人希望有一種團結起來對抗這種不安的感覺,而「我是查理」能夠總結這種想法。不過,對他來說,當初他寫下「我是查理」,只是很純粹的個人感受,原本只想跟在Twitter追縱他消息的約400人分享而已,而這感受純粹是:支持言論自由,一個人純粹因為畫了一幅畫就遇襲身亡,不能接受,亦希望向受害者及其家人表達會支持他們的想法。僅此而已,別無其他,他尤其強調,這訊息不涉及政治,他亦不想變身做政治專家,去評論這個現象或對政治有什麼含意。

「我是查理」聞名全球後,不少人接觸Roncin,希望合作,但他一一拒絕,唯一合作的是無國界記者,因為該組織當天問他能否使用該圖片,而他亦有參與組織有關推廣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活動。對他來說,「我是查理」對他最大的改變是,他由只關心公共事務,變成公共事務的參與者,例如他經常往學校進行傳媒教育。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36年前跟15歲少年上床並懷孕 冰島兒童部長下台

冰島教育及兒童部長 Asthildur Loa Thorsdottir 周四晚下台 ,因為她被踢爆36年前曾跟一名15歲少年上床,並為對方誕下一名兒子。

德國通過修憲放寬舉債 設5000億歐元國防基金

德國聯邦議會 星期二下午以513票贊成、207票反對,通過修憲 ,放寬債務上限,並准許政府成立2個各5000億歐元的基金,一個用來擴軍,另一個用來支付基建項目。

「普普」同意俄烏30天「能源設施停火」 普京:西方須結束軍援分享情報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美國總統川普在莫斯科時間周二下午通電話,各自宣佈俄美支持俄烏30日「能源設施停火」,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暫停攻擊對方能源設施30天。

擴至中國等地後濫用惡化 泰擬免簽證逗留60天減至30天

泰國旅遊及體育部長 Sorawong Thienthong 星期一(17日)表示, 計劃把外國人免簽證可逗留泰國的期間由目前60天縮減至30天 ,以打擊一些外國人利用漏洞,以免簽證來在泰國從事非法經濟活動。

英國削福利向殘疾援助金PIP開刀 目標2030每年省50億鎊

繼宣布廢除NHS英格蘭來節省醫療開支後,英國工黨政府 星期二又公佈福利改革方案 ,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簡麗詩(Liz Kendall,文首截圖)表示會收緊福利,重點向殘疾和患病人士「開刀」,主要是調整「個人獨立補助金」(Personal Independence Payment,PIP),目標2030年前每年節省50億鎊(505億港元)福利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