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焦點文章

伯明翰清潔工罷工10天未結束 多區堆積垃圾老鼠橫行

伯明翰全部近400名清潔工人全面罷工在周四踏入第10天,但工會仍未能就薪酬問題跟市政府達成共識,導致 市內多處堆積垃圾,老鼠橫行 ,街上很多在馬路上被車撞死的鼠屍沒有人處理。

國民陣線的路線「南北之爭」

瑪蓮勒龐(Marine le Pen)在法國2017總統大選中的成績是好還是差呢?這要視乎以什麼做標準。如果以一個多年邊緣政黨的背景來看,絕對是表現不俗。清脆闖入第二輪投票、次輪對決得票過千萬、得票率是國民陣線(FN)歷來最佳、現在難以再說FN是邊緣政黨,這些成績絕對驕人。不過,以這次大家的事前預測及目前環境來說,瑪蓮的表現是很差勁,FN不少高層公開私下都已說,這是挫敗,不是什麼「雖敗猶榮」。

這亦引發FN的路線之爭,而這兩條路線,分別由該黨兩名高層菲利博(Florian Philippot,照片左)及瑪莉安勒龐(Marion Marechal-Le Pen,照片右;照片來自《費加羅報》)所代表。



不覺「雖敗猶榮」
在這次選舉,瑪蓮面對的是一個民望極低並泡沫化的執政黨、一個身陷腐敗醜聞的候選人、一個跟自己一樣邊緣的極左候選人、以及一個來自精英階層的前部長,對手較她或她老爸之前面對的弱很多,近一、兩年法國又多次出現恐襲,又有難民問題,而且選前民調原本預測她應有力爭取到4成得票率,結果她的支持率及氣勢在電視辯論後下滑。

FN高層原本已經放風說,得票4成已算勝出,但結果連35%都不達,而當中瑪蓮自己在電視辯論的表現差要負上很大責任,因此FN內已有人私下放風稱,對瑪蓮不滿。

不過,大家覺得FN短期內把瑪蓮拉下馬的機會不大,因為黨內同時也承認,FN可以有機會爭取成為大黨,瑪蓮有不少功勞,而且FN不是大黨,哪有很多人給大家選擇做黨魁?
於是,FN內不滿這次選戰結果的人士,先拿菲利博來祭旗,認為他主張的路線有問題。

東北VS地中海
FN路線之爭,在過去一、兩年已出現了。FN有兩大票倉,一個是東北部,包括了「上法國」(Hauts-de-France)及「大東」(Grand Est)這2個大區,其中菲利博的根據地在「大東」,是FN北部路線的代表;另一個票倉是地中海沿岸,主要是包括了馬賽市的PACA大區,FN南部的「諸候」是瑪莉安,而瑪莉安的媽媽是瑪蓮的姊姊,即她是老勒龐的孫女。

瑪蓮自己的根據地是「上法國」,她目前的路線基本上就是菲利博的路線,被形容為「社會派」、「主權派」(souverainiste)、「非左非右」,若轉換成明確政策主張,這3個形容詞分別代表:關注藍領利益(即經濟政策向左傾)、反歐盟甚至支持脫歐、以及跨越左右分野。FN「北派」有這些主張,因為「上法國」及「大東」是老化工業區,FN的支持者以工人為主,上述的主張最切合工人利益。

瑪莉安代表的是較接近其外祖父老勒龐的路線,包括較右傾,以及「身份政策優先」,亦即是,FN應整體採取傳統右派路線,包括經濟上較支持自由市場,而且政策重心應放在當初創黨時所捍衛的「法蘭西身份」,即是反移民,不要說太多脫歐盟、脫歐元。FN「南派」(地中海派)有這個看法,是因為FN在這地區的支持者主要為工匠、自由業者以及先輩是來自法屬阿爾及利亞的法國白人的人士(稱為「黑腳」pied-noir),這個地區又接近北非,較其他地區更多接觸北非人,因此他們對移民問題較敏感。

應放棄脫歐主張嗎?
現在FN內部開始(或「又再」)爭拗,「北派」路線是否有問題?當中最受抨擊的是脫歐主張,因為民調已反覆顯示,即使法國人不支持給予歐盟更多權力,對歐盟存疑,但大部份(約三分二至超過七成)仍反對放棄歐元、重用法郎,更不要說脫離歐盟。瑪蓮的重新引用法郎政綱,嚇怕了不少選民。FN「南派」便抱怨,為何當初不多說移民問題?應否放棄脫歐主張嗎?

儘管老勒龐是高舉民族主義,而且疑歐,但「疑歐」不一定代表主張歐盟解散,也可以純粹要求大部分權力留在成員國,歐盟需要像一個國際組織,不能變成「超主權組織」。

而且,第一輪投票中的極左支持者選民,最終估計只有不足一成轉投瑪蓮,於是FN有人質疑,與其去吸極左票,不如開拓溫和右派的票源,做一個名正言順的右派政黨。

對於即將來臨的6月國會選舉來說,FN很難立即大幅改變路線,最多只能「微調」,而且各區候選人可以按自己的選區來選擇哪條路線。一切要看國會選舉成績,目前FN及政壇其他人士開出的「合格標準」是大概40至50席,如果最終仍只獲20至30席,FN內部的路線爭拗會更加激烈。

當然,這個路線之爭還涉及勒龐家族的「家事」——剛巧勒龐家族在這兩條路線,都各有一個成員是重要人物,當中的爭拗無可避免會滲入他們家族的內部恩怨。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G7外長聲明 2019反修例後首度未提香港 刪走「維持一中政策」字眼

G7外長星期五在加拿大魁省 Charlevoix 舉行外長會議,並已發表會後聲明。有關中國的部份,這份聲明沒有提及香港問題,是2019年反修例示威後首次。

英國NHS如何運作?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宣佈廢除「NHS England」,又或者是BBC標題「Keir Starmer abolishes NHS England」,不少人可能第一個想法是:吓?把1948年建立的全民公共醫療制度NHS廢除?

「電鋸行動第一步」 施紀賢宣佈廢除「NHS英格蘭」 將裁員逾9000人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星期四宣佈,廢除公共醫療管理機構「NHS英格蘭」(NHS England),將相關職能併入衛生部。衛生大臣施卓添(Wes Streeting)隨後在國會表示,會用2年時間廢除NHS英格蘭,指出NHS英格蘭目前有1.53萬名員工,衛生部有3300名員工,廢除NHS英格蘭後,這兩者合共員工數目減少一半,亦即減少約9300個職位。

卡尼宣誓就任加拿大總理 3名應付對美關係閣員留任

周日勝出自由黨黨魁選舉的卡尼(Mark Carney)周五上午到了總督府麗都廳(Rideau Hall),在加拿大總督西蒙(Mary Simon,文首照片左;照片來自加新社) 見證下宣誓就任新一任加拿大總理 ,新內閣成員接着也逐一宣誓就任。

希盟行動黨「林氏家族」影響力降 林冠英低票連任中委失落主席寶座

馬來西亞民主行動黨(DAP) 周日結束黨領導層換屆選舉 ,黨主席林冠英低票連任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導致他不能連任黨主席,只能轉任黨顧問,新一屆中委會30人決定由中央執委「票王」、印度裔的數碼部長哥賓星(Gobind Singh Deo)接任。